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讲述了北京城建集团参与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项目的经历与成果,以及项目团队成员们的个人经历和感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项目背景及意义
援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项目历时五载,期间克服了疫情、海运货损等困难,成功打造了当地新地标,是中喀两国友谊与合作的见证。
关键观点2: 项目团队的努力与付出
项目团队勠力同心,经历了疫情、雨季长、传染病流行等挑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观点3: 团队成员的成长与收获
团队成员们在项目中不断成长,收获了宝贵经验和高度认可。他们表示援外工程意义重大,代表国家和企业的形象,愿意继续前行,为城建国际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观点4: 项目的顺利竣工与未来展望
项目顺利竣工,开启了后期维保工作。团队成员们将继续听从项目安排,发挥城建铁军精神,努力做好维保工作,让喀方政府满意。
正文
喀麦隆,中部非洲经济“火车头”。在这里,由北京城建打造的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这一“珍宝”已顺利交付,五载耕耘终结硕果。五年间项目团队勠力同心,克服了新冠疫情、海运货损等困难,倾力打造的喀麦隆新地标,不仅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期望,更是中喀两国友谊与合作的见证!
我自2020年8月份到喀麦隆,到项目结束,已在喀工作4年有余。项目施工期间,我带领技术质量团队,经历了疫情的无情冲击,克服了雨季长、雨量大、蚊虫多、传染病流行的难关,攻破了地基土质复杂、土方开挖难、办公楼桩基钻孔难度大的难点。面对疫情蔓延所带来的物资采购困难,海运周期长费用高等众多不利因素,组织项目团队有针对性制定应对措施,把影响降到最小。施工前从施工图深化设计到编制施工方案,有序组织施工安排,做到技术先行、样板引路;施工中做好技术指导和质量管控,将日常验收一次合格率控制在95%以上,最终在项目中期验收和竣工验收中取得优良的成绩。同时收获了国内领导和喀麦隆使用方领导对项目质量的高度评价。援外工程施工不易,想要有一分收获,就需要十分的付出;援外工程意义重大,施工组织的好坏,施工质量优劣,不仅代表企业的水平,更是国家形象的具象化体现。即使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也要干好干实,不能辜负国家和公司的信任。
日出有盼,日落有念。挥手间,五年时光转瞬即逝,我从一名无所适从的应届毕业生到成为渐有底气的项目骨干,从茫然未知到了然于胸,工作定位逐渐清晰,工作节奏日益紧凑,工作成果也更加突出。入职后我有幸加入援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项目这个大家庭,主要负责行政人事等工作。疫情期间,我见过方舱医院外的悲欢离合;深夜凌晨,我见过雅温得机场的一轮明月;加班抢工,我见过每一位现场劳动者的汗水。五年间,我累计办理证件500余次,累计接送机千余次,累计陪伴看病百余次……一次次的经历都是我宝贵的财富,更是我工作的底气。“简单、勇敢、坚韧”是我这五年的关键词,我想我做到了。项目的顺利竣工,为五年的奋斗画上句号。接下来我将继续前行,秉承“戒骄、戒躁、戒怨”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在不断成长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拾阶而上,追光而行,用奋斗为城建国际的版图添砖加瓦。
我于2022年7月份在海外加入北京城建集团国际事业部,参与到援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项目中,负责物资管理及清关事宜。可以说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有意义的项目,有种“出场即巅峰”的感觉。作为项目部的一员,我深知该项目对于中喀两国政府及中喀人民友好关系的重大意义,能够为这个项目出一份力量,我倍感荣幸和骄傲。项目的顺利竣工也开启了后期维保的工作,作为其中一员,我会继续听从项目安排,发挥城建铁军精神,努力做好维保工作,让喀方政府满意。
援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项目是我参与建设的第一个海外项目,作为一名技术员,能全程参与这个项目的建设我感到非常幸运。回想起在喀麦隆的50个月,从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到最后一栋楼封顶;从第一块砖砌筑,到最后一面墙刷漆;从第一根龙骨固定,到最后一块大理石干挂;从第一个门洞核尺,到最后一樘门安装……这个项目教给我太多太多。2020年8月,项目总工带着我和众多工人们到了现场,那时地面上长满了含羞草,那一刻我告诉自己:干吧,学吧,不懂就问,不要像含羞草一样,遇到困难就退缩。记得刚开工的时候,我经常抱着图集站在基础钢筋旁、蹲在梁板钢筋上,反复地看,仔细地琢磨,琢磨不明白就向身边人请教。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不仅明白了钢筋施工,更明白了,一件事只有用心去做,用心去学,才可以学会。再后来,工程进入了精装修阶段,因为陌生,所以有一些抵触,好在项目总工和劳务老王耐心地教导,让我慢慢地适应了,也慢慢地学会了,入了门。如今依然感谢他们的无私,也明白了人生总是要有不同的经历才算美满,去体验去学习去感受。在后面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也会继续学习,积累经验,走更远的路。
援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项目历时5年,历经了疫情肆虐、海运货损等突发情况,面对复杂地质,桩基施工难度大以及海外各种施工难题,项目部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向国家、外方及公司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十分荣幸成为项目一员,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各种难题,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在被动中寻找主动。我本人也在一次次复杂的问题中学习、成长,尤其是面对海外特有的难题,以及海外不同的管理模式,更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日后也希望可以在一次次挑战中战胜自我、砥砺前行,为公司闯一片天,为自己铺一条路。
援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是我第一个全过程参与的项目,带着对非洲国家的好奇与面对新项目的挑战,非常荣幸加入了援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项目部这个团队。作为项目的经营人员,我非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与成长的机会。海外工作充满着未知的挑战与困难,但这也是人生一场难得的沉淀与历练的机会。旅行是一场见天地,见万物,见自己的过程,海外工作也是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在这五年里,得益于公司及项目领导的教导,我能够不断地反思学习,跳出原有的思维限制,学会站在更高的维度与视角去面对工作,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与挑战,有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储备,更高的认知能力。在每一次成本控制与分析的工作中,我更加懂得明确的成本管理职能、目标成本的管理,动态准确的成本分析对一个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团队合作、全员增强成本意识的重要性,为我今后的工作积攒了宝贵的经验。千里望山不怕远,日进一步亦欣然,希望每一位海外工作者都能劈波斩浪,不负韶华,披荆斩棘,再创佳绩。
来源 |
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
项目部
供稿 |
冯亚茹
编辑 |
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