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记者葛逸云、刘振
部分综合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日报、亲子二次元、都市快报
昨天下午4:30左右,义乌市北苑经发大道洁康管业厂房突发大火。
这场持续整整5个小时的抢险救援中,一名特殊的消防战士——邹宁浩却永远地走了,他才30岁。
当战友们发现邹宁浩时,照相机还在他的右手…
邹宁浩
浙江武义人,1987年9月2日出生,2005年12月入伍,上士警衔,现任义乌市公安消防支队北苑中队通信技师。
——FM93记者葛逸云手记——
朋友圈永远定格在昨天
你的朋友圈定格在了昨天的15点16分,昨晚得知噩耗后,我默默地翻看着你的朋友圈,回忆着这位通讯员对我说过的话…我还欠着一顿饭,要请你吃好吃的…不愿相信,你才30岁,还那么年轻。
刚在杭州加班过完30岁生日
你的房子还没装修好,你说明年要把它打扮地漂漂亮亮。
你的朋友圈内容几乎都与消防有关,你对消防爱得那么深,用自己的热情在做着这份工作。你会和大家分享你的喜悦,也许是你又搜集到了一张消防邮票,也许是你找到了一辆老式消防车模型,也许是你又获得了一本荣誉证书。
跑消防的记者都知道有个名字叫“邹宁浩”,今年,你还写了一本书《都市火魂》,全书共183页11万字,由火之魂、火之舞、火之弦、火之灵、火之韬五个部分组成。
你给我们,还有很多人都送了一本,你希望读者能从中感悟消防工作的重要价值及消防宣传的必要性,也希望此书能对从事消防新闻宣传的同仁有所启发。
十年,他从一名消防战斗员转换到消防报道员,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刊登了3万多篇新闻报道,拍摄的多个灭火救援现场的视频甚至被中央电视台制作成专题播出,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进行了多次连线。
父亲也是消防兵
战友们都知道邹宁浩的父亲邹能武,也是一名消防员,曾是浙江省上虞市消防大队战斗班的班长。父亲人如其名,骁勇善战,获得过浙江省消防总队、绍兴市消防支队15次嘉奖。当兵5年,邹能武曾有机会提干,由于文化水平不高,错失了良机。为此,邹能武懊恼了很久,最后未婚妻的一句话打动了他:“等将来我们生了儿子,让他还当消防兵,重新再来。”
2005年12月,邹宁浩终于成为丽水市消防支队特警大队的一名战士。母亲的预言竟然成真。
挤在车屁股里也要写好稿子
入警后,文化程度不高的邹宁浩立志做好消防宣传。邹宁浩承担着紧张的灭火救援任务,却没有因为事务繁忙而放弃写稿子。他常思考,为什么别人的消防新闻能发表,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为此还自学新闻理论知识。
作为灭火战斗员,邹宁浩首先要做好的是本职工作,开始写作时只是对事件本身简单描述,往往不能深入。为了写出生动报道,他在完成每天5个多小时的日常训练和出警任务外,还随其他班次出警。出警车辆上每个战士的座位是固定的,他蹲在车子的角落里。很多战友都记得他认真的脸,一副憨憨的样子。只是如今,再也见不到了。
穿梭危险现场,最怕百姓指指点点
穿梭各类灭火救援现场,邹宁浩觉得,最难的就是老百姓的不理解。
“很多时候,战友们在灭火救援,而我却背着摄像机拿着照相机在记录和收集素材,总是觉得围观群众在人群中指指点点,那种感觉特别难受。”邹宁浩说,其实看到大火正在燃烧着房屋,听到被困群众得哭喊声,任何一名消防员,都希望能够在一线救火,可是,即使多一个人,火也不会马上就扑灭、就能立即营救出被困群众。
其实,在灭火救援现场,消防宣传员并不仅仅是搜集写作素材,同时还是一名“死亡记录者”,火场如战场,稍微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消防员的牺牲,所以他们必须要把灭火救援现场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来。只是这一次谁都没想到......
他说:“十年,不长,却足以改变一个人;十年,不短,却可以发生许多的事;十年,不长也不短,却值得回头凝望!”
点亮大拇指,向英雄致敬,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