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街参考
这里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1、主流网盘,普遍强制要求下载其客户端,否则 ... ·  2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中国国家地理科考旅行部招聘! ·  3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华数传媒招聘!(杭州) ·  4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3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街参考

“穷鬼套餐”集体涨价,高级餐厅集体狗带

花儿街参考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2-19 11:17

正文


作者 | 赵小爅


1
汉堡王难当「孤勇者」


穷鬼和卖穷鬼套餐的,日子都不好过了。


两个月前还在坚持不涨价的汉堡王,一个月就干关了10家店。


11月7日,南都报道称汉堡王福建市场接连关10家店,加盟商的回应是,业绩下滑还亏损,同时受到塔斯汀、华莱士等冲击厉害。


同样是卖快餐汉堡的,塔斯汀前几天的“生肉风波”还没平息,华莱士还一如既往顶着汉堡届“喷射战士”的骂名,怎么就把理论上品质更好咖位更大的汉堡王给干趴了?


不妨回想一下今年连锁快餐品牌的涨价战况。


靠低价抢市场的塔斯汀,哪怕最近闹出食安问题都还在顶风涨价。


图源小红书&黑猫投诉

汉堡王直接竞对的麦当劳,眼瞅着业绩和利润下滑,不惜被骂上热搜也要坚持涨价。


图源新浪微博


即使是本来就活得滋润的萨莉亚,也还在营收净利双双飞升的情况下继续涨价。


图源新浪微博


为啥除了一腔孤勇的汉堡王,主打便宜的快餐都要涨价?

当然是掐准了大家都会涨。


有人把话讲的更明白——标志性的“穷鬼三件套”榨菜可乐方便面,也在今年纷纷涨价,并在其涨价声明或财报中解释了,涨价是因为“大宗商品原物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产业链压力”。


要知道,廉价食品的涨价,往往是物价普涨的结果。


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农作物减产、国际贸易政策等影响,全球小麦、棕榈油的价格显著上升,导致餐饮业刚需的面粉、食油、白糖乃至食品外包装的原材料成本接连上涨。


另一方面是经济下行期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提高、产品销量与周转率下滑所带来的库存成本压力,则会进一步让企业逼近利润生死线。


在原本就面临成本上涨和利润下跌的情况下,仍然一味靠低价套餐引流的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尤其对于靠量取胜的连锁廉价快餐品牌,这块儿八毛的价格差,涨还是不涨,可能是活下去的救命稻草,也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因为降价的穷鬼套餐不一定能让顾客更多一点,但涨价的穷鬼套餐一定能让自己续命更久一点。


挨骂和狗带,总得选一个。


2

高端日料“赤坂亭”全国闭店



有钱人和做高端餐饮的,也都勒紧裤腰带了。


最近,曾经的“日料天花板”赤坂亭被曝在全国范围大面积关店。这家成立了19年、全国开出过40多家门店、人均客单价近400元的高端日料连锁品牌,如今落到了被员工全网讨要薪资的境地。



倒闭的风,今年在高端餐饮上刮得尤其凛冽。


2024年以来,北京、上海多家知名高端餐饮亏损关店。在北京拥有六家高端餐厅的TIAGO集团全军覆没;号称“北京顶级意菜”、还承办过高圆圆、赵又廷的婚礼派对的Opera BOMBANA欠租闭店、欠供应商货款400万元;在上海声名赫赫的 l'atelier 18、osteria、玉芝兰、喜粤八号、鮨心和等也相继停业。


中高档餐饮的业绩也被重创。唐宫 中国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净利364.80万元,同比大跌91.29%;上海小南国发布盈利预警,预计上半年公司亏损扩大至3000万元,与去年同期约340万元亏损相比,亏幅扩大了837.2%。


从各大餐企已经披露的2024年半年报来看,11家上市餐企,有3家出现亏损,8家出现净利润大降。


最致命的是,高端餐饮根本无法靠自降身价去求生存。


一方面是运营成本高。


高端餐饮对食材的珍奇和新鲜程度要求拉高了食材成本和损耗率;菜式普遍做法繁琐,进一步推高了人力成本;同时区域位置与环境的硬性要求也大大抬高了房租装修成本。


就像当年北京Tiago颐堤港店单店投入近3000万,够加盟3家海底捞。


另一方面是实际利润低。


业内有“米其林死亡之吻”的说法,即评上米其林房租会暴涨,反而死的更快。西班牙雷里达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当地130家米其林餐厅,利润率在1.61%至3.8%不等,其中63.02%餐厅还背着负债。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评上的“黑珍珠”和“米其林”,可能论赚钱还赶不上老乡鸡。


地主家是特别容易没有余粮的,寄生于余粮的大树自然也是特别容易败落的。


那些高高在上的高端餐饮之所以不向普通人低头,不是因为怕王冠掉落,而只是因为被更高的绳索吊在半空中,一不留神就会被锁了喉。



3
历史表示它见过



当廉价食品都在涨价,高级餐厅都在倒闭的趋势,从餐饮逐步蔓延到整个消费领域,普通人的体感就是——


买得起的都在涨价,买不起的都在降价。


一边眼睁睁被涨价的汉堡可乐方便面背刺了,发现生活必需品价格都在节节攀高。一边收到曾经高冷的奢侈品牌sa发来的热络联系,发现“眼里只有富人’的奢侈品纷纷陷入卖不动的境地。


这样的情况在世界历史上不止出现过一次。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不断走低,失业人口激增。当时,关乎大众日常生活的平民消费品价格在持续暴涨,汽车珠宝等高端消费品行业则急剧萎缩。



在低价端,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从1970年初到1976年,美国食品价格水平上涨了57%。


期间,美国麦当劳的套餐价格五年总体上涨了约15%-20%;牛肉价格曾一年内就上涨了约 30%;牛奶价格则在五年里上涨了约 50%。


在高价端,美国汽车、珠宝、高端服饰和高端旅游等行业则纷纷迎来大幅下滑。


期间,1973-1975年,美国汽车销量降幅达到约22%;1970-1975年,美国珠宝行业销售额总体下降了约30%;豪华游轮和私人飞机的业务量及订单量则几近腰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