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数智融合 屏观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召开2025年2月工作例会 ·  7 小时前  
三峡小微  ·  三峡集团综合快讯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国际原油海运市场2025年展望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赫伯罗特24艘集装箱船,获绿色融资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演绎精彩年味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2-07 13:02

正文

贴年画、行花街、逛灯会……春节期间,各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延续着中国人的过年传统,烘托出浓浓年味。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纽带。 2024年12月4日,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们如何看待春节成功申遗?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过得怎样?


传统与现代


提笔、蘸料、描线……73岁的霍庆有是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戴着眼镜、神情专注,为年画绘彩工序收尾。10多分钟后,一张根据蛇的形象写成的“福”字,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


杨柳青木版年画有数百年发展史,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因“年”而兴、因“年”延绵。 贴年画成为当地许多居民过年的传统习俗。


这个春节,在霍氏古一张画店,《金蛇纳福》在一年中卖得最火。 在策划这幅作品时, 全家人的意见并不统一。 霍庆有决定尊重年轻人的想法,在“蛇身”上画下桃子、莲叶、石榴等“吉祥物”,又将“蛇头”与传统工艺品“如意”相融合,霍庆有不仅丰富了这幅年画原始创意的内涵,还立下规矩: “画面内容可以变,‘勾、刻、印、绘、裱’的传统制画工艺不能变。”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变”与“不变”,折射出非遗年俗旺盛的生命力。这些传承千百年的年俗,承载厚重历史,反映时代面貌,历经岁月打磨,焕发全新光彩。

正月初一一大早,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城主街站满了人,等待欣赏春节期间规模最大的一场社火表演。


远远地,旱船、花扇队伍穿街过来。踱方步领头的,便是民俗“六盘山区春官送福”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胥劲军。只见他手执羽扇、肩系披风,送福腔调铿锵有力。 春官词用当地方言说出,押韵顺口,通俗易懂,引得现场连连喝彩。


春官送福这一年俗在六盘山区有着悠久历史。 春官通常走在社火队前,给所到之处的人们送上新春祝福。 2021年,六盘山区春官送福作为春节扩展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人文与经济


捆扎好竹编,用彩绳轻轻系牢,抹上浆糊,敷以丝绢……几经打磨,一个小型彩灯初具雏形。


春节期间, 在自贡盐街灯市, 体验彩灯制作技艺的摊位前挤满游客。 本届灯会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引入彩灯制作、川剧表演、成都糖画制作等体验式活动, 让游客逛一次灯会,赏多样民俗、品多彩文化。

除夕当晚,广州越秀区西湖花市灯火璀璨,人头攒动,市民在姹紫嫣红的花海中穿梭。


“人们逛迎春花市、赏花买花被称为‘行花街’。” 2021年,行花街作为春节扩展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越秀西湖花市曾出现在春节申遗短片中, 向世界展示了广府年味,提升了春节及行花街的国际影响力。


春节期间,广州11个区均开设迎春花市,以花为媒,聚合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新供给,不断丰富提升花市内容品质,吸引市民游客以多种方式行花街。

荔湾湖上,摇橹声响,满载鲜花的数只木船完成巡游表演,缓缓驶向渡口。买花的人们早已在岸边守候。


广州是千年商都,古时就有许多花农坐船到广州卖花,形成水上花墟“花渡头”。今年, 广州荔湾区在荔湾湖创新推出水上花市, 举办水上花船巡游、水上摇橹船鲜花销售等活动, 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花渡头”的交易盛景。


交流与互鉴


今年,西湖花市引入广东醒狮、潮汕英歌等 具有岭南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共同参与花市展示, 向世界传递多彩非遗文化。 西湖花市还安排能够提供外语翻译的“花仙子”导游,服务海外游客。


今年春节,世界各地纷纷点亮“中国红”,开展各类庆祝活动。外国友人共享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感受中华民族博大文化与开放胸怀。

在法国东部小城昂内维尔,60多组自贡彩灯面向观众开放。彩灯或变身花卉,或变为动物、丛林,传递各色风情。这组彩灯,设计制作方来自万里之外的一家中国企业——自贡灯彩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999年开始出国布展,自贡灯彩集团先后将自贡彩灯带到加拿大、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灯会走出去,也带动其他非遗代表性项目出海。

春节期间, 以中国龙文化为主题的自贡灯会灯组亮相越南海防市。 这次灯会还邀请自贡市川剧团、自贡市杂技团等单位参与,展示川剧、龙舞(安仁板凳龙)等非遗代表性项目, 丰富游客体验,也能让外国朋友更好了解中国。


传承与创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