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E别的
VICE是全球最大的青年文化媒体公司。这里有身临现场的体验报道、被忽略的群体、刺激你思考的不同角度、令人不适但真实的社会观察、以及题材多样的纪录片和在线视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卢克文工作室  ·  3000一罐的贵妇面霜,真的好用! ·  3 天前  
世界说  ·  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去欧洲货物 ·  6 天前  
参考消息  ·  最新!2名中国公民在坠机事故中死亡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DeepSeek大火,揭开全球AI竞赛“真相 ... ·  4 天前  
卢克文工作室  ·  DeepSeek痛击美国东林党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E别的

在 iPhone X 上市前,我去了一趟深圳华强北,想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手机

BIE别的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10-17 14:06

正文

想了解详情,点击上图



九里


深圳华强北的名字如雷贯耳,它是 极客们心中的麦加,是本地人口中的水太深,它和深圳的崛起一样,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神话。高仿机、改装机、水货机,是人们对它的普遍印象,在iPhone X 上市之前,又出现了苹果真机还未发售就已登陆华强北的传言,最终证实那只不过是一款改装了外形的安卓机,形如 iPhone X,内核为安卓,并没有搭载 iOS 平台。


实际上,华强北的真机发售时间是和官方开售时间一致的,11月3日,不用到苹果门店大排长队,到这里,付上预计过万的价钱,你就能成为第一批 iPhone X 的使用者。


很显然,我是无缘成为这批消费者了。虽然买不起新 iPhone,但或许我可以在这个全国最大的苹果手机配件市场上采购零件,给我的 iPhone 来点特别的,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属于我自己的 iPhone。


抢先登场的其实只有壳、套、膜而已 本文图片皆由作者拍摄提供


我不是一个极客,在真去实践这个想法之前,我没有动手拆过一台 iPhone,当年我自己的4s淘汰下来的时候,我把它送给对拆机感兴趣的朋友拆着玩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 iPhone 的内部结构,当朋友指着零件挨个儿给我介绍主板、指纹识别芯片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一个被开膛破肚的人躺在面前。


“电子小白” 的我临时抱佛脚,上论坛看了不少视频和贴子,见到了有人改装后壳背光,让手机背面的苹果 logo 像 Mac 一样发亮、见到了有人拆机再拼装还配合着讲解,似懂非懂(其实完全没懂)的我觉得自己熟悉了主流款型的零件名称,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实验精神,我大胆地提出了设想:能不能买一个 iPhone8的屏幕、用7的主板、6的摄像头配5的背壳,实现一个家族大串联?


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了华强北。首先我发现,华强北不是一个具体的 “小地点” ,它是一个大型商业区,如果对出租车司机说 “到华强北”,司机只会知道你要去的方向,但是困惑于该在哪栋楼或者哪个位置让你下车。因为以华强北步行街为中心,这里的大小商场商厦有十来个,有电子元件市场、手机配件批发市场、安防用品批发市场、智能家居市场等等,甚至还有珠宝城和眼镜城,也有传统印象中国际大牌和吃喝玩乐样样齐的 Shopping mall。


在批发手机市场数码城的正门对面就是国际一线轻奢品牌的橱窗,而在数码城的后门,则会看到大厦背面巷楼串起来的小街道,有快餐摊点、小吃店、快递发货站和卖胶带、泡沫纸等打包用品的摊位,在大厦市场里成交的商品会在当天被打包装车,发往全国各个角落,还有一些则会被背包客装进背包或者黑色塑料袋直接提走。


走在华强北,那些行色匆匆提着黑色塑料袋的,才是生意人


通常来说去一个批发市场时,不论是服装批发市场、古玩批发市场还是眼镜批发市场,必定从出地铁站开始就会遇到络绎不绝的拉客行为,所以当我想当然的准备好一副冷漠面孔,径直踏进这个手机配件批发市场,转了小半圈后,我忽然意识到:不仅没有拉客的,而且还没愿意人搭理我。


我的第一站是远望数码商城,这里有维修手机的、有行货手机批发的、有卖各类手机零件的、还有卖耳机、数据线、膜、套、壳、储存卡等电子产品的,不仅有苹果手机配件,也有其他各种品牌的手机配件。店家们都忙着包货理货,他们把像面条一样垒在一起的耳机一个个缠进耳机盒里、把数据线捆好包上,看起来就像从专卖店里拿出来的一模一样,连店主都要用不同的塑料袋来装以示区分,因为一旦放在了一起,他们也分不出来哪些是质量更好、售价更高的货品。在这里,我像是一个外来的闯入者,即使我去档口(一平米的铺位柜台)与店家攀谈,流露出购买的意愿,老板也对我这样只买一两个的散户爱理不理,多装一个耳机赚的手工费可能比卖我一盒耳机的利润还更高些。


塞得满满的耳机缠绕鱼骨和点触笔


耳机 “挂面 ”


我找到几个卖配件的档口,询问了配件的价格,因为苹果公司本身是没有配件销售的,所以市场上流通的配件都来自于旧机的拆装,而 iPhone 8上市才没多久,现在市面上几乎没有拆机而出的配件供应,如果我想要 iPhone 8的屏幕,只能买一台新机然后拆开,单独取用屏幕,要花费一整个全新机的价格。而 iPhone 7的主板售价约2500元,6的摄像头约50元,5的背壳30元。除去 iPhone 8 的屏幕,选用 iPhone 7的屏幕的话,价格是800元左右,算上其他的零部件,整机价格大约不到四千元。这不是一个非常低廉的成本,不过,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价钱,而在于不同型号不兼容,所以不能这么装配。


一目了然


先不论从没拆过机的我动手能力强不强,买了配件以后如果我自己装不了,也可以出80或100元左右的手工费请维修铺的师傅帮我组装,问题在于每一款机子的配件大小和排布都不同,6代的配件是无法放进7代的机壳里的。于是我退一步打算:如果把这几个配件都放在一块木板或者塑料板上像集成电路一样串联起来是否可行?它将不会是一个传统的砖块似的手机,而是一个 “电路板手机”,虽然没有便携性,但是足够特别。


然而,这样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没有师傅愿意接单,而且,自行改装是允许的,但出售改装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如果哪位师傅真接了我的活,可能会面临很大的麻烦。同时,维修师傅还告诉我,不同款式的配件组装在一起以后也无法开启使用,如果非要串成电路板手机并且开机运行,就得是一个伪改装,即买5、6、7三代三支手机,把想取用的零件放在表面,剩下的隐藏在板子背后,实际上是三机单独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串联。


上帝保佑


得到了这样专业的拒绝以后,我还是不死心,软磨硬泡赖在柜台,为了把我轰走继续做生意,师傅建议我到另一座数码城 —— 飞扬时代大厦看看,他说,那儿改装的人多。


飞扬大厦的地理位置其实是华强南,下午三点人头攒动,甚至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一不小心就会被身边的人撞到。这里主营各类改装和二手的苹果手机批发,三楼的一个铺位一日租金都快近千,玻璃柜台里垒放着不同型号和成色的苹果手机,同时会贴着一张纸,写着版本、型号和成色,有需要的再去询价,老板更是没空搭理像我这样连行话都看不懂的外行人。


我只知道 “花机” 代表着成色很差的磕碰、碎屏机,其他关于版本、制式、容量的行话完全看不懂


站在这个人声鼎沸的嘈杂地,看着一个个背包客在档口和老板攀谈,我忽然有一种闯入别人公司办公室的陌生感,这些背包客或称搬砖客,是将二手机和改装机从深圳销往全国各地的主力军,利润高的时候月入过万不是问题。现阶段最受欢迎的机型是 iPhone 7代,因为8上市以后不被看好,买7的人反而变多了,因此7代的需求和价格都有所提高,据批发商们说,这也是头一次出现新机型上市后老机型价格不降反升的情况。


现买现测


离开三楼的交易场,我来到了一楼和二楼,这里有更加丰富的配件供应,同时我还发现了一种改装新思路 —— 改背壳。这种改装方法不用更换零部件,只要把全部零件从原壳上搬运到新背壳上就好,没有质量风险,同时因为是连在机身上的背壳而不是后套上的手机壳,所以很轻薄很逼真。就像当年随意换色的诺基亚一样,iPhone 也能告别黑白金粉四色,用蓝色、橙色和绿色的炫丽外壳了。更有商家设计了可以 “伪装” 成其他机型的背壳,比如 iPhone6sp 是可以改换成 iPhone 8或者 iPhone X 的背壳的,如果别人只看到你的手机背面,可能会以为你换了一台新机,但是其实你用的还是那一台6sp。


煤老板专供,正面是偏橙的金色,侧面镶钻,背面是一个龙头


漂亮的蓝色让我心动了


我逛了好几个柜台后,最终发现这个水蓝色的背壳,我兴高采烈地买下,拿到维修铺想请师傅帮我换壳。师傅对我的机子仔细检查了一番,然后放下机子,真诚地劝我:该机很新,最好别拆开换壳,换完以后密封性可能就没这么好了,别贪图这种漂亮。他列举了种种换壳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让我又打起了退堂鼓,也就是说,我的最佳换壳时机应该是等手机需要拆机维修的时候再顺便换上,而不是没事儿瞎拆换。我决定听从他的建议,默默收起了美丽背壳,准备离开。


看起来业务能力很强


走出大厦后,我在大楼边上瞥见了一排激光刻印店,又再度燃起了改造希望,我走进其中一家店铺,询问定制激光刻印的价格:图案80元,文字50元。不算贵。既然暂时还不能换掉我的背壳,那就激光刻印一个图案吧,这样我的背壳也是独一无二的。


图案的要求是尽量为白底,黑白描画的线条效果最好。来图就能刻,和纹身有点相似,只不过不包改图,我坐在店里找了半天的图片,途中不断有扛着一箱一箱手机进来刻印的背包客 —— 毕竟,在手机背壳上刻印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型号:XXX 美国苹果公司 中国制造 TD-LTE 数字移动电话机” 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这样一个刻印,只要2块钱。


正在刻印


因为没有提前准备,也没电脑可修图,我没能找到想要 “相伴一生” 的图案。转念一想,我把我们的 LOGO 发给了师傅,让 VICE 的业务也跨界到手机业一次,来一个 VICE 版 iPhone。


传图,量大小,测位置,开始刻印,整个过程也就几分钟,然而我却格外紧张,砰砰砰地心跳和第一次纹身时如出一辙。因为第一次印完颜色偏浅师傅还帮我加印了一次,叠加的效果非常完美。尽管在右上角额外送我的一个小 logo 因为烧到了白色塑料边所以看起来有点像是贴上的图案,但整个背壳还是让我很满意的。


现在,我终于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手机了,还是 “VICE x APPLE 荣誉出品” 的。虽然这个结果和我最初想吹的牛逼不太一样,但是我得承认,我擅长的,可能也就是这样的外在改造而不是内在功夫了,毕竟维修台的那一套设备,我也使不来。


想改装,先培训


然而,这个荣誉出品还没使上三天,就被我失手掉在地上,摔碎了全钢化屏幕 —— 这是在华强北闲逛时贴的膜,还好有它在,不然 “裸机” 以炫耀激光背壳的我损失就大了。现在,我只能乖乖套上手机壳,毕竟,除了 “好看” 和 “标新立异” 这样华而不实的功能外,手机壳还有保护手机的实在作用。


而且,我已经开始有点想念华强北了。


向我们的同事学习,在壳上再来点贴纸,看着也挺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