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相
「镜相」 一个积极探索我们内心世界的新媒体实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向阳光明草  ·  44年前的难忘记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  14 小时前  
向阳光明草  ·  44年前的难忘记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 ·  14 小时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盛世华章 精彩津年丨图书馆里 民乐“快闪”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国防部发布:当那一天来临 ·  4 天前  
福州日报  ·  国防部发布:当那一天来临 ·  4 天前  
国家大剧院  ·  今晚19:30 乐中喜闻春之声,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镜相

总是感到焦虑?一个好方法是:继续保持吧

镜相  · 公众号  ·  · 2018-03-12 21:41

正文



来都说:我讲个恐怖故事:周一。

好在这周份的恐怖故事,差不多是过去了。今天早晨起床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精神抖擞要大干一场,还是「噢我的上帝耶稣基督圣玛丽我好焦虑啊啊啊」?可能更接近后者吧,至少镜相的编辑 faye 周一经常是这样的。于是这周一,faye 利用工作便利(???),做了一些关于「焦虑」的功课,并打算亲身试试,今天也分享给你。



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你们好,又到了周一,你们现在是什么心情呢?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因为我又要面临新一周的新一轮工作了。我是个很容易紧张和焦虑的人,特别是在工作中,所以我想,这篇不如写个和焦虑相关的稿件吧,又能完成工作,说不定还能缓解自己的“焦虑病”,一举两得,非常合算。(在镜相工作的福利之一??


先说说我的焦虑吧,我的焦虑不光来自deadline,有时候在拿到一份工作任务的同时,还没开始做,我就开始焦虑了。具体表现为,心跳加速,紧张不安,怀疑自己做不好,有时还会失眠和头痛。这个时候我会做些什么呢?并不是立刻开始工作,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刻意压制自己的焦虑,假装它不存在,去做一些想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和朋友吃饭、喝杯酒洗个澡睡觉、逗猫,但是我内心还是其实特别焦躁,并不放松。



虽然工作到最后总能及时完成,但总感觉质量便打了折扣。而且重点是,焦虑的感觉太不好受了,对身体也不好吧。我想,如果不焦虑的话,我就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试图解决焦虑(而且效果还不好),也可以从从容容的完成工作了。


要怎么克服焦虑?我以此为基点翻了一些资料。


首先引起兴趣的是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焦虑的意义》一书,作者在一开始就指出我的观念的问题,他认为想着消除焦虑的观点本身便是错误的,当代人太过执着于“心理健康就是指生活中没有焦虑”这一不合理的信念。


在他看来,焦虑本身是一种不可避免且有建设性意义的情绪:


面对焦虑能够使我们不再无聊,使我们的心智敏锐,而且使我们确知这份张力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有焦虑便有活力。当焦虑不再,争战结束,忧郁可能就会出现。


emmm…… 我当然知道适度的焦虑在某些时候可以让人的行动力更强,比如对于运动员,赛前的焦虑和紧张有可能会让他们发挥得更好。但罗洛的说法让我感觉有些夸张,难道焦虑和无聊、忧郁只能二选一吗?难道没法从从容容、内心坦然地去完成工作吗?


罗洛进一步说,是,就像发烧一样,焦虑表示人格内在激战,只要打破现状,有新的可能性出现,焦虑就会在那儿,它是我们面对自由和不确定性的一种应激反应。他认为,除非人陷溺在依赖性的寄生关系中,否则便一定会有焦虑。


罗洛认为,重点不是如何去解决焦虑,而是让焦虑发挥它的建设性作用,焦虑往往和创造力相关。因而,并不是没有恐惧和焦虑的生活就是勇敢,勇敢是即使害怕前行,但依然拥有前行的能力。


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和罗洛的观念区别,我总是想着,先解决焦虑再去处理问题,并且对自己焦虑的情绪感到不安和烦躁,以至于在原有问题之外,让焦虑又成为了新的问题,而对于罗洛,焦虑本身便是创造的良师。


看到这里,我在想,所以我的工作其实算一份挺有创造力的工作?嗯,存在主义果然非常积极,西西弗斯也会害怕,但西西弗斯永不投降。


我突然产生了一丝愧对工作的羞愧感,想要立马起身去工作了……


可是无论怎样,太过焦虑总是对身体不好吧?难道放任不管就行了吗?



随后,我又看到了一个ted视频,是心理学家kelly mcgonial的一场演讲,她用数据破了我这个迷思。


先问问大家,你们回忆一下,当你在一场重要的考试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甚至满身大大汗……



猜一下,在大部分人以往的经历里都会和我一样选a吧?我们当然知道,b是更好的选择,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会这样去想。


不过,选a选b又有什么关系呢?kelly mcgonial发现,区别很大,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抗压反应会影响人体的抗压机制。


在一般的抗压反应中,血管的收缩(幅度)会如同下图中较上方的血管图片,这样的收缩情况对健康确实有害。然而,若你将压力视为对自己有益的,心脏仍在强力收缩,但血管的收缩(幅度)将会如上图中较下方的图片,呈现较放松、健康的状态。  



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看待焦虑、紧张等压力会真真实实的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反应。


kelly mcgonial研究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报告询问了三万名美国成年人:「过去一年里,你承受了多少压力?」以及「你是否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并花了八年的时间,持续追踪这三万名人口。


研究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承受极大压力的人,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3%,但这结果只适用于相信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


其他承受极大压力但不认为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死亡风险并没有升高,甚至和压力相对较小的人相比,死亡风险反而更低。


研究人员估计,在他们追踪死亡的8年里,有182,000名美国人过早死亡,不是来自压力,而是因为他们相信「压力对自己有害」。


……好吧。可能我需要不停地对自己暗示“这是我的身体准备好面临挑战了。”“不用去解决焦虑,去解决问题吧。”?


效果怎么样?唔。如果进展顺利的话,过段时间再给你们写反馈报告!


不过,我还多了一个额外的收获。这篇ted演讲的标题是《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和焦虑成为朋友?我迈出了第一步:开始焦虑自己做不到和焦虑成为朋友了……


封面:Viv Tanner

图:Dan Bright;Michał Sawtyruk

◆  ◆ 

聊一下最近一件你很焦虑但依然完成了的事情吧~


◆  ◆ 

人各有焦虑,有人焦虑又要上班,有人焦虑会不会没班可上。你呢?哪些事情一提你就觉得焦虑?


一起来聊聊今天的话题吧~点击【上方图片】或在镜相公众号菜单栏点击【我的2018】进入 足迹2018 小程序,就可以参与今天的镜相都市生活实验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