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我大哈尔滨谋求冰雪旅游更上层楼的一个重要日子。
由哈尔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2017哈尔滨冰雪旅游高峰论坛”在松北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知名旅游企业负责人、资深媒体人、旅游达人等200多位嘉宾深入交流、问诊把脉,激荡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市委常委、副市长石嘉兴与会致辞并与各界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哈报集团融媒体中心的现场视频直播引6万网友点赞
上午主题发言、下午圆桌论坛,不同观点的交流热烈而深入,都在不断丰富一个共识:旅游不仅是旅游产品、旅游体验、旅游价值需求的事儿,更关系到整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内涵质量以及配套服务的提档升级,要加强的还包括国际化目标体系建设、全域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场化开发体系建设、法制化市场监督体系建设、科学化评估统计体系建设和机制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等等,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重大课题。
这些领域如果得到整体提升,哈尔滨改变的,将不仅仅是冬季的旅游产业。
来看看嘉宾们是怎样帮助我们破题的——
哈尔滨曾是文化IP的先行者,再造一个超级IP!
因为与春晚这个超级IP捆绑,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品牌影响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春晚其实是个炮捻儿,只是把它引爆,最终能绽放出多么绚烂的烟花,还要看冰雪大世界以及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底蕴和内涵。”
“所谓旅游,是你不仅要给我一个理由来,还要给我一个回忆让我再来。”
像迪士尼那样,
拥有属于自己的系列文化品牌,拥有能不断生产内容的旺盛生命力,这些IP的存在使游园变成了一种情境的体验,赋予了游园更多的故事性和愉悦感。
哈尔滨曾经是文化IP与旅游结合的先行者和受益者,一首《太阳岛上》让无数人心驰神往。
“对于哈尔滨冰雪文化的跨界融合,我的建议是先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主题,明确冰雪文化的内涵和想要传达给大家的理念,打造一个以至数个可以代表冰雪文化和城市气质的IP品牌。”
搭建冰雪旅游大数据发布平台
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只有3%的滑雪场为目的地度假型,而初级的旅游体验型的滑雪场占75%。
以滑雪为切入点,打造独立的冬季度假主题旅游目的地,将是哈尔滨冰雪旅游自然优势发展成产业优势的有效路径。
国内冰雪旅游权威数据十分匮乏,哈尔滨可以从城市营销的战略高度,率先发起冰雪旅游大数据评价体系和发布平台,为促进国内旅游产业规范发展提供更多理论和数据支撑。
为龙江旅游注入“英雄气度”
“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其产品的质量取决于文化含量。”旅游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文化交流,有人很形象地说旅游就是讲故事和听故事,黑龙江的故事还开发得不够。
“从黑土地上诞生的民族,强悍、大气。”人类
从起源地
逆严寒而上,逐渐融入进冰天雪地,
这种“与天斗其乐无穷”的精神正与龙江民族的英雄气度相契合
。
“挖掘这样的故事,丰富我们的旅游文化,应该是今后黑龙江旅游业提升档次、升级换代的重点和突破口。”
创生冰雪旅游品牌新物种
品牌体系是工业时代的目标和话语体系;而万物互联时代品牌的新形式和变种就是具有个人化或个体化的“新物种”,即超级IP。2016年是中国旅游IP元年,得IP者得天下。
当前哈尔滨开展冰雪旅游面对的是一个全新时代,顺应时代发展动向,
瞄准新中产阶层消费升级的需求,创生冰雪旅游品牌新物种,即超级IP,
将会
提升品牌形象力和衍生力,实现由特色化的品牌体系转型为哈尔滨冰雪旅游超级IP,赢得发展主动。
全域旅游视角打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官方公布的春节黄金周旅游消费盘点数据显示,来哈游客中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渠道的比率达到65.9%,同比增长22.8个百分点;自助游比率达到72.7%,同比增长10.2个百分点。
散客化、自由行比例的大幅增加,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就
需要我们在完善规划布局与基础设施配套上先谋快动,以全域旅游视角打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旅游全行业信息接入系统,实现旅游服务、管理、体验智能化。
打造冰雪四季游形成业态大整合
通过对冰雪资源的不断创新与开发,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已越来越成为游客向往的最佳冬季领先旅游景区。
3月5日闭园的同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主题乐园将随之启幕,这也是冰雪大世界向四季游迈出的重要一步。
各级政府与旅游相关单位,应把各种业态的旅游产品进行有机整合,做好整体的宣传与推介,以将哈尔滨打造冰城夏都的旅游大品牌进行有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