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药店
《中国药店》新媒体,分享中国药品零售业的重磅资讯、新鲜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B站2024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来啦! ·  16 小时前  
哔哩哔哩  ·  一场热血沸腾的赛猪解说 ·  昨天  
哔哩哔哩  ·  13年后,这首上古顶流神曲又在B站杀疯了 ·  昨天  
哔哩哔哩  ·  74岁刘晓庆的精神状态,太超前了 ·  2 天前  
哔哩哔哩  ·  全世界百变小樱都在等的魔法教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药店

职业打假人出没,药店人如何见招拆招?(附实例)

中国药店  · 公众号  ·  · 2024-05-18 07:03

正文




近日,某地医药交流群内不断有同仁发出警示:各位小心,职业打假人正在我们这一带游走活动!


职业打假人熟悉医药法律法规、掌握一定的医药知识,深知药店人所忌惮的法律红线,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带着恶意敲诈的目的。




已出现的招——“见招”


案例1:川贝母与平贝母

职业打假人进店点名购川贝母,嫌贵,买了平贝母,却让店员开具了购买川贝母的发票。


职业打假人找到药店老板,称将向市场监管局举报:一是药店以平贝母代替川贝母出售,二是药店虚开发票。


因为两项都有证据在手,药店老板怕事情闹大,只能选择私了。


“拆招”: 告知职业打假人店内装有监控,他的言行过程已经被完全记录(不管监控效果如何)。


当然,虚开发票不可行,平贝母替换川贝母更不可取,合规经营才是真正的“拆招”。

案例2:不提供说明书

经过:职业打假人购买水银温度计,药店因为没有提供说明书而被举报。


水银温度计通常是10支/盒,分装的说明书压在盒底,顾客没有特意索要,店员疏忽大意也没有主动提供。


职业打假人举报后,市场监管局要求双方签署和解书,并判定药店赔偿3000元。


“拆招”: 没给说明书的情况在药店并不少见,药店一方面要重视这种细节,确保售出商品都有说明书,同时也要保证监控正常工作。


案例3:酸枣仁与理枣仁

经过:职业打假人来药店购买酸枣仁,药店给付理枣仁。


“拆招”: 这种情况与“用平贝母替换川贝母”异曲同工。如果是药店有意为之,是自作孽不可活;如果是药店不懂两者区别,被供应商坑骗,可通过质量保证协议书向供应商追责,当然,自己也要承担一定责任,权当交了个“学费”。


案例4:出售“三无产品”

经过:职业打假人盯上了药店自制的袋装凉茶,大量购买后威胁药店称,将向市场监管局举报药店出售“三无产品”。


“拆招”: 只有杜绝制做类似产品,才能避免被敲诈。


可能出现的新招——“预见招”


从上述案例可以想见,职业打假人可以从药店经营的任何漏洞中找到“新项目”,下一步……


他们可能会从医保刷卡、处方药销售、商品效期/质量、其他“三无产品”(如私配药酒、自制药丸、阿胶榚甚至中药代煎等)、更深层次的中药替代(如用附片代替制白附、用香加皮代替五加皮等)中找到打假“灵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