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庚、徐人杰
编辑/姚祖鸿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本是一个合家团聚,共赏彩灯的日子。然而在寒冷的南极,有个男人,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步伐来丈量南极到北极的距离了。
这个男人叫白斌,在元宵节来临之际,他和他的团队正式从南极中国科考长城站开始奔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元宵节有团圆圆满的意思,他也希望南北极之旅圆满成功。
南极到北极的距离究竟有多遥远?白斌要面对的挑战到底有多艰巨?四个数字,会让你意识到这项挑战有多么疯狂。
1
个人,
300
天,
600
个马拉松,
24000
公里。这就是接下来10个多月中白斌要完成的任务。他将沿途经过智利、阿根廷、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65个城市。
要知道一趟全马的距离是42.195公里,以这样的路程来算,对于白斌而言,要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完成从南极跑到北极的壮举,需要平均每天跑两趟全马!
▲白斌在阿尼玛卿雪山下奔跑
事实上,作为中国耐力跑的领军人物,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对于白斌来说已经算不上是新鲜事了。早在2001年,他便试图独自一人穿越墨脱返回拉萨;到了2011年他又参加了古丝绸之路人类极限挑战活动,从土耳其经伊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跑回中国西安,这期间耗时150天,总行程达到1万公里。
▲
丝绸之路上的白斌(左)
参加了这么多的比赛,拿下了那么多的冠军,让白斌想继续探寻自己的极限和人类的极限。在2011年穿越六国。重走“古丝绸之路”的漫长路途中,他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南北极”俩个字突然在他脑中冒了出来,作为地球的两头极限,这条路线很完美。
2016年,经由朋友介绍,李镇宇在北京与白斌第一次见面。当白斌将他脑子的想法说给李镇宇听时,李镇宇头脑一热就喷涌出帮他实现梦想的冲动。他顶着巨大压力,辞去了上市公司高管的职位,开始梳理人脉,为实现白斌的梦想开始招兵买马,付诸行动。最终,他忙碌了整整两年,终于在今年将梦想照进了现实。
这也是“李白跑地球”团队的由来。李是李镇宇,白是白斌,俩人对于梦想的追逐让“跑地球”这件疯狂的事变得渐渐现实了起来。正如这个团队自我介绍中那样说到,“李白跑地球”代表着一个堪称“奇葩”的民间团队,包括一个视跑步为生命的马拉松跑者,以及一群背负着各自梦想与压力的普通人。
团队中的摄像师沈桢,每天用照片记录下沿途的风光。而被李镇宇拉入伙的雷梓,打算用自己的笔将未来300个夜晚的点点滴滴保留下来。年过半百的他想给自己的女儿证明,做自己热爱的事,永远都不晚。
然而,如果揭下梦想装饰的面具,不受情感的渲染,客观分析现实状况,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个挑战确实有些不切实际。
——300天完成600个全马=平均一天完成两个全马
先不论跑步带来的肌肉损伤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就单论连续300天坚持跑步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了。或许有些人会反驳,白斌作为中国耐力跑最优秀的选手之一,连续300天完成长跑根本不成问题。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每天醒来都处于不同的地区,面对诡异莫测的天气,语言不通沟通不畅,进行马拉松的长途奔袭难免会处处碰壁,有时还会遇到突如袭来的疾病,带病上阵完成全马显然是不可能的。
也许有人会搬出极限马拉松运动员——陈盆滨当初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挑战100-一执跑”任务的例子来进行佐证。从广州一路跑到北京,在100天时间内完成了4219.5公里的旅程。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不过当你认真分析二者所处的状况,你会发现白斌离实现梦想又更加遥远了。
从路程来说,100天100个全马,和300天600个全马就差距十分悬殊了,三倍的时间却要完成六倍的任务量。虽说日常训练七八十公里对于这些耐力跑选手来说,并不算值得一提的成就,但连续300天,是对身心的双重考验。
▲陈盆滨的豪华陪跑阵容
而且,陈盆滨身后有强大的后勤保障,选择的路线能够一路畅通无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少。而身处陌生国度的白斌,一路向北需要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团队人手不足,在处理许多问题上可能会捉襟见肘。
虽然白斌说“跑步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休整。”但人毕竟不是机器,13个国家65个国度,遭遇水土不服的状况,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后勤团队的准备相对不够充分,面对如此漫长的马拉松挑战,团队预算能否支撑起旅途的开销?这些现实的问题都会停滞住白斌追逐梦想的脚步。
不过不论如何,只有真正热爱跑步的人才会将自己的宏图伟愿付诸于行动。24000公里,300个昼夜的旅程才刚刚开始,白斌从南极到北极的追梦之旅能否实现?这个问题只能待时间告诉我们结果。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微博:李白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