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博在线平台
文博在线——中国文物报社全新打造的文博数字化传播与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deepseek推荐的写材料框架5个原则 ·  9 小时前  
正商阅读  ·  一个人最清醒的5种活法 ·  昨天  
正商阅读  ·  一个人最清醒的5种活法 ·  昨天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11 ·  昨天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11 ·  昨天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写个故事咋这么费劲?我真的 “栓 Q” 了 ·  3 天前  
Alisha全球出海日记  ·  写个故事咋这么费劲?我真的 “栓 Q” 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博在线平台

国博“众志成城 守护文明——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 昨日开幕

文博在线平台  · 公众号  ·  · 2018-12-27 17:45

正文


12月26日下午,“众志成城守护文明——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安全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展览以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强力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为主线,由“文物屡蒙殇”“向文物犯罪亮剑”“警钟长鸣、共筑钢铁长城”三大部分组成,以 14个重点文物犯罪案例贯穿其中,精选 750余件公安机关追缴和考古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文物珍品,集中展示了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丰硕成果,弘扬了各级公安、司法和文物部门通力合作、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我国打击文物犯罪、保护文物安全的决心与力量。




精彩看点


累丝凤冠

清(公元1644年—1911年)

三级文物

河北唐山清东陵被盗系列案追缴


凤冠是古代皇后和妃嫔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是身份的标志。妇女首饰上有凤凰装饰始见于汉代,但迄至两宋,凤冠才被正式纳入贵族女性的礼服体系。宋代凤冠在唐代一头花树的基础上增加了龙凤,成为“龙凤花钗冠”,并且规定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有龙凤装饰。明朝凤冠承宋之制又加以发展和完善,是皇后和妃嫔每逢册封、谒庙和朝会等重大庆典时的礼帽。现在所能见到的出土凤冠,以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定陵出土的4顶凤冠最为精美,分别为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分别属于万历皇帝的两位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4顶凤冠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冠均为漆竹胎,冠上皆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和博鬓,只是具体数量、重量不同。清代,仍用凤凰图案修饰女冠,只是凤冠在形制上已和明代相去甚远。据《清史稿·舆服》载,清代凤冠,用貂皮或青绒做成底座,覆以红纬,红纬上缀七只金凤,帽顶正端叠加三只金凤,每只金凤头顶都镶嵌一粒珍珠,冠后缀金翟一只,翟尾垂下数行珍珠。清代后妃在参加庆典时,都必须戴着这样的朝冠出席。


青铜觥

商(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一级文物

山西闻喜“6.03”系列盗掘古墓葬案追缴


盛酒器。青铜觥最早出现于商中期,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其后迅速消失不见。商中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出现了一次巨大飞跃,即分铸与插接、铆接工艺的发明。这一工艺的应用使得青铜器的造型艺术得以彰显出更复杂多变的形态,诞生了青铜器发展史上最辉煌壮丽的时代。此青铜觥器盖上的龙首设计正反映了这种工艺。龙首的角、耳皆分铸后插接而成,得以实现饱满灵动的立体龙形。


铜金刚亥母坛城

11—12世纪

二级文物

西藏山南“8.18”系列文物盗窃案追缴


金刚亥母,藏文名为多吉帕母(Rdo一jre一phag一mo)(“金刚猪母”),因猪在汉地十二生肖中属亥,故一般译为“金刚亥母”。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崇奉的一尊重要的空行母,密修本尊上乐金刚的明妃。常见造像有两种:单身像头戴骷髅冠,顶竖怒发,面有三目,全身赤裸,以璎珞和骷髅为饰,左手托盛满人血的嘎巴拉碗,右手持钺刀,左腿站立,踏邪魔外道,右腿屈曲悬空,身体作舞蹈状,头部右侧猪头是其形象的重要标识;双身像即金刚亥母与上乐金刚相拥而立。


在佛教传统教义中,猪是作为三毒(指每个人具有的贪、嗔、痴三种缺点)中“痴”的象征,痴即愚昧,所以金刚亥母自然就成了清除人们痴毒的斗士,她手上的钺刀既像刀又像钩,象征清除人的一切愚昧。手托满盛鲜血的嘎巴拉碗,象征她获得了极乐的体验,暗示其事业的成功。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明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 年)

一级文物

“四川眉山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追缴


此金印印面阳文九叠篆书“永昌大元帅印”,印背右侧阴刻楷书印名,左侧阴刻楷书“癸未年仲冬吉日造”。印背上装饰虎形钮。有学者认为这是张献忠用印。该印是“四川眉山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追缴的核心文物,对后续江口古战场遗址的考古发掘以及考证遗址年代和性质极为关键。


玉龙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00年-前2900年)

一级文物

辽宁朝阳“11.26”系列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追缴


此玉龙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中部有穿系孔,神气生动,雕琢精美。


龙形玉器是红山文化的标志玉器之一。根据其造型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玦形玉龙,即玉猪龙;另一类是C形玉龙。目前出土共2件,1件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高26厘米,鬣长21厘米,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件1949年出土于翁牛特旗东拐棒沟,1987年被翁牛特旗文物管理所征集。

人身鱼尾形金饰片

唐·吐蕃(公元7—9世纪)

一级文物

青海“3.15”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追缴


此饰片整体轻薄,花纹錾刻而成。整体呈长条形,前宽后窄,周缘有钉孔。前端为人物形象,束发额带,后飘绶带,着翻领袍服,右持来通,左抓羽尾,身带双翼,下为鸟足,身后为回旋鱼身鱼尾,有鱼鳞纹饰,镂空处原镶嵌有宝石,已脱落。器物可能属于剑鞘的装饰。


错金青铜编钟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出土


纽钟呈合瓦形,窄长桥形纽,腹部两侧微鼓。舞下、钲下、铣间弧线以及钟体两侧各有鎏金带,将钟身装饰分为两个部分。位于钟正面中心的钲部以及篆部饰有变形龙纹,铣部饰有对称的龙首纹。纹饰皆鎏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