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有点可惜了,千万别着急。
因为这仅仅是个开始,骆宾王的一生,一直都是左手入仕,右手辞职,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然后慢动作重播。
像这般进进出出,骆宾王的仕途上,出现过好几次。
离开道王府,骆宾王回到了兖州,十年间,一直寄情山水,把酒言欢,闲云野鹤,逍遥快活,留下了不少诗作:
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促席鸾觞满,当炉兽炭然。
何须攀桂树,逢此自留连。
但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骆宾王上有老母,下有妻儿,几亩薄田,无法维系生活。面对“糟糠不赡,箄笥无资”的困境,已过中年的骆宾王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
公元665年,高宗泰山封禅,要求沿途各州,举荐“山野遗彦”,为朝廷所用。骆宾王便抓住这次机会,弄到了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奉礼郎。
干了三年后,骆宾王手头上有点积蓄了,正准备再努力一把,在帝都九环买套小房子,从此安定下来。却发生了一个小意外,让他的美梦瞬间醒了过来。
一次朝会结束,上级官员例行检查,发现祭品的摆放,错乱无章。这在礼节繁缛、等级森严的皇宫,可是不能容忍的错误。
身为奉礼郎的骆宾王,因此犯下“不敬之罪”,被“停职待处”,又一次成功失业。
是年,吐蕃再次犯边。礼部侍郎裴行俭随军出征,有意让骆宾王担任军中幕府。
面对如此盛情,骆宾王又来了一个华丽丽的拒绝,只不过与道王府那次相比,语气稍微婉转了一点:
不汲汲於荣名,不戚戚於卑位,盖养亲之故也,岂谋身之道哉?
况流沙一去,绝塞千里。子迷入塞之魂,母切倚闾之望。就令观以卒岁,仰南薰之不赀;而使忧能伤人,迫西山而何几?
我当官不是为了虚名,只是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现在若远赴边疆,母亲倚门而望,终日忧伤。这种背亲求荣的事,实在不能为之。
百善孝为先,侍郎大人也不便多说,只得随他去。
几年后,骆宾王被推荐为御史台侍御史,不到半年,便因为多次上疏议论朝政,触怒了天子,被捕入狱。
骆宾王倍感冤屈,却又求助无门,只得写下一首《在狱咏蝉》,托物言志: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秋露重,秋风凉,蝉儿欲飞不能,欲唱无声。没有人相信我品行高洁,又有谁能帮助我证明清白呢?
好在万恶的旧社会,还有一种惊喜叫“大赦”。次年八月,朝廷新立太子,依例进行大赦,骆宾王终于重获自由。
出狱后,深受武则天信任的御林将军程务挺,想推荐骆宾王在长安任职。作为李唐的子民,哪怕只是一个低到尘埃的小吏,骆宾王也断然予以回绝。
嗯,《“不合群”的人,高贵在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