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幕味儿
迷影 历史 档案 策展:中国电影资料馆每日影讯及北京文艺片放映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影工厂  ·  今年开始流行这种裤子,真的太好看了! ·  昨天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招贤榜 | 柠檬影视古装电视剧演员招募 ·  3 天前  
中央戏剧学院实践教学中心  ·  线上一键预约领票!中央戏剧学院票务系统,重磅上线! ·  3 天前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国漫年底“最后一舞”,《雄狮少年2》满意度居 ... ·  4 天前  
电影工厂  ·  红包界的“劳斯*斯”!把「118国118张外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幕味儿

用特写挑逗观众算不算耍流氓 | 肥内专栏

幕味儿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7-12 10:00

正文

文 | 肥内,台湾著名影评人


我:接下来两部片你稍微看一下:《祖母的放大镜》(Grandma's Reading Glass,1900)和《鞋店帅小伙》(The Gay Shoe Clerk,1903)


鞋店帅小伙 The Gay Shoe Clerk (1903)


Sama君:以前看过《祖母的放大镜》,是说,这是第一部有特写的影片吧?


我:什么第一不第一的,那个不重要,之前也跟你说过,即使有一些史书记载,也不能全信,这世界上的创作都很难说什么“第一”。但,这两部片确实是要让你看看特写这个概念。你先看看,就算看过,再花一分钟重看吧!


祖母的放大镜 Grandma's Reading Glass (1900)


Sama君:【过了一会儿】看完了,是说,还是要谈一下异同是吧?《鞋店》那部的特写不够大,是吗?这样还能算特写吗?


我:要是这样讲起来,《放大镜》也不是很大的特写啊!再说说,你看到什么。


鞋店帅小伙 The Gay Shoe Clerk (1903)


Sama君:几个相异点:《放大镜》有把特写的东西“圈起来”,但《鞋店》没有;《放大镜》的特写画面把背景弄成全黑,但《鞋店》没有。嗯……好像只看出这些差异。


我:这两点观察也是好的。不管是“圈”还是“去背”的处理,无疑都是初期对于被放大的重点的再次强调,当然,以当时的技术,可能也得另外将被摄物单独出来拍摄。“圈”有助于消除单独拍摄的“非写实性”,它暂时失去坐标,但却会被隐喻为眼睛透过放大镜看到的知觉


毕竟,在用放大镜的时候,不正是要看清楚被摄物,将之独立出来,让它失去在现实中的坐标。但是,《鞋店》完全就是要保持现实的连续性,所以即使是拍摄帮忙穿鞋的动作,也没有太过靠近,既没有圈也没有去背,一切都是写实的。但这背后蕴含了更深远的意义:视线的引导……


鞋店帅小伙 The Gay Shoe Clerk (1903)


Sama君:可是《放大镜》也有引导观众的视线啊!让我们看到男孩看到的东西。


我:你别着急,《放大镜》确实用隐喻的方式牵引了观众的视线,但是,被放大的影像,由于脱离了现实的质量,使得它更是被作为某种“奇观”来展现。还记得在此之前,像梅里叶的片,也会有拉近的镜头,主要是在镜头内完成,但不是透过推轨(track)或者变焦(zoom)的方式来完成,而是让被摄物(多数都是梅里叶自己……的头)走近摄影机,制造出慢慢变大的效果。


但是,把特写分开,这种作法当然已经比较“前进”一点,这样使得单一舞台的概念(三一律)被打破,而容许了新的影像素材的介入、打断,以及重新构成新的舞台:亦即,因为经过了特写,当镜头再回到寻常的舞台式构图,回到孙子与祖母所在的空间,似乎有一些“绵延”感被留了下来:你的感知中,存在了被摄物的近距离观看的印象。


甚至,你可以说,在放大影像出现的时候,是进入到一种失去方向性的放大,因为孙子毕竟是与观众对面而立,所以当观众看到那些仿真孙子视角的影像时,其实整个空间感是受到改变,观众首先要先设想自己进入到画面中的舞台,也就是孙子所在的位置。


祖母的放大镜 Grandma's Reading Glass (1900)


Sama君:这意味着,所以主观视角的影像(即仿真观点的影像)都能起到调度观众“精神位置”的效果


我:大抵如此,但还得看观众的涉入程度。像这类只有一分钟左右的片,以及观众对于影像观看经验的资浅,这种调度方式显得容易起作用得多。但相反地,在影像世代如今,这种“同感”是薄弱的。


这也是为何多数人看到从冰箱里头拍出去的镜头,会觉得非常自然,而不去思考说,过去影像的中立性,有一部分原因恰恰来自于摄影机的位置,是一种人人皆可入主、等同于该摄影机成像的所在,是一种无人称,或无特定人称的角度。


祖母的放大镜 Grandma's Reading Glass (1900)


Sama君:那么,写实性会是评断这两部片的放大镜头好坏的指标吗?


我:没有所谓好坏。从某种角度来说,正因为引动了某种非写实性,《放大镜》是与后来的先锋派这类的影像靠拢的;相反地,《鞋店》在局部放大,并因此造成切离空间的时候,仍旧顾虑到局部与全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局部与它所在的环境的关系,它联系到两个主体的全体(店员与顾客),还有它联系到的舞台(鞋店)


这么致力于写实性的真正原因,恰恰在于我刚刚准备说的那个深远意义:电影创作者开始懂得引导观众的视线方向与对象。


简单来说,店员帮顾客绑鞋带而客人故意将裙子慢慢往上拉的动作,难道不能用全景来拍吗?既然整个舞台上的元素并不复杂,基本上也不至于看漏掉。


但是,为了确保“噱头”的效果:即女顾客对店员的挑逗,导演给了一个较近的镜头(就算称不上特写,起码也是一个近景镜头),就是为了要观众不要看漏了这个噱头。



这意味着:创作者有意制造噱头,且为了这个噱头,还要特定以形式来凸显这些设计。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商业电影的思考。


这也是为何,影片会那么注重写实性;绝大多数的商业片大概都把写实性(或写实效果)当作一个重要的创作指导。


同样地,为了让挑逗这个行动有说服力,片名才会取名叫gay clerk,有一种翻译叫“快乐的鞋店销售员”,把帅气、潇洒之意丢掉是不对的,恰恰因为帅气,所以客人才会主动挑逗他嘛!(我们这并不考虑她可能是熟客之类的可能性;毕竟影片太短,提供的讯息不够我们去进行猜测~)而他也必然是一个可以回应挑逗的人,这样的情节才可以发展下去。



无论如何,《鞋店》或许不是第一部这么做的片,但我们却可以推想,在1903年有这么一部片曾这么做过,并且,随后,也有更多的片这么做,于是,一种“电影语言”的惯性就被确定下来了。


- 肥内老师专栏 -

《水浇园丁》的秘密:重读卢米埃尔

想了解活动影像的本质,去看卢米埃尔

这部片让人看后冷到骨子里

什么才是绝世高手,这幅画给我们无尽启示


一条专栏 | 我们借着意大利主题影展即将启动的这个时机,用“浮夸的译制腔”,带领大家领略一番别具一格的意大利风情。

推荐 | “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

购票 | 7月14日,来自1987年的国产类型片《最后的疯狂》,阅读原文进入购票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