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自带产业模式、先住后产模式、借鸡生蛋模式、资源合作模式等。
产业地产是以产业的性质来进行分类的,
文旅小镇
就要有旅游产业,
金融小镇
就要有金融业的导入。
目前大量的特色小镇在规划做文旅,从各地方上报的特色小镇规划来看,文旅地产比例遥遥领先。
文旅小镇
对景观资源和旅游IP的依赖度高,开发商要低价拿地,必须具备强势的产业资源导入的能力。
比如
万达
模式就属于这种,强势的文旅IP资源平台和万达对当地就业、税收的拉动是模式的核心,促使地方政府主动低价和万达合作。
据统计,万达每个文旅城开业,平均给当地提供2万个就业机会。在拿地方面具有天然的竞争和谈判优势。
这种产业资源优势,让万达在和地方政府谈判的过程中能够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按照订单模式拿地,一次性谈妥底价,化整为零,分批次获取土地,而且有定向招拍挂等定制出让条件,万达在南昌、合肥、重庆、成都、济南连续3年分批次获取土地,土地价格不变,底价成交。
在开发模式上,万达文旅城通过现金流滚资产的模式,以财务运营和资本运作驱动开发。
恒大文旅城
,目前全国仅海花岛和怀来两个项目,目前均未开业,处于住宅销售阶段。
采用开发住宅,承诺后期导入产业配套的开发模式。
和万达不同的是,恒大在文旅方面,目前尚无自身运营业态和成熟的核心IP资源,在售项目更多是打造硬件配套展示区来吸引客户,并没有清晰的开发和拓展模型。
现在地方政府对于特色小镇项目的前期规划方案,成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拿地的时候就需要想清楚怎么干,变相销售住宅的开发模式也越来越难复制。
比如
绿城
的理想小镇,在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周边,30-50公里包围圈内的地区,盘活农业用地,整合农业、健康、教育、颐养、园区服务资源,打造农业+文旅+养老+居住复合小镇。
绿城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聚焦存量土地,轻资产操盘模式。通过和拥有存量土地的中小房企、农林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合作,甲方出钱出地,绿城代建或者入股的模式进行开发。
与大型农业企业、林场等有大面积土地资源的合作,获得土地,同时完成小镇的产业导入。例如与成都多利农庄合作,开发成都小镇项目;与浙江物产农业合作,开发杭州长乐小镇;与中大莫干山生态园开发建设公司合作,开发莫干山观云小镇等。
绿城小镇重点在于配套服务体系,绿城选择构建开放平台,自己强化关键服务,其他服务选择和外部力量合作,包括和万科合作。运营费用则从住宅产品的销售额中,抽取2%左右金额,用于园区配套团队建设和后续运营服务。
传统房地产企业做产业地产最大的短板就在于产业能力缺乏,没有自己的产业资源库和运营经验,这也是很多房企做产业小镇最大的障碍。比如碧桂园的科技小镇模式,通过联合外部产业资源进行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来突破这个问题。
例如碧桂园进入了中城新产业这类专业的产业运营机构,百富东方、清华科技园、优客工场等轻资产产业运营商,以及和思科这类巨型企业签订深度的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大型企业的加持,获得和政府在土地指标和规模上的谈判空间,约定低于市场价的低价和税收返还,通过和运营机构的风险共担和成就共享机制来实现长期的运营。
目前来看,碧桂园的科技小镇选址都在广东深圳周边,东莞和惠州一些早已经开始承接深圳产业转移的小镇,在已经有产业基础的小镇做拓展开发,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产业小镇的开发难度。
从这四种模式来看,传统房企转型做特色小镇,其实不管是做文旅还是做特色产业小镇,成败关键在于产业运营。是否有强势的产业导入与可持续的运营能力,直接影响拿地的成功率,也决定了后期的开发模式和盈利模式。
【
开课地点
】
山东济南 鲁商集团 泉城大酒店
【开课时间】
2
019年8月28—30日
【主办单位】
中厚明德集团 特色小镇研究院
【参课人员】
特色
小
镇
、
田
园综合体相关
投资商 开发商 相关产业链负责人
【课程主题】
政策解读、立项辅导、融资申报、拿地策略、案例解析... ...
【
课程特点
】
一线评
审专家授课、模块化教学、操盘手现
身说法 精讲细研
【
咨询热线
】
16601291889 微信同号
项目当前处于哪个阶段?
1、
意向介入阶段
想介入但不了解项目发展前景,以及是否适合自己做,想要系统学习了解
2、
初期拿地阶段
对项目有初步构想,需要与政府谈判取地,但不知道如何立项及资源整
3、
项目进行阶段
已完成取地,但不清楚下一步如何落位推进,找了不少机构,效果不理想
4、建设落成阶段
项目已落成,但没达到预期效果,不知道如何盘活,投了不少钱,进退两难
操盘手面临的难题
取地难
如何和政府谈合作条件,签订有价值的协议?项目如何申报立项?和村集体签署流转协议哪些有效?
实操难
参加不少学习,依然没思路?开发商/产业类公司如何操作该类项目?没有文化产业/山水资源的项目如何操作?
融资难
如何拿到政策性银行资金?民营企业如何找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联合投资?自投资金占比多少为宜?
运营难
已经“入坑”如何盘活?如何打造自己的IP?项目如何招商引流制造爆点?如何打造四季全时爆款?
乌龙入坑
没有策划 生搬硬套 创新过度 只玩概念 盲目选址 缺乏学习
模块一
项目运营之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一、乡村振兴项目最新政策与申报流程全面解读
-
田园综合体
-
特色小镇
-
农业产业示范园
-
森林康养基地
-
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企业拿地策略解读
1.房企六步实战拿地
2.从企业角度掌握土地政策,把握机遇
三、康养项目及产业打造思路
1.迅速掌握国内康养产业链条及模式
2.国内康养项目布局、产业导入、业态设计思路详解
四、项目打造的正反面案例思考
1.国内失败项目盘点与反思
2.中厚明德实操项目成功密码解读与分析
五、中厚明德产业资源及成功案例简介
模块二:
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探索与发展
一、鲁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思路及模式
二、鲁商乡村振兴板块发展节奏及项目筛选投资标准
三、鲁商所能对接优质产业资源板块及案例简介
四、鲁商合作模式及案例简介
模块三:
论IP在文旅项目的重要性
一、文旅项目 IP 的类别
二、IP 生成的环节和要素
三、IP 在文旅项目中如何应用
1.项目策划后如何形成项目规划
2.项目规划如何延展项目深化设计
四、IP 以及衍生产品线在文旅项目中的盈利模式
五、国内外优秀 IP 项目分享
1.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
2.意大利威尼斯实地考察探访
六、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 镇 IP 和产品打造逻辑
模块四:
乡村振兴与农旅小镇顶层设计
一、乡村振兴背景与趋势
1.从城市化到城乡统筹
2.乡村振兴的实践抓手
二、乡村振兴机遇与挑战
1.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战略导向
2.合理合规合法前提下的突破挑战
三、乡村振兴的聚焦与入口
1. 产业聚焦与产业链入口
四、乡村振兴的商业逻辑与实践经验
1.轻资产与重资产的关系
2.案例分享
模块五:
迪斯尼的打造哲学与
实践
一、IP 打造
1.有容乃大—内容、产业、特色
2.先有灵魂 后有躯壳
3.有资源缺品牌 有元素缺整合 有文脉缺主题 有潜力缺驱动
二、如何通过 IP 吸引人、留住人、再留住人
三、IP 打造手段及案例解析
1.唯一性、排他性是一种创造力
2.认知市场是一种能力
3.体验是一切的动力
4.放开一次消费 拓展二次消费 创造三次消费
四、怎样做到将文化转化成生产力
模块六:
慈铭康养项目的设计思路
一、康养项目短期和长期开发策略
1.前期(政府):项目申报,综合规划
2.中期(政府 + 企业): 招商引资,小镇建设
3.后期(企业):小镇运营
二、康养项目产品链的多样性
-
大健康产品,旅游产品,住宅产品,生活服务产品产品链打造模式
三、以康养为基础的产业提升路径
四、运营阶段的平台搭建及服务体系
1.大健康圈 - 旅游圈 - 服务圈融合模式与服务体系解读
2.慈铭康养文旅地产分析
模块七:
梦里老家项目发展维度解析
一、项目选址、定位与策划规划
1.如何引爆项目千万 + 流量
2.演绎小镇 + 度假小镇 + 康养小镇三位一体模式解读
3.文化 IP 赋能
4.如何打造做强项目“夜色经济”
二、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
1.匠心与匠艺并重
2.一场非看不可的实景演出—梦里老家
3.一场穿越千年的古镇—演绎小镇
4.战略管理体系搭建
三、项目价值
1.
景区门票 + 街区业态 永续经营
2.
打造中国候鸟式旅居康养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