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焦点:吉田修平将离开索尼
本周,索尼互动娱乐(SIE)对外宣布了一个重要消息,前SIE全球工作室总裁吉田修平,将在2025年1月15日从索尼SIE离开,结束在PlayStation相关部门长达31年的任职。
本文中的一些细节也出自这篇官方Blog
这条消息起初在传播时,一些媒体翻译过来的措辞是“退休”,但吉田修平在回复网友留言时,表示自己并不是退休(retire),依然会留在游戏行业。他也确认会出席接下来的多场行业活动:12月的TGA颁奖典礼、明年1月的台北电玩展以及2月的DICE峰会。所以,将他的离开定义为“离职”,才更加准确。
对于近些年才入坑主机的新玩家来说,吉田修平或许并不是一个“大人物”。至少名声不及同样离开的平井一夫、吉姆·瑞安 (Jim Ryan)那般响亮。
但在熟悉索尼布局游戏行业历史的人看来,吉田修平则是标志性的灵魂人物。他不但见证了索尼PS1到PS5的整个发展过程,在PS3、PS4时代更是身居高位,掌管着索尼全球的工作室群,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影响几代人的经典游戏。在吉田修平离职新闻的评论区,不乏“一个时代结束了”“索尼最后的良心走了”“索尼没救了”的声音。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先从吉田修平的履历说起吧。
1986年,年仅22岁的吉田修平就加入了索尼公司,他在1993年2月被调入了久夛良木健的硬件团队。这个团队和当时索尼为任天堂开发游戏的另一个团队合并,组成了索尼电脑娱乐公司(SCE),负责的工作就是开发初代PlayStation主机。而吉田修平是第一个非技术背景的初创人员,需要到处跑日本国内的厂商,吸引他们为这个新平台开发游戏。
随着PS主机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吉田修平也顺利升职。2000年,他担任了SCE的副总裁,2008年正式成为SCE全球工作室总裁,2016年SCE整合改名为SIE,他的正式头衔也就成了SIE全球工作室总裁,一直持续到2019年。
也就是说,从2008年到2019年,吉田修平算是PS游戏内容对外宣传的一号人物(平井一夫更偏向于代表索尼整体的公司形象),他本人也经常代表PS出席重要的发布会、展会。不少行业评论认为,吉田修平在管理能力之外,也对游戏文化、玩家需求有着独到理解,索尼多数优秀的一方工作室,和《战神》《神秘海域》《血源诅咒》《最后生还者》等重要IP系列,都是在吉田修平任内被大力推动的。
PS VR也是他主导的
但之后的故事就没那么愉快了。
2019年3月,索尼CEO平井一夫宣布退休,索尼公司也迎来了核心业务重组和高管轮替。2019年11月,吉田修平突然宣布辞去SIE全球工作室总裁的职位,转任SIE独立游戏计划负责人,接替他的是赫尔曼·霍尔斯特(Hermen Hulst)。从掌管所有工作室,到负责独立游戏,不难看出吉田修平算是主动或被动地边缘化了。
但吉田修平在此后采访里,回应却很统一:我热爱独立游戏。
这里的独立游戏不光是狭义的中小型游戏,也有那些刚冒头的新锐开发商。吉田修平最常做的事,就是到处跑展会、玩家活动,试玩游戏后和开发者合影,发布到社交媒体,为其宣传打气。
有趣的是,许多不玩主机的年轻玩家,第一次知道吉田修平,就是因为他这个习惯。
2019年,吉田修平在参加ChinaJoy和TGS期间,多次称赞《原神》,称这是自己2020年最期待的游戏。在一部分玩家看来,还没上线的《原神》有着抄袭争议,吉田修平作为SIE的核心高管选择站台,是自降身价的搞笑行为。但事实证明,《原神》发布后表现出色,也给PlayStation带去了丰厚的收入。
当然更多时候,他自发宣传的确实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缺乏国际关注度的独立项目。2023年,他还因为“成为独立开发者的拥护者”获得了BAFTA终身成就奖。
吉田修平认为自己对独立游戏的热情,可以追溯到2000年代,逛E3、科隆游戏展时他会特别留意独立游戏展区。即便索尼全球工作室产出颇丰、大作频出,但他最难忘的时刻,是《风之旅人》拿到DICE年度游戏。“它击败了许多3A大作,成为了首个获得此奖项的小型游戏。”
从许多开发者的记录中,也能看出,吉田修平真的喜欢游戏。
灵游坊创始人:吉田修平玩《影之刃零》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把话题收一收了。
以2019年平井一夫退休、吉田修平转岗为标志,索尼PlayStation的实权高层就成了吉姆·瑞安 (Jim Ryan)、赫尔曼·霍尔斯特(Hermen Hulst)等一众欧美管理者,游戏的开发重心、宣传取向也往美国总部转移,日本本土开发组的地位被削弱甚至完全放弃...
这让索尼整体的策略更加注重财务指标,但也逐渐引起了玩家的不满:索尼好像并不关心玩家想玩什么,也不会做游戏了。这两年饱受诟病的政治正确游戏们,大多就是在2019年后立项投入,有着明显迎合欧美宣传风向的趋势,甚至还闹出了《星鸣特攻》这种史诗级笑话。
讽刺的是,今年PlayStation上口碑不错的两款游戏,《宇宙机器人》和《剑星》。一款出自被关闭的Japan Studio重组后的团队,另一款就是吉田修平的“遗产”。
2021年,吉田修平亲自与还是手游小厂的Shift Up联系,在观看游戏原型Project Eve后,迅速和团队签订了合同,扶持《剑星》的开发,促使其成为重点的PS5独占游戏。前些天,吉田修平离职的消息传开后,Shift Up还专门发推对他表示感谢。
如果只看索尼的业绩数据,如今的索尼可以说是近5年,甚至20年最强盛的时候,这让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挥霍前人积累的财富——把PS5 Pro定个不合理的高价,不好好做长线运营强制玩家绑定PSN,推出流程只有5、6个小时却卖到70美元的“大作”,痴迷于那些意识形态压倒游戏乐趣的项目。
索尼不是没过过苦日子,2013年之前多次濒临破产
但玩家们依旧会怀念吉田修平和他所代表的时代,如果“懂游戏的人一个个都走了”,索尼真正的财富还能剩多少呢?
腾讯成库洛控股股东
。
近日,广州库洛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上海英雄互娱及其旗下另一家公司退出股东行列,两者将所持有的37%的库洛股权,转让给了腾讯旗下子公司。这意味着,腾讯成为了《鸣潮》《战双帕弥什》开发商库洛游戏的唯一外部股东,持股比例达到51.4%,实现控股。同一时间,库洛游戏发布内部信,称此次变动为外部股东交易,库洛仍保持独立运作,类似于拳头、Supercell。
网易辟谣深圳部门全部裁员
。
29日,网上流出了一张微信聊天图,称网易深圳全部裁员一个不留。但随后网易相关人士,向多家媒体表示,近期的人员变动其实是几个月前的调整,是针对单个产品的常规调整,很多人员已经转到其他产品,“全部裁员”是假的。根据后续报道,被调整的网易团队可能是《天启行动》的开发、运营团队,这是一款5V5多英雄技能射击手游,与今年8月30日公测,但仅仅上线45天后就发布了停运公告。
《巫师》系列新作全力开发中
。
本周,波兰开发商CD Projekt在财报会议中明确,《巫师》系列新作Project Polaris已经进入全面制作阶段,团队人数达400人。CDPR技术副总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roject Polaris采用虚幻5开发后,将能够比《巫师3》和《赛博朋克2077》更好更大更出色,他们也吸取了《赛博朋克2077》灾难性首发的教训。另外在会议上也宣布,《赛博朋克2077》的全球总销量突破3000万份,DLC“往日之影”卖了超过800万份。
马斯克宣布创办AI游戏工作室
。
28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回应“为什么如此多游戏公司和游戏媒体被DEI意识形态内容影响”的话题时表示,大部分游戏工作室都被垄断性公司掌控,他的xAI公司将开设一家AI游戏工作室,并“让游戏再次伟大”。
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xAI正在筹备发布一款独立的消费者应用,该应用将类似于OpenAI的ChatGPT,允许用户通过个人设备访问xAI的Grok聊天机器人。这一应用预计将在xAI完成下一轮融资后发布。据悉,在融资结束后,xAI将筹集约110亿美元的资金。
广电总局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的管理
。
25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连续发布两个管理提示,对于近期在中老年题材和所谓“霸总”题材微短剧创作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提示和规范,推动微短剧创作持续向上、向善、向美。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霸道总裁文学开始在中老年群体中风靡,根据人民网报道,在2024年火爆市场的5000多部短剧剧名做分析时,发现“总裁”一词出现频次最高,足足有216次,与之相关的“夫人”也出现了148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占整体网民52.4%,短剧的市场规模也在赶超电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