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公务员女友说起她工作上的郁闷事儿。
领导委派她建个微信群,把辖区内近百家企业的联络人加到群里,便于双向提高通知和反馈的效率。
她把联络人加到群里后,发现有些人的群聊方式,屡次坏了自己的心情:
还在她陆续加人的过程中,群聊名称被人先后修改了3次,她一次次改过来后,在群里提醒不要修改群名称;
很少有人主动留意到“入群者请把在本群的昵称改成企业名称+姓名”的群公告,对于温馨提醒几遍后仍然岿然不动的,只能手动@本人;
有人看到熟人就不分场合地开聊,从上次展会聊到见面安排,聊天记录能绕手机3圈,真想建议那些相见恨晚或彼此欣赏的人开小窗私聊,尽量别占用群成员的时间和空间;
有人未打招呼就加了同公司五六个人进群,说是怕错过群内通知,结果两天后拜托她踢走一名刚离职的同事,两个月后又拜托她踢走一名未转正的实习生,不是怕麻烦,而是觉得踢人这事令人为难;
有次汇总材料,她在群里通知联络人把企业信息发她私人微信或邮箱,结果有人直接大剌剌地把自家信息表甩在群里,心疼他们老板雇了这么没有保密包袱的员工。
其中,最让女友觉得不合时宜的是,有人还在群里发红包,她有次看到红包就条件反射地抢了,后来反应过来这可不是亲友群,虽说只抢了一块多,但公务员抢企业代表的红包,这事听着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女友说自己不得不启用群主确认身份后才能入群的管理功能,群公告里的提示项目也越写越多。
其实像公务员女友这种带有监管属性的群,成员们真的已经很克制了。
我见过的群,发微商广告链接的,拉孩子评选投票的,号召成员去朋友圈里点赞的,抢红包时积极发红包时装死的,发的话题与本群风格严重不符的,别人在专心讨论事突然有人抛出无关话头的……
总之,罄竹难书。
如果在以上群聊方式的基础上,乘以一个“高频率”的系数,那么对于这类群,设置成消息免打扰还不够,简直想把该群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