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航空管理培训中心功能,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进一步扩大大湾区的境内外航空网络,积极推动开展多式联运代码共享。依托香港金融和物流优势,发展高增值货运、飞机租赁和航空融资业务等。支持澳门机场发展区域公务机业务。加强空域协调和空管协作,优化调整空域结构,提高空域资源使用效率,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建设深圳、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推进广州、深圳临空经济区发展。
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目标,完善重大交通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引入机场,提升机场集疏运能力。 加快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构建现代货运物流体系,加快发展铁水、公铁、空铁、江河海联运和“一单制”联运服务。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集成应用。
观点:
-
将“广州与深圳机场”同等地位对待!深圳机场的定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与民航局与广东省合作协议类似。深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常住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商务旅客多于广州,深圳极具潜力。
-
并未对诸如惠州机场、揭阳机场等定位。这与广东省“《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5+4机场体系有所不同。“十三五”时期,广东将重点打造“5+4”骨干机场,即珠三角地区打造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惠州平潭机场等5大机场,粤东西北打造揭阳潮汕机场、湛江机场、梅县机场、韶关机场等4个机场。”
文中强调广州新机场,但并未提及惠州机场。惠州机场战略意义下降。
-
“ 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 ”是否意味着珠海有望开通国际航线?澳门开通洲际航线?
-
-
“ 错位发展 ”意味着5大机场中会有一个定位货运或者低成本功能机场?
-
“加快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会不会广深两场通过高铁连为一场运营?
没有提及:
-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5大机场分属不同管理公司,受到不同民航主管部门的管理。各机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样的管理体制今后何去何从?珠海到期后要不要托管?
-
未提及大湾区世界一流承运人方面表述。南航“北京与广州双枢纽”战略;深圳的群雄割据,多家航司开通洲际;深航与南航深圳是否需要整合?香港的香港航空未来;澳门航空经营权到期后的发展都是今后重点研究的议题。
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连续5年航空旅客净增超过1100万人次,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内航空客流量突破2亿人次,运输规模已经超过 伦敦、 纽约、东京等世界级机场群,居全球湾区机场群之首。旅客行为也随着大湾区内各机场航线网络的发展不断变化,不断地溢出,分流,回流。这样规模的机场群发展需要各方密切合作,结合真实数据,科学研究。
此外,大湾区机场群在人才、资源等诸多方面均有合作空间,再配合陆运、海运,共同提升大湾区的物流枢纽地位。
另,
2007年6月,珠三角地区五大机场会议在香港再次举行。五大机场包括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香港机场管理局、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澳门国际机场专营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海机场集团公司,同意重新启动及扩大五大机场之间的沟通合作,并在原有基础上建立一个更紧密的合作机制。此后,从2009年开始,珠江三角洲五大机场主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2017年,五大机场在与会期间签订了会议备忘录,在新的合作周期里,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建立机场群建设、空域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多方沟通交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