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黄小米在《演员请就位 3》中的表现以及于佩尔作为嘉宾的参与情况。于佩尔的加入成为本季的一个不同因素,她的反应和表演风格极简,几乎不提供话题。虽然于佩尔在节目中的表现有限,但她的参与仍然是影迷关注的焦点。文章还提到于佩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以及与亚洲导演的合作经历。同时,其他导师如章子怡、吴镇宇在节目中的表现也被提及。文章最后提到时代风气对个人选择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于佩尔在《演员请就位 3》中的参与成为本季不和谐因素。
于佩尔的极简风格和语言壁垒使她几乎不提供话题。
关键观点2: 于佩尔在亚洲的合作经历显示她在国际上的存在感。
她的合作经历是与亚洲导演频繁合作的结果,而非主动出击。
关键观点3: 其他导师如章子怡和吴镇宇在节目中的表现也被关注。
他们虽然与于佩尔风格不同,但都在节目中展现出专业度。
关键观点4: 时代风气对个人选择的影响。
导师们顺应潮流,虽然打着反流量重质量的旗帜,但也肩负制造热搜关键词的重任。
正文
《演员请就位
3
》里,比杨子在伊莎贝尔·于佩尔面前演西门庆更魔幻的是,于佩尔的加入反而成了本季最不和谐的因素。
本来大家关起门来图一乐,现在像家里来了稀客,不得不端上点像样的菜。
而于佩尔的反应就和她的表演风格一样极简,加上语言壁垒,几乎不大可能提供话题。不像同样初来乍到但有着丰富竞演综艺经验的「自家人」章子怡和吴镇宇,一个以不留情面直接训斥嘉宾闻名,一个是七情上面的行走表情包,和参赛者是玩的是同一个流量游戏。
偶一客串的于佩尔当然不会常驻中国综艺圈,这段经历想必也会很快成为她演艺经历的一个无关紧要的脚注。参赛的各位演员大可不必害怕给国人丢脸,于佩尔如果再也不跟中国电影人合作绝不是他们造成的。无论有没有外国嘉宾,演员们本就应该主动审视、提升专业度。
于佩尔的影迷大概已经注意到,在她最近十多年来的履历表上,亚洲显得很有存在感。这倒也不是她主动出击的结果,是她的国际声誉和开放的态度促成了与亚洲导演的频繁合作。
早在2008年她就参演了柬埔寨导演潘礼德根据杜拉斯小说改编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2012年她又在菲律宾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的《人质》中扮演被劫持的外国游客,如果说这两部还属于和法国的合拍片,那么她和韩国导演洪常秀的合作让她真正有机会踏出舒适圈。
正在影迷们期待于佩尔能常带作品来华的时候,没想到她选择参与号称要整顿行业,实则雷声大雨点小的综艺节目。其实如果不论节目风格本身,真人秀倒给了她唯一能做自己的机会,影迷们如果不介意自行剪辑,就可以听到她难得的个人意见。和很多法国知名女演员一样,于佩尔行事相当低调,除了很少听到她的私事,也几乎不太可能在其他场合听到她公开指摘陌生人的表演。
节目第一集里被广泛传播的「杨子吓到于佩尔」场面其实很短,而且他确实是在演他心中的西门庆。虽然每一秒都让人起鸡皮疙瘩,但苦主还有其他导师,他们的拒斥反应比于佩尔拉起衣领强烈得多。
先夸赞一番对方容貌,再把家产罗列出来拉对方回家不像西门庆会做的事,倒像是杨子的营销套路,因此吴镇宇说他本色出演。
很明显他也是看人下菜碟的,只会追着章子怡而不是于佩尔加戏。吴镇宇也很配合地露出惊讶嫌弃的表情,知道杨子和观众都不会觉得他不尊重人,也是一种看人下菜碟。
章子怡给演员们准备了情境小考题,杨子拿到的是「最爱的人出车祸死了」,他在拿到题目纸的当下还在西门庆的角色里,极其享受地闻了闻纸条,像获得了美人赠帕。看到指令后强演悲哀,一直演到章子怡收走纸条,他还在新角色里,一路往后面泪奔而去。
相比于后来锤娜丽莎拿到纸条后仍旧在演原先的角色,并试图硬拗情节逻辑,杨子的表演虽然油油的,倒是准确理解了章考官的意图,就是要看他们如何在悲喜间瞬间转换。他也做到了导演不喊卡就一直演下去,当然杨氏戏码多看一秒都有做噩梦的危险。
于佩尔在这个「表演之城」里挑中了两位表演者,送别哥哥的贺美琦和好心收留小偷的摊主孙丞潇。要说两位的表演有什么共同点,可能都比较没在「演」,演的人物都脸冷心热。当然仅凭这些有限的段落还不能归纳出于佩尔这次的评判标准。
可能影迷们对于佩尔和其他导师的互动更关心,不知他们私下有没有谈论合作的可能。本季另两位导师陈凯歌和章子怡像是会和于佩尔同时出现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评委会名单上的名字,如今他们都对综艺节目适应良好,打着反流量重质量的旗帜,却同时肩负制造热搜关键词的重任。
时代风气比个人意愿强大得多,when they go low, we go low。二位能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电影人,靠的也是当年的时代机遇,现在他们不过是顺应另一种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