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美留学生观察
中国最大的独立留学新媒体,集杂志、网站、app于一身的国际教育新媒体平台。讲述留学生自己的故事,分享有趣而真实的留学生活,发布客观真实的留学资讯,中立、真实、有味道!官方网站:www.CollegeDaily.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突发!美国一飞机失联 ·  23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13岁上大学,19岁当选议员,华裔天才少女的 ...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紧急!留学生注意!在美国下载Deepseek ...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06-2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到底谁害死了大S?一场流感悲剧背后的多重拷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美留学生观察

中国人如何中英文掺杂着说话,才不算装逼?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公众号  · 留学  · 2017-02-22 09:58

正文



多留学生回国之后,都会经历“ Reverse Cultural Shock (反文化冲击) ,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很多日常用语习惯用英文来表达,但是回国之后,常常 被人喷是在装逼 ,显摆英文好,留学生们往往 一肚子委屈 ,因为有些词明明是英文的意思更准确呀。

昨天一张图片在小编的朋友圈刷屏了,这张图 精准地定义了什么时候中英文掺杂说话是装逼,什么是正常习惯



(最近朋友圈里疯传的一张图)

简单的来说,就是中文的常用语言非得用英文来说,就是装逼,而中文没有准确的英文表达,用英文来说,就是正常。

Papi酱曾经做过几个《上海话+英语》的视频,里面有各种装逼系列的中英文掺杂的例子。







(图片来自Papi酱视频)

神马Slut啊,神马It means啊,神马understand啊,中文都有很常见的对应表达方式,如果这个时候还要生搬硬套地讲英文,让听者的耳朵和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 反感



可是有时候中英文夹杂的说话, 真的不是为了装逼 。结合网上的资料,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种不装逼的情况。



第一次接触的是英文




留学生们年纪轻轻出了国,接触了很多新鲜的“ 西洋事物 ”,在此之前大脑里没有储存这个事物的中文对应词汇,所以自然而然就一直习惯用英文来表达。

小编自己是个吃货,很多吃的都是来美国以后才尝试过,并不知道这些吃的用中文应该怎么说,比如 macaroni & cheese (干酪烤通心面条) risotto (意大利炖饭) burrito (墨西哥卷) muffin (玛芬) pancake (松饼) cupcake (纸杯蛋糕) scone (司康) 。就算知道中文以后,也不习惯用中文来说, 感觉怪怪的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相信对于一些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也是一样的情况。两个会中文的老外如果要吃肉夹馍和凉皮,比起说 Stewed Pork Burger Cold-Skin Noodles , “肉夹馍”和“凉皮”会更让人明白他们想吃的是什么吧!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除了吃的,还有一些留学生来美国才接触到的一些词语,比如保险的 deductible , 意思是自付保费、 Drive Through 是不用下车点餐的商业模式;或者 OPT STEM 等等都在这个范围内。



没有准确的对应中文表达




还有一些英文词在中文里没有准确的翻译,最常用的例子就是 presentation 了。


在词典里,presentation的中文翻译是“展示、描述、陈述、介绍”,但是这几个词哪个也不是presentation的真正含义。



“演讲” 这个翻译稍靠近presentation的意思,但中文的演讲对应的英文是Speech,指对公众发表讲话。


(当你说你要做个演讲时,别人脑海中所浮现的景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Presentation则更像是一种正式的介绍、演示。配合幻灯片,给听众讲解某个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除了presentation,还有一些英文词语在中文里没有准确的表达,比如 appointment ,中文叫约会、指定,但中文的约会让人觉得是 男女朋友之间 看看电影,逛逛街,但英文指的是跟 非情侣关系的人见面 ,比如医生、导师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再比如 curve ,如果一场考试大家成绩普遍都很低,教授就会用一些方法调整分数,比如按照“ 正态分布 ”给学生打分。


中国留学生们一般都会说“我们教授curve”了,这个概念一说大家都会懂。但是说“ 我们教授用正态分布调分了 ”,大家 反而让人觉得你在装逼呢......

有一些英文说法,比如“ Sorry for not sorry ”、“ Sweet tooth ” 、“ Agree to disagree ”翻译成中文并没有英文顺口,很多人也习惯直接说英文。

在英文中,直接用中文来代替某一概念的事情也有发生。


例如“ 关系”、“面子” ,英文就是“ Guanxi ”,“ mianzi ”。美国人觉得英文的connections 不能很准确 地翻译出关系的含义,于是就直接用中文来表达。


小编看到自己教科书出现“Guanxi”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穿越了呢......



(图片来自BBC)




(图片来自Business Insider)




语言习惯




在美国呆久了,留学生说一些英文词语会更顺口,比如 double check project drop class research 等等。还有一些学术上的专用词语以及简称类的词用英文表达起来更方便。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学院院刊》的研究显示,讲中文的人和讲英文的人的 大脑运作方式是不一样的



讲中文的时候,人的左右脑是都在工作的,但是讲英文的时候,只有左脑在工作 (这是不是说明中文比英文高级呢?) 。所以对于会双语的人来说, 有时候用英文表达也是因为自己大脑可以少做点功


(图片来自quartz)



所以we到底应该怎么speak?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北美留学生观察  ·  突发!美国一飞机失联
23 小时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06-2
2 天前
塔罗牌解忧馆  ·  塔罗牌占卜你和TA有未来吗?
8 年前
练瑜伽  ·  这世上,只有一种男人不会出轨
7 年前
创业咖  ·  达康书记的朋友圈!太火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