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10月8日讯(记者 汤诗韵)
2024国庆档于昨日正式收官,最终收获21亿元票房。电影市场之外,《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这世间如你所愿》等多部主旋律微短剧也在日前齐齐上线,献礼国庆。
其中,《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以下简称《开超市》)因题材、内容及出品背景等颇受舆论关注。据悉该剧制作人系咪蒙,上线首日7小时单集播放量破千万,话题量破亿。
又是咪蒙?主旋律赛道跑出爆款剧,国家队已入场
《开超市》改编自知乎小说《苏梅梅的超市》,讲述大学生苏梅梅接手了爷爷的超市后,意外绑定了可以跨越时空的“万界超市”系统,回到上世纪寻找身为红军战士的大爷爷。该剧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入选2024年“北京大视听”重点网络文艺项目,并荣获广电总局发布的微短剧国庆档片单重磅推荐。
《开超市》共5集,每集大概10分钟左右,国庆档期间均已免费释出。
截至目前,该剧在抖音播放量超过1.4亿,话题播放量近5亿次。
值得关注的是,《开超市》出品方为北京十月初五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曾出品过《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和《闪婚老伴是豪门》等爆款短剧。据业内人士透露,
该剧署名总制片人凌凌即咪蒙,监制张静思是前述两部爆款作品的创作者之一。
凭借《黑莲花上位手册》《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等爆款作品,咪蒙团队此前屡屡踩中风口。《开超市》是他们第一次操刀主旋律题材,咪蒙曾在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微短剧这种内容形式完全可以承载一切真挚的情感。“长剧有《山海情》《大江大河》,电影有《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父辈》《我和我的家乡》《长津湖》。我们需要探索更多更好看的主旋律短剧。”
短剧内行人公众号主理人颜敏表示,短剧行业去年就曾出现过主旋律题材,但并未跑出爆款作品。《开超市》的内容和制作水平基本算得上行业第一梯队,其出现和走红对于行业扩宽内容题材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短剧市场目前已有的题材要比想象中丰富。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微短剧国庆档推荐片单,29部短剧入选,涵盖革命、历史、国家安全、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多种题材。除《开超市》外,归属革命类型的另外两部主旋律短剧《这世间如你所愿》《京西回响》由另一头部短剧公司点众出品。前者已在国庆档期间上线,目前播放量近3000万,一度登上抖音热点榜前8。
目前点众、麦芽、九州、容量等头部短剧公司均已布局主旋律剧,“国家队”和“长视频”也已入局。
前述29部短剧的播出平台,还包括新华社客户端、央视频、爱优腾芒等。
点众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蓝鲸记者表示,国家队入场对内容有一定推进作用,主旋律题材也是行业精品化探索的方向之一。而精品化是大势所趋,行业正在逐步从流量产品向内容精品转变。
行业生变?短剧题材受市场情绪影响,战神不那么能打了
主旋律剧受到关注的大背景,是整个短剧市场的题材风向几经变迁。
多位短剧业内人士反馈称,
当下比较流行的题材有情感、中老年、社会热点相关等,以贴近用户生活为主,战神、逆袭等类型热度已不如从前
。小程序短剧发展初期,男频战神是最受欢迎的题材,通常叠加赘婿、复仇、逆袭等元素出现。一举突破短剧充值天花板的爆剧《无双》,就属于该题材。随后,战神元素开始结合女频题材,去年年底开始女频爽剧大幅度崛起。
短剧发展至今,制作方对社会及影视娱乐热点的反应也愈加迅速。近月以来,奥运、唐诡、黑悟空等题材短剧接连面世。
总体上,“爽”依旧是短剧目前最大的特点,其痛点在于为观众提供幻想和发泄空间。
题材变化有什么规律或周期吗?短剧编剧方知年表示,
短剧市场流行题材的变化主要受到市场情绪影响。之前是强情绪市场,逆袭、战神等类型短剧的切入点都比较尖锐。
但是这类题材情节夸张,观众容易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同质化程度太高,自然而言热度会下滑。后续作品的情绪相对更细腻,所以现在的爆款剧很多都是情感类目。
此外方知年提到,“
题材更新和时间没有关系,更多的是有没有爆款的剧进行市场验证。
像我之前写的《第二十条之无罪释放》,这部爆之前社会正能量题材的作品其实不太受关注。”
那么《开超市》引起热烈讨论后,主旋律会成为行业的流行题材吗?
多位业内人士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主旋律题材作品可能会增多,但不一定会成为风潮。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主旋律题材很难创作,摄制成本也高。不过短剧创作总体会向多元化发展,官场、谍战等题材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