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晚清陈卿美
匠心吐槽一百年!——@陈事美专用吐槽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我要WhatYouNeed  ·  成为女同就有救了吗?想得美。 ·  2 天前  
网言网事V  ·  岳云鹏,突传喜讯! ·  2 天前  
网言网事V  ·  岳云鹏,突传喜讯! ·  2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08:仙女注意说话分寸 天秤保护个人隐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晚清陈卿美

晚清人的英语都能说得这么溜,那我们……

晚清陈卿美  · 公众号  ·  · 2018-09-18 20:32

正文



晚清陈卿美,匠心晚清一百年

近日,晚清 德龄公主 的一则全英文演讲

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我们通过一段珍贵的视频资料

来切身体会一下

德龄公主 的英语口语有多厉害吧



清朝人的英语水平到底有多高?

让我们通过认识几位英语大咖了解一下吧~




了解一下背景:


晚清的中国人很尴尬,西方列强不断教训着你,鞭抽棒打,你还要顶着屈辱,赔着笑脸去学习人家的语言。但是没办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英语的难度可想而知,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绝对是难以完成的。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会英语的中国人已经很多。主要是那些从事对外贸易的人,如广州十三行的商人,上海的买办。另外,在各租界城市,一些为外国人提供服务的中国人多少也会些英语。这些人的英语水平都不高,也就是仅仅限于简单沟通。上海为此专门诞生了一种“洋泾浜英语”,发音与正宗英语差别很大。


真正英语达到精通的牛人并不是特别多,但出名的也数得出十多个人。比如容闳、辜鸿铭、德龄公主、曾纪泽、王韬、伍廷芳、严复、詹天佑、唐绍仪、孔祥熙、顾维钧等人。他们算得上是晚清时期中国英语最厉害的人。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1 容闳



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容闳”可能并不是一个特别熟悉的名字可是对于正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子来说,它却是一个不得不记住的名字。因为,一百多年前,正是因为容闳——中国第一个留美毕业生,美国名校——耶鲁大学第一次向中国人表达敬意此后,由他主持的“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又让国人第一次得以平视西方教育,受其教益。


容闳(1828-1912)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他积极推动了清末幼童赴美留学的事业,詹天佑、唐绍仪等人就是后来的赴美留学幼童。



少入澳门马礼逊学堂。道光二十七年(1847)赴美留学。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咸丰四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要知道,在整个晚清时期,赴外国留学的很多,能真正自主完成学业后毕业的学生少之又少。比如后来的赴美留学幼童,有很多并没有真正毕业。咸丰五年(1855)回国。曾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


应该说,容闳是中国精通英语第一人,这个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的,无论从年龄上、学识上、资历上,容闳当之无愧。



2 德龄公主


那时,精通一门英语已经相当了不起,如果精通多门外语,那简直惊为天人,而德龄公主就是其中的凤毛麟角。


裕德龄(1886~1944),笔名德龄公主。少年时随父先后在日本和法国生活了六年,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精通多国语言。 1902年,17岁的德龄随父回京。此时列强入侵,慈禧太后急欲讨好各国使节和他们的夫人,她从庆亲王口中得知裕庚的女儿通晓外文及西方礼仪,便下旨召裕庚夫人带同德龄、容龄姊妹入宫觐见,后来德龄与妹妹容龄一起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为慈禧与西方国家使节夫人们交往担任翻译。直到1905年3月因父病才离宫到上海。



她“应亲友的要求和催促”,用英文写下了她在宫廷内两年生活的所见所闻——《清宫二年记》。全书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详述了1903年至1904年清廷宫禁内苑的生活实情,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当时中国的最高女统治者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 和习性品格。 她的众多回忆性质的作品,因其亲历亲见的特定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下了清宫生活珍贵的史料,为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提供了佐证和参考。



在以上提到的人物中,论写作能力,德龄公主应该排第一。因为这些人中,似乎只有德龄公主有用英文写作的经历。德龄公主用英文写过《清末政局回忆录》等多部作品,曾风靡海外。



3 严复


他在英国只有两年,时间不算长,相比容闳、德龄公主等人,严复留洋资历并不深,但他对中国翻译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严复(1854—1921)是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