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东方周刊
有思想的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两男子直播吸毒还自报家门,被举报后半小时落网!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免费开放!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开源办公套件 LibreOffice ...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美女博主爆改 家用空调外机 ...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流感重症!警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东方周刊

赠书丨2020年中国经济有8个“没想到”,2021年增长的关键变量是……

瞭望东方周刊  · 公众号  ·  · 2021-01-13 19:30

正文

回顾2020年,是挑战与困难并存的一年,疫情肆虐影响着每一个人,中国经济也面临了很多挑战。2021年的开局,A股重回3500点,股市、基金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

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教授在“中国经济追赶的机遇和挑战”的演讲中,对中国经济面临的前景与挑战进行了梳理与展望。

2020年经济走势的几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中国疫情控制的效果超出预料得好,无论是跟一些国家比较,还是时间序列的数据,还是截面数据,比如百万人的发病率/死亡率,中国都是毫无疑问表现最好的一个国家。

第二个“没想到”,是我们经济供给面的能力没想到恢复的相对来讲是最早的,比较快地达到了它的趋势的水平。无论是看制造业的PMI,还是看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速,都一目了然。

第三个“没想到”,可能是最大的一个“没想到”,尽管疫情全球大流行导致全球贸易的减少,但是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在下半年以来有了快速复苏,甚至到11个月达到了14.1%的增长,这已经是超出平均水平的增长。

一方面是国外对结构性的一些商品、器具、设备方面的需求有了非常大的增长,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复苏比较快,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综合导致了我们的外贸,尤其是出口恢复迅速,甚至出现了超出平均增速的增长。但现在还是一个比较短期的现象。

第四个“没想到”。FDI(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很快地、持续地在增长。

第五个“没想到”。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也没有想到,证券的投资经过巨大的波动,也出现了快速的回升。

第六个“没想到”。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大幅度升值,尽管年初人民币汇率,由于疫情的冲击有了相当程度的贬值,但从5月底开始一直到目前,整个升值的幅度可能达到8%—9%的水平,这7个月中的升值幅度,在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升值。

第七个“没想到”。中国经济尽管最早受到疫情的冲击,但最后在整个全世界范围内大国的主要经济体中保持了正的增长,所以对全球经济各自严重衰退的重要局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八个“没想到”。用市场汇率折算的美元衡量GDP的总量,我们占美国的比例今年追赶的速度就是4.4%。这个4.4个百分点相当于过去一段时期,比如2013年-2019年同样一个指标的2%的指标值,相当于它的2.2倍。这里所说的经济追赶提速,是讲的量化指标的数据体现的变化。

最后虽然中国经济增长也减速了,这个减速不论是IMF预测的1.9%,还是市场预测的2.3%—2.5%,在很多年来是最低的一年,但是我们经济的追赶速度反而提升了,就是因为前面提到的那些特殊的背景因素。


重庆果园港装载作业现场(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对未来经济的简单推测

追赶经济和速度,有四个决定性因素:

一是实际经济增速。其它条件给定,一个国家实际增速比另外一个标杆国要更快,那当然就增长更快。

二是因为考虑追赶是讲的名义美元GDP的比例值的变化,所以它还取决于追赶国的GDP平减指数,相对于标杆国的变化。平减指数就是一般物价跟实际经济增速结合在一块,就是名义GDP的增速。

三是取决于市场的汇率变动,因为我们讲的追赶是用市场汇率衡量的美元GDP的占比的变化,所以当然就有市场汇率相对升值、贬值,还是稳定。市场汇率在这里讲的是名义汇率,宏观经济学把名义汇率跟平减指数框在一起,构成了本币的实际汇率。换句话说,名义GDP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实际经济增速乘实际汇率的变化。

四是如果考虑人均指标的变化,当然还要考虑人口相对增速的变化。

一个国家的长期追赶,如果考虑总量的名义美元GDP指标的追赶,那就是三个变量或者两组变量:实际经济增速和实际汇率。如果是人均指标的增长,还要考虑相对人口变化速度的比率。这是从概念指标的逻辑关系上,概括了一个国家追赶取决的一些因素。

给定这样一个理解,我们要对未来追赶做一个展望过程做简单的推测的话,可以借助IMF在2020年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的秋季报告对未来5年(截止到2025年)中国、美国、欧洲这样一些经济体的名义美元GDP做了预测。

按照这个预测的结果,到2025年中国美元GDP是相当于当年美国名义GDP的89.3%。

根据我们对2019年以及今年数据的了解,IMF预测是2015-2025年,我们国家对美国年均追赶速度大概是3.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年均美元GDP的相对增速是4.5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仍然是2013年到2019年2%指标值的1.8倍。

深圳市景(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决定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关键的变量

有三方面因素,对于中国经济长期追赶的前景,可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是中国未来体制改革完善的状态,我们能不能真正地按照制定的方针成功地创建和完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我们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速在一定程度上或在相当程度上是取决于改革开放体制转型的一个具体的进程。

改革开放最初30年,有几次比较长期的5年规划或者10年长期规划,每次都有一个预测的增速,但实际的增速都远远高于预测的增速,并且单线预测误差是非常高、持续存在的。

具体有哪些改革开放没有想到的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中国潜在增长呢?

一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突破、推广,巨大提升了农业的潜在产出。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开始是非常有争议的,但是由于当时中央的决策层包括地方非常务实的官员,再加上学术界的思想解放的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最后使得中国的农民有了重新选择体制的权利。回头看这个改革的举措,就是生产管理领域把生产控制权、生产组织权交给了农民家庭,这样一个并不特别复杂的改革举措,对于农产品的增长起到了非常令人想不到的作用。

二是特区的开放,这方面的探索吸引外资搞加工贸易,就使得境外资本的管理、技术,以及特别重要的国际市场,跟中国不可贸易的生产要素,比如劳动力、土地、电力、水结合形成了新的工业生产能力。开放环境下的、开放体制下的、开放部门的生产能力,对于中国经济当时的增长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知青回城倒逼出中国个体私有经济的改革。特别是刚开始,直接推动了中国个体经济的活跃发展,个体经济发展按照自身的逻辑引发出后来的私营经济的出现,这一发展特别是个体经济向私营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曾经引起了巨大的争论,但最终它是极大提高了中国城市经济活动的规模,促进了中国潜在的增长。

上面每一个变化都是对传统的一些政治理论的界限的突破,当时学术界、决策层、社会推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基本标准,对于支持改革开放的具体举措的探索、激活经济潜能,发挥了无形的非常巨大的作用。

概括起来说,以大家事先没办法预料到的方式提升了潜在增速。当然还有很多方面都是类似的逻辑,比如90年代10年规划是说要达到6%增长,最后实际增长也远远高于预测的增长,实际增长最低是7.6%,最高14.3%,均值10.5%。回头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预测时没办法预先知道邓小平南方视察时一系列的讲话,推动形成了后面一系列后续的改革开放的突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升潜在增长水平的效果。

二是我们能不能够持续地培育创新的机制动力,就是创新的动能,一让创新一直保持在持续的活跃的状态。

三是对外关系中,我们怎么动态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对外政策方针,为中国经济持续地和平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这三个问题,无论哪一个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都可以用很多的时间来展开讨论。

总体来讲,今年的经济追赶是一个短期现象,但是未来中国仍然有可能持续地追赶,来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

这个追赶目标能够实现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这些变量,甚至还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够成功创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持久鼓励创新的制度和社会条件,最后还需要妥善地管控引导外部环境的变化。

这样的一些选择,最终会塑造我们经济未来追赶的轨迹,决定我们中国经济现代化未来能够达到的历史的高度。





书名: 未来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前景与挑战

作者:卢锋

出版: 中信出版集团

上市日期:2020年12月




赠书福利


请大家在评论区聊一聊 你对中国经济2021有何期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