专栏名称: 上海新闻广播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新闻频率官方微信。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新闻广播

孙悟空拔一把毫毛变一群小猴的梦想实现!世界首例生物钟紊乱体细胞克隆病猴在上海诞生

上海新闻广播  · 公众号  · 上海  · 2019-01-24 07:40

正文

24

01,2019

今天本市晴到多云,今天早晨北部地区有雾,明天多云转阴。中午前有轻度霾。今天最高温度12度,明天最低温度5度。

继“中中”“华华”之后

世界首例生物钟紊乱体细胞克隆猴在上海诞生

今天凌晨,5只生物钟紊乱体细胞克隆猴登上中国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封面,标志着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走向成熟,实验用疾病模型猴批量克隆“照进现实”,全球实验动物使用数量有望大幅降低,药物研发驶入“快车道”。

生物节律紊乱,简单说就是生物钟紊乱。它与睡眠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糖尿病、肿瘤以及心血管等疾病密切相关。对这些疾病尤其是脑疾病目前之所以不能有效治疗,主要是由于研发药物通用的小鼠模型和人相差甚远,药物在临床时期大都无效或有副作用。生物节律与衰老疾病研究组组长张洪钧以治疗失眠的药物研发为例,昼伏夜出的小鼠很难给出有说服力的结果。

视频来源:新华社

为了让猴子成为完美的模型,科研人员首先利用基因编辑方法,于2016年得到国际上首批生物节律紊乱的猕猴。“10年攻关+10亿美元投入”几乎是目前新药出炉的“标配”,然而,即便投入如此之巨,失败概率仍超90%。科学界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遗传背景一致的实验用疾病模型猴。

来源:中科院神经所

这一次,在严格遵循科研伦理的前提下,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洪钧、孙强、刘真团队首次通过敲除“关键基因”的方法,获得5只生物钟紊乱严重程度不同的疾病猴,而后,他们从中选取了一只紊乱特征最为明显的猕猴作为克隆“原型”,通过采集其体细胞的细胞核,最终获得5只克隆疾病猴。目前年龄最大的已超半岁,年龄最小的也已超过3个月。至此,疾病模型猴的构建难题被攻克。

5只生物节律紊乱克隆猴正呆在离上海100多公里的中科院神经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的育婴箱里,被小心看护着。

保育员接近时,老大眼神总刻意避开,抱着头,或干脆含着手指长时间一动不动……生物节律与衰老疾病研究组组长张洪钧说,它已经呈现出因生物节律紊乱引起的类似焦虑的表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