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omeet
Someet是一个青年自发兴趣活动平台,我们相信让年轻人聚在一起总是好事儿。 你可以在这里自由发起、众创、查看、参与众多丰富有趣的线下活动,也可以找到靠谱伙伴、融入兴趣圈子。 欢迎关注Someet,共同参与和见证一代青年人的探索与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晨报  ·  千万粉丝网红:已赔500万元,再道歉!因提前 ... ·  22 小时前  
重庆晨报  ·  千万粉丝网红:已赔500万元,再道歉!因提前 ... ·  22 小时前  
译中人  ·  领事馆招募: 韩中友好SNS使者~ ·  3 天前  
译中人  ·  领事馆招募: 韩中友好SNS使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omeet

我和几个「小镇青年」聊了聊他们为什么选择留在上海

Someet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6-10-30 23:05

正文


这是Someet「时空档案馆」的第 39 篇档案

在这里,我们用体验式报道的方式

为你讲述一个个独特的经历




在动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的时候,好友推荐我看了2011年由青年志和城市画报联合策划的《谁是中国普通青年?中国三四线小城市年轻人生存状态调查》,与之呼应,我本来打算定一个略带调侃的调查主题《新时代打工仔的上海生存指南》,后来想想还是算了,生活不止有眼前的爆款,还有远方的触动。青年志和城市画报的策划耗时长久,采集了大量样本,最终成文也比较客观,没有虚张声势的悲情。我势单力薄,做不到大规模的深挖,只能尽我所能,去了解我想知道的,然后转述给同样困惑的你。



围绕「逃离北上广」和「逃回北上广」的争论不知从何处起,也不在何处终止。唯一明确无误的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乡差异、大城市的吸附效应......在小镇青年们的身体里激起了波澜,也加剧着价值观的撕裂和冲突。小镇青年们为什么选择上海,以及选择之后发生了什么,是我一直想知道的,既然想知道,不如找找答案。国庆假期,我没有离开上海,与一些漂在上海、互相素未谋面的小镇青年们,在黑暗中聊了聊这个话题。


***


jing来自西南小镇,一枚刚毕业的新鲜人,来上海的原因很简单—「这里规则清晰,公平,靠能力说话」。jing在大学里的专业是计算机,因为喜欢传媒而「跨界」到广告公司,她也不担心自己缺乏专业背景:「我什么都愿意学」。jing喜欢折腾,大学就跑了23个城市,在上海也没闲着,在微博上私信了一堆咖啡馆,最后拿到了一份兼职offer,这些都是她爱上海的理由。至于不爱的时候,是被这个城市的冷漠不经意地刺激了皮肤,在咖啡店里,同事之间的关系很疏远,她的主动接触往往换不到同样热切的反馈,做得出色无人夸奖,把事情搞砸换来冷眼。「也许是因为把最大的友善都给了客人,所以没有力气再照顾同辈的感受吧」,她这样总结。

 

***


跟jing不一样,阿萌在这种冷漠与刻意保持的距离中感受到了舒展个性的惬意。阿萌来自沿海小城,从小就是朋友们眼里格格不入的奇葩,而在上海,大家关心自己都来不及,更别说关心谁是奇葩。「我比较西化」,在群聊过程中,她把这一点反复强调了好几次,其实我很想追问她口中的「西化」具体指代什么,因为时间不够而未遂。确定无疑的是,她的「西化」让她在第一家公司踩了不少坑,周围人就像童年的伙伴一样不理解她的「特立独行」。这种缺乏「知音」、的苦闷,让她开始追随兴趣在知乎上回答跟「鞋」相关的问题,攒到了一票粉丝,也验证了她对鞋这个产业的热情和专业度,终于,她离开了那个政治不正确的旧东家。


***


summer来自西北小城,跟上海的缘分是从《情深深雨濛濛》开始的,琼瑶的这部言情剧在某种程度上也算一部上海纪录片,里面的人物放到今天,也许就是你的小姐妹、好兄弟,但生活可比演戏精彩多了不是么。如果说jing跟阿萌都是「不安分子」,那么summer刚好相反,她最希望得到的是「确定性」。这种确定性让她心安,却并没有带给她快乐。目前在银行就职的她,在上班时更愿意跟同事网络对话而非言语交流。上海最让她讨厌的是高昂的房价,但观察了半年的房市之后,她的感受是「要被上海抛弃了」。她说这些的时候,我的大脑里一直浮现鱼群溯流而上的情形。summer给学弟妹的建议很中肯,年轻时认真赚钱,等到没有金钱压力的时候再谈自由。


***


同样来自西北小城、名叫定定的女孩反倒不那么在意「确定性」,高考时,原本打算跟男友一起考到青岛,于是顶着高出一本线100多分的成绩报了二本院校,然后,呵呵,男友没考上,两人异地,恋情也结束了。英语流利的她,因为在实习时接触了很多美国人而萌生了「看看更大的世界」的想法。2011年11月11日,是她与上海的第一次碰撞。每个人在初次接触一座城市的时候,其实印象都是片面的,陌生人的善意是亲近一座城市的开始,而不友善则会投下疏远的阴影,定定是幸运的前者,所以毕业后她选择了上海。对她来说,在上海的最大试炼不是环境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刚开始,她觉得「我在上海」本身就构成了某种值得骄傲的意义,过了这个阶段,她才慢慢发现,不管身在哪里,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经历过跳槽和转行的她,现在是一名销售培训师,对于能帮人赚钱这一点,她很满意。


***


上面说的都是「她们」。那,「他们」呢?


他们的故事相对简单利落。


来自汉中一带,毕业后本来准备去深圳,原因是「买水货方便」,但几个关系要好的同学都来了上海,所以他也就过来了。作为传说中的互联网红人—「工程师」,他也担心自己「过气」,所以,基于对行业趋势的判断以及对技术本身的热情,他从java转向了大数据,又转向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一路自学的精神值得敬佩。他现在的工作,上班不打卡,高效地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出门溜达,是应得的惬意。


***


Andy也来自汉中,职业道路的戏剧性更强一点。在第一家公司经历迷茫期的时候,他看了《解忧杂货铺》这本书,然后做了一个陪人聊天、为人解忧的公众号,被一家正在开发此类产品的互联网公司看中并挖走,算是一个由初心引导而做出努力,最终碰上机遇的例子。


***


生于上海邻省某小城的void颇有哲理地说:「不是我选择了上海,而是上海选择了我。」他最初是被在上海开公司的叔叔怂恿过来的,上海对他的吸引力在于「总能跟比自己更厉害的人交流」,比如吉他水平高超的大神们。他是所有聊天者中跳槽最多的,先后做过策划、乐器销售、工程师等互不相干的工作,对于他来说,不同阶段有不同选择,都属正常。但看起来快意恩仇的他,也会因为在大公司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迷失。


***


jack是杭州人,算不上小镇青年了,不过他的看法也基本是上面所有人的总结—--拥抱多元、年轻时多往外走、知识和经历最有价值。


***


这一场对话,是在黑暗中进行的,而不论是每个人声音还是通过声音所传达的观点,骄傲的沮丧的,都真实得明亮、可爱。在2011年,《谁是中国普通青年?中国三四线小城市年轻人生存状态调查》写道:「在中小城市,青春意味着低价值,青春意味着焦虑,青春意味着等待,青春意味着没有权力,青春意味着有限选择」,我想,前面那个状语可以去掉了,因为99.9%的青春,无论被放置在哪里,似乎都摆脱不掉这些让人坐立不安的真相,但是: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文_自灵


欢迎关注作者个人公众号「无法生效」(ID:lifezjoke)


你可能也对这些「黑暗中的故事」感兴趣...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