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58Lab
时事、世事、事实,台湾最聪明的女人陈文茜,用视频与文字,问遍世界、质疑真相。 此为陈文茜大陆唯一授权公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猫笔刀  ·  吞噬世界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158Lab

藏在昏暗楼梯后的香港文人傲骨丨旅行

158Lab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4-25 20:01

正文

去看看山河  从来都那样




大多数人去香港旅游都是冲着购物去的,蜂拥扫货,但也不乏一些带着淘书任务的书迷。他们打卡的第一站,往往是位于希慎广场八至十楼的诚品书店。



不过,它所号称的「香港最大、书种最齐全」,吸引到的也只是旺盛的人气。 如果是想要深挖香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藏在喧嚣之上的「二楼书店」才是真正的去处。


二楼书店活跃在书迷的淘书地图上,一般集中在九龙 的旺角和香港岛的 湾仔,尤其是旺角的西洋菜街,鼎盛时期多达二十多家。但即便在最繁华的地方,寻这类书店也并不容易。



先从头顶形形色色的广告牌中把它们的招牌拎出来,再按指引进入大厦。虽然只是上一层楼,但光鲜门面背后,往往是昏暗的老式楼梯,狭窄又不好走。顺着台阶上去,就会看到墙壁上贴着各色各样的书籍封面海报,有些一直通向书店门口。


这些书店的铺面一般都不大,三四十平的样子,四壁全是书,甚至有些一直把书堆砌到了天花板边上,有点像货仓。书架旁的过道上差不多站个三五人就会给人一种「已经客满」的感觉。和一楼商铺不同,楼上私密性好,几乎隔绝了市井的嘈杂声,安静得俨然一个穿越到旧时代的小香港。


上世纪 50 年代,香港还是英国殖民地,西方文化还没被普遍接受,大陆和台湾的文化思潮也还未涌入。 一些知识分子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尝试用办书店的方式去做启蒙社会的媒介。


由于书籍利薄,所以大多数店面都只能开在租金较为便宜的二楼。久而久之,二楼成了书店的特定选址,「二楼书店」也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越来越趋向于代表人文,代表独立个性。


青文书屋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浓缩了「二楼书店」的发展轨迹—— 前半生为了掀起文化思潮,后半生为了维护文化圈的傲骨。


1981 年,第六届香港青年文学奖的筹委会主席张楚勇,和十几名青年文学奖获得者一起合股租下了位于湾仔的一个二楼商铺,开了「青文书屋」。



「青年文学奖」始创于 1972 年,由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学生自行发起,每年都会评出优秀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奖项,影响力很大。所以在创办初期,青文被赋予的更多是文化传承和理想的寄托,因为这些合伙人们坚信文学能改变不合理的现实、建立理想的世界。


在狭小的书店里,他们自发举办了很多文化活动,组织过文学生活会,也出版文集,跑到中学和大学里办书展,甚至到北京和台湾拜会各大文学大师,网罗优秀文集。一群追求理想的青年想尽办法让文学到处开花。


那个时期恰逢大陆文化热,台湾又是思潮云涌,就连香港也掀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热潮。 一时间,以青文为代表的二楼书店成了两岸三地文学的交汇口, 好像每个来书店的人脑门上都烙着「进步知识分子」几个大字。


到了 90 年代前后,文化交融从鼎盛趋向稳定,二楼书店的文化活动渐少,变得越来越像纯粹的书店了。到了青文的第二任负责人罗志华接手后,青文就纯卖书了——但绝不随便卖。 这些二楼书店的老板大都还保持着「进步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文化傲气,竭力守护传统文人的风雅。



受经营者的影响 ,二楼书店的 主营 书籍各有主打,自成风格。 青文的书架上一般以各类文学书为主,诗集较多;序言书室则主打人文社科书籍;国风堂主营语言学专著;梅馨书舍专卖二手旧书,有些纸张甚至已经泛黄发脆了;春藤书坊主推小说,还有政治八卦;Kubrick 书店主打电影书籍和杂志;田园书屋主推香港和台湾的流行读物……


和大型连锁书店比,这些书店的存书并不多,单本的数量也有限,但总在不起眼的角落藏着一些特别的书籍,对收藏爱好者来说,淘到一本都是赚了。


到了 21 世纪的摩登大都市,躲在二楼的书店陷入了艰难的挣扎期。 租金日益上涨,通货膨胀日渐严峻,书店要面对商业对文化、电子书对传统出版业的双重冲击,许多二楼书店甚至全年都在打折。



一些书店被迫「高升」,像梁文道说的, 「二楼书店已经快变成一个原义不可考的名词了」 ,或者说,已经等同于广义的「楼上书店」了,五楼、八楼、十一楼……更遗憾的是,一些老牌的二楼书店比如青文、曙光、东岸、博学轩……都相继结业。好像一个时代的交替。


独立维持一家实体书店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现存的二楼书店有些还保持原来的经营模式,靠着老客艰难求生,有些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追求利润,有的书店给效益更高的碟片、旅游纪念品腾出了空间;为了吸引客人,有的书店改变了风貌,增加了阅览室、咖啡饮食区等;为了争人流量,有的书店选在香港最繁华、商业气息最浓的地段。


光顾的人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好, 对于现在的二楼书店而言, 「存在」就是意义


在这个时代里,被阅读的书,和阅读书的人,究竟是谁在为谁坚守? 」 这是多年前在青文书屋已故经营者罗志华的追思会上,一位来宾的感慨。



现存「楼上书店」掠影


田园书屋

九龙旺角西洋菜街56号2楼, 主推香港和台湾的流行读物,文史哲书籍也有不少,会做代理书籍,一系列的金枫出版社的文史哲书籍非常亮眼。基本上台版书籍七折,港版书籍八折。


蚂蜂窝 caterpillar 摄



乐文书店

九龙旺角西洋菜街62号3楼, 台湾文史哲类书籍比较齐全。收银台前有一排新书台,可以先去查看「目标书」在不在,再到书架上寻找。这里的台版书常规港版八折、台版七折,而且每买满100元还有10元的书券赠送。




榆林书店

九龙旺角西洋菜街38号2楼, 基本上以流行及通俗读物为主,兼有文学、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商业、哲学等书籍,日本文学也颇齐,宗教类以基督教书籍为主。交会员费可享受购书折扣,交订金可预订书籍。


2016年香港书展上的榆林书店展位



国风堂

九龙旺角西洋菜南街63号2楼A室, 专营内地书籍,包括流行读物、文化类、历史及文学书籍。持有八间大学学生证及某些院校的学生证,有九折优惠。


国风堂书屋老板冯锦源在社交网站上 PO 出的朋友画作,画的是店内场景



绿野仙踪

九龙旺角西洋菜南街60号2楼, 以流行读物为主,兼有不少的文史哲学、建筑动漫、设计、心理及日德语言教材等。买满一百元九折,会员购书九折。自设有网站,讨论区内可以订书,回复神速。


绿野仙踪书店非常用心地在推荐书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