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期刊投稿指南
一个可以快速准确查找期刊投稿联系方式的神奇公众号。关注并回复:帮助,了解如何上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的那些事  ·  Rust ...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人民日报》批谷歌安卓系统:假开源、真垄断 ·  3 天前  
程序猿  ·  DeepSeek招人年薪最高154万 ·  4 天前  
程序猿  ·  本地部署 DeepSeek ...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趣图:我和 DeepSeek 互换角色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期刊投稿指南

博导研究出“无刺草鱼”少100多根刺!科研让中国人实现食物自由

期刊投稿指南  · 公众号  ·  · 2024-03-10 15:38

正文

是什么样的科研成果,被一众网友热情高呼, “配享太庙、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

近日,来自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高泽霞教授团队,成功研究培育出了“无刺”草鱼,相比普通草鱼,它少了100多根肌间刺,少的这些刺正是大家吃鱼卡嗓子的主要元凶!果真是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呀~

据悉,高泽霞教授团队通过找到控制肌间刺发生的关键基因,让基因不发生作用,草鱼体内就长不出这些小刺了。这项创新性成果的背后,是高泽霞团队历时十年之久的苦苦求索。

团队从2012年到2021年间仅拿到4项共计170万元的经费支持,加上2021年刚获批的一个250万元的项目,前后也仅有420万元经费支撑。

2010年6月,高泽霞 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那时,她所在的团队主要关注武昌鱼的生长、抗病和耐低氧性状。当他们逐渐通过研究,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后,发现武昌鱼的价格还是抬不上来,深度调研以后发现最终的元凶是“鱼刺”!

她对《中国科学报》说, 卡喉之痛让人不胜其烦,肌间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鱼类的食用和加工价值

她开始查文献,发现之前也有学者关注过这个问题,其实人类也会被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困扰,这研究肌间刺还跟了解骨质增生(俗称“骨刺”)有点关系,科学价值也不容忽视。

高泽霞教授在无锡渔业学院“范蠡大讲堂”作题为“团头鲂生长和肌间刺性状遗传选育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

“创制”无刺鱼的关键,是找到调控鱼刺发育的主要作用基因(主效基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泽霞带领团队历时近3年筛定出了候选的近50个基因。

她带领课题组的学生开始了“挑刺儿”的日常 ,一条性成熟的武昌鱼约有120多根肌间小刺,如何做到在被麻醉的鱼身上好不粘连鱼肉将这些刺一一拔出,几个月后她的手法逐渐炉火纯青,这样的经历也教会了学生们科研需要毅力和耐心。

高泽霞与学生

随后的7年研究中,高泽霞教授团队将找到的近50个基因放到模式鱼斑马鱼上做验证,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一个一个依次敲掉这些基因,看鱼刺的发育有无变化、怎样变化。

2019年底的一天,团队“突然一下子”,找到了主效基因, 这项研究成果也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再后来,高教授团队用 两年左右的时间,成功繁育出了F1代草鱼苗种,并从中筛选出500多条无小刺的草鱼个体, 在此基础上繁育的F2代个体就全部为“无刺”草鱼了,且它们的后代都会继承无小刺的特点

此外,相比于其他淡水鱼,草鱼还可以用更低的饲料成本,换取更多的优质蛋白,未来的草鱼再也不是望而却步的“卡脖子”食物啦~


在实现“吃鱼自由”前,我们早已实现“吃瓜自由”啦~

世界粮农组织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西瓜年产量近8000万吨,大约占世界的70%,因为多,价格自然也不贵,所以我们才能敞开了随便吃。

9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著名的西甜瓜育种专家 吴明珠,在50多年的研究中,培育出28个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瓜种,例如,香妃蜜瓜、绿宝石瓜、麒麟瓜,还有西瓜中的“王牌”8424西瓜。同时,她也是袁隆平院士的同窗。

她总挂在嘴边的话是: “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1949年,她高中毕业考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园艺系果蔬专业。1950年,吴明珠和一批学子进入西南农学院学习,在小小的试验田里,播种、挑大粪等农活没难住吴明珠。后来到了祖国的边疆进入中央农村工作部工作。

年仅25岁,她一头扎进了条件艰苦的鄯善县,夏季气温超过40摄氏度是常态,当年的大学生吴明珠,硬是把自己磨练成了一个在高温天气下仍能干农活的“农民”。为了收集一个品种,她常常四处打听,然后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跑,一块瓜地一块瓜地地看。

从1958年开始,吴明珠和同事走遍了吐鲁番的300多个生产队,最终整理出44个品种,为新疆瓜建立了第一份资源档案。 选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8年至10年时间,可人的一生时间有限。1973年,吴明珠提出加速选育进程,去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

源: 新民周刊

1995年,吴明珠带领团队选育的甜瓜、西瓜实现了一年三季种植。2002年,吴明珠受到自治区隆重嘉奖,获得50万元奖金。她当场宣布,把40万元捐给课题组,用于优良哈密瓜品种的选育。

70多岁时,吴明珠还在和时间赛跑。夏秋在新疆,冬季到海南,天天在瓜地做试验。

在《吴明珠传》的最后几页,吴明珠说:“这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只是没有背叛理想。”2024 年1月3日是她的94岁生日, “吃瓜自由”,要感谢吴明珠院士!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 募格课堂整合,参考来源:华中农业大学高泽霞教授团队、央视新闻客户端、科学网、新民周刊 ,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分享,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有侵权,请添加VX:qikange001。



免费期刊

如何查期刊

写作课程

论文裸奔

批量下文献

热点趋势

遭遇奇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