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这杯忘情水
曾经在新闻上看到,有个杨姓小妹,迷恋刘德华成痴,不思学习不爱别的,一心想嫁给刘德华。为此,她付出了沉重代价。当然,嫁给刘德华的,是别的女人。
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已经过了追星的年纪,虽说早已没有年少的痴狂,却与杨小妹有一点相同之处。
刘德华曾经是我的偶像,我也曾幻想多少次,能去到香港,或在街头偶遇,又或者到电视台门口守候。
当然,幻想终归是幻想。我没有攒下去香港的路费,更没有勇气,用青春或亲情换取年少的痴狂。虽然从没见到过少女时代的偶像,但不妨碍他在心中的形象,就是,永远不会老的偶像。
无论是他日渐消瘦的面容,还是从马上摔下来可能会瘫痪的消息,刘德华在心中始终是打不死的小强,坚韧,乐观,永不服输。
我呆呆地坐在电脑前,刷着各式各样的公众号,文章,从各个角度去讲解分析,他为什么那么成功还这么拼。有说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励志史,也有人说他低调谦逊,爱粉丝就像爱家人般,连太太都曾是他的头号粉丝;有说他人品如何的善良宽厚,愿意帮助落魄失意不得志的同行,灾区捐款不余遗力;有人把他进入娱乐圈37年的历史细数一遍,甚至连他尚未进入娱乐圈前,凄苦的童年少年青年生活都如数家珍。
这些也许都是他,一个完整的刘德华。可是于我,他是谁?在看到这则新闻后,为什么我总想写点什么,却又不知如何下笔?
15岁的时候,想去他工作的地方去看他,40岁后,惊觉他已经近花甲之年。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一首歌,一道光,一个梦。他就像早春时节的如梦令。
在我心中,脑海里,眼前,都是那个从《烈火战车》或是《天若有情》走出来的英俊帅气英武的男子,即使看了《无间道》,都有点不愿置信他脸上清晰的皱纹,即使自己知道,帅与皱纹关系不大。
那我写什么?写什么,都不能改变丝毫,一个少女怀春的梦。喜欢那个自强不息,偏偏可以靠颜值却比谁都努力的他。
正在发呆的当口,浩坐在对面,和他妈妈在聊天。浩今年21岁,国内初中毕业来到加拿大读高中大学,性格腼腆,典型的理工男。 不知90后怎么看这则关于刘德华的新闻?
“浩,你怎么看刘德华的新闻?”
浩愣了一下,不知我会忽然问他。“我觉得,该放手时就放手。”边说,边用眼角扫了他妈妈一眼。
我眼前一亮,“你说,刘德华该放手时应该放手吗?还是,说你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