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目前的项目申报和发行情况粗略估算,
未来1-2年内供应链ABS发行量很可能突破5000亿。
供应链快速放量也带来了一定的投资机会。从风险角度来讲,我们更倾向于推荐核心企业作为债务人的模式的ABS,最终依赖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风险更接近于核心企业的债券,个券选择上可以参照信用债的风控要求。而从收益上来看,由于属于私募、流动性不佳等原因,较公募债存在较大的利差,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近期供应链ABS发行快速放量,年初至今已发行逾700亿元,其中6月份以来发行量便达300亿。
供应链ABS是指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应收应付款为基础资产发行的ABS。由于证券化过程中通常会借助保理商,因此很多时候也以保理ABS的面目出现。非供应链类的保理ABS占比很小同时考虑到信息获取难度,为方便起见我们在筛选时一并计入供应链ABS。
根据我们的静态估算,未来1-2年将有5000亿左右ABS发行。通过对上交所、深交所项目进度数据,结合目前已发行情况,在不考虑新申报项目的情况下对未来发行规模进行了简单估算。对于正在审批中的项目,由于目前该类ABS审批不通过的数量很少,基本可以认为未来均会发行。对于已审批通过的项目,未发行的默认将全额发行,已有发行的储架项目扣减已发行规模,另外剔除批文过期项目(一般为6个月)。
根据测算,
上交所未来1至2年供应链ABS发行规模约2200亿元,深交所则超过2800亿元,总共5000亿元左右。如果考虑到未来新申报项目,发行量很可能超过5000亿。
待发项目具有如下特征:
(1)融资人多为大型房企,除此之外主要是央企、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近期也有小米、比亚迪等加入;
(2)基本均为储架类项目,如深交所待发行的40个项目中储架类34个;
(3)发行总额多在50亿以上,拟发行金额最高的项目为碧桂园系列(400亿),一方面反映了这类企业业务规模大、可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充足,但也表明融资需求较大;
(4)主流模式是核心企业充当单一债务人,目前发行量最大的万科、碧桂园、京东保理系列多属于这种模式,但也有一些核心企业充当债权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