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余杭发布
余杭,中华文明圣地,创新活力之区。秉承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和创新基因,余杭,正以鲜明的城市品牌,昂扬的崭新姿态阔步前行。在这里,我们将为您呈现更加智慧、未来、品质、人文、温暖的余杭。让我们一起,发现精彩、创造美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激动!杭州又一大型演唱会官宣定档! ·  昨天  
杭州本地宝  ·  杭州能量最强的5个免费公园 ·  2 天前  
余杭发布  ·  余杭最新招聘来了!有你心仪的吗? ·  4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杭州严重被低估的6个免费景点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余杭发布

奋进新时代 共建新中心︱扔掉铁锄头,飞起无人机!

余杭发布  · 公众号  · 杭州  · 2024-10-03 13:54

正文


新时代大潮奔腾不息,新中心建设阔步向前。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之际,余杭发布推出《奋进新时代 共建新中心》国庆特别报道,用小切口讲述余杭在经济、建设、文化、民生、治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城市新中心之窗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画卷。

9月中旬,

径山镇前溪村的稻田里,

水稻抽出饱满的长穗。

今年32岁的前溪村

种粮大户章琪正手握遥控器,

均匀地喷洒肥料。

▲章琪正在操纵无人机


章琪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农民,

从祖辈一人一把锄头,

到父辈机械化种植,

再到他这一辈的智慧农业,

正生动讲述着小村农事的变革故事。

↓↓↓


“从水牛变成‘铁牛’

再到如今的无人机”

前溪村是径山镇唯一的平原水乡地貌,村里共有5600余亩水稻田。


20世纪70年代,“一人一把锄头,一户一个灶头”是村里的真实写照。

▲位于前溪村的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标识


章琪的父亲章幸福出生于1969年,“我父亲那一辈,耕地全靠牛,牛比人还金贵。凌晨3点我们就要去田里拔秧,直到下午都在滚烫的田里插秧。为了抢时效,蚂蟥都顾不得打,吃饭才有时间把蚂蟥打下来,腿上全是血。”章幸福回忆道。


到了现在,章幸福一听到雷声,还会条件反射地想去晒场抢收稻谷。“一拍脑袋才想起,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专门的烘干房。”章幸福说。

▲章幸福站在老式风车旁边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粮荒问题严重,余杭农村各地盲目开荒种粮,水土流失严重,西北部山区洪涝灾害频发。


1964年,余杭开始在千岱坑建水库,即如今的四岭水库。章幸福的姐姐章亚平参与了水库建设,“建水库时,我是挑石子的,工期很紧,不分白天黑夜,这辈子都没这么拼过命。”章亚平回忆道。


除了水库,塘堤和机埠也是农田防涝抗旱的关键。“一发大水,泥塘就会被冲垮,前溪人不知道挑断了多少根扁担来重修。”章幸福说,直到1978年后,中苕溪和北苕溪截弯取直工程完成,又修筑了水泥砌石塘堤,防涝抗旱才轻松一些。目前前溪村全村有30余座机埠,能有效解决土地干旱问题。

▲章幸福在看水稻长势


20世纪末,翻耕、耙田、施肥、治虫等等工作逐渐实现机械化,耕田的主力从水牛变成了“铁牛”。到了章琪这一辈,农具又变成了无人机和方向盘。


“现在几百人在水田劳作的场景已经看不到了,农忙时反而有点冷清,但效率和收成都提高了。”章幸福说。



“农业进步是前人栽树

后人不断创新的结果”


新农人章琪说,他投身农业是兴趣,也是机遇。2015年,章琪听说余杭正大力实行“机器换人”,无人机农业让他眼前一亮。


“父亲赞助我买了一台农用无人机,于是我成为了全市首批拥有农用无人机驾驶证的人。”章琪说。


后来,章琪的业务不断拓展。2019年,他成立了杭州前溪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至今已拥有40台(套)农用机械,还招募了11名员工。他承包了2400亩稻田,并对外提供农事服务,服务对象覆盖全省,共计11000亩农田。


“人力插秧一天最多1亩,1台插秧机一天就可以种100亩。无人机喷洒农药与地面植保机械相比,可减少30%左右农药使用量,也更节水。”章琪说。

▲闫姜贝正在检修无人机


来自山西的闫姜贝,是章琪的徒弟也是员工,今年23岁。去年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后,他成为前溪现代农业的一名无人机飞手,还学会了操作插秧机、旋耕机等农用机械。“从事农业是辛苦的,但收入也可观,旺季月工资有近2万元。”闫姜贝说。


如今,“稻田里蚂蟥像扁担、田螺像鸡蛋”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科学防治让连片的水稻更加健康,优良稻种让产量更高。“小时候1亩水稻只能产出500斤稻米现在1亩稳定产出1000多斤,虫害少,口感也不错。”章幸福说。


国家统计局今年9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5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粮食产量达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了1万多亿斤,增长了5.1倍。

▲前溪村的农田


近年来,余杭持续推进机械强农和科技强农工作。截至去年,余杭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万余台(套),水稻全程机械化率达97%,先后建成数字农场3家、数字牧场5家、数字渔场4家和未来农场2家,总数全市第一。


如今,智慧农业、农文旅快速发展,美丽乡村成为现实,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径山镇前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8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614元。


“我的名字是当时下乡的知青取的。农业发展得这么快,乡村发展得这么好,我是感觉真的很幸福。”章幸福说。


 寻找假期的诗意与烟火!余杭好“市”别错过!
 新中心 新跨越③ | 古韵今风文脉传!爱余杭,薪火不息!
 奋进新时代 共建新中心︱两代茶人,不一样的“新茶经”!



供稿 | 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金一清

编辑 | 付腾梓

一审 | 吴燕

二审 | 房超

终审 | 方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