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养家兄好,如兄所说的超预期引发的套利性机会的思路,类似于山东墨龙--宝莫股份 深天马A --华东科技。
龙头搭台跟风的唱戏按此思路操作把握的是跟风者的快速反应套利机会而放弃龙头,那么如果大盘盘中转弱或龙头开版,龙头或许第二日保本或微亏出局的机会更大些,跟风者也许要大幅低开,而如果大盘向好直接把握主龙头的获利空间肯定大于跟风者。请问养家兄是如何平衡龙头和跟风的?
答:
1.所谓的龙头理论实际并不科学,虽然很多做短线对此笃信不疑,这也是导致长期迷茫和不能稳定获利的本源。
2.股票走势本质是持币者与持筹者的博弈产生,应该多揣摩两者之心,让自己站在主动的这一方即可。
我的心得:
所以今天下午我说了几个好板,然后有朋友说这些又不是龙头也没啥特点,为什么你会看上,都没溢价的。这些好板,就是基于这个原理,龙头固然好,但不是龙头一定不好吗?不一定。
建议大家以后买入和卖出前,都想想自己的对手盘是谁,他们是怎么想的。我现在就是这样做的,打一个板,我会想第二天来抬轿的人是什么心理,会不会有这样一群人,我自己会不会抬轿等等。
粉丝问:
熊市周五不买股,因为熊市黑周一,所以今天尾盘杀跌也很正常,不过近期反弹很弱,再杀跌空间也不大,一两百点的空间也不是马上跌到位。养家兄,可以这样理解吗?
养家答:
1.恕我直言,你的“再杀跌空间不大”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正是恐慌的来源,当你有这样的预期后,手上的品种一旦跌幅超过预期,必然引发自身情绪不定。2。别人恐慌时我更恐慌,敢于在大盘低位空仓,就是当下要有的。
我的心得:
养家老师这段话对我影响颇深,预期这个东西是很可怕的。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交易选手,其短线交易的理念或者说是本质,都是三个字“超预期”。想要做到超预期,你自己的心中必须有一个正确的预期,这个正确的预期包括市场的预期、大众的预期、自己的预期等等。当你能够做对自己的预期、且市场预期符合,而这个预期又超过大众预期却符合你的预期的时候,一般经常就能做到一笔成功的交易。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做的都是错误的预期,而这个错误的预期常常就是恐慌的来源。在今天讲这个,我觉得最合适了。他妈的鬼能想到今天大盘能跌5个多点?2583.46了都,这都搞毛呢?就是因为大家没想过今天能跌这么多,所以跌起来才更惨。
对于这点,你们对着自己的交割单就知道了,有多少的大亏(注意不是亏损,是大亏),是你做出了错误的预期后,市场给予了错误的反馈,然而你还不去纠正,最后吃到的。就拿我来说,打的大通燃气这个板,当天硬板,晚上出了小利好,怎么着第二天也得给个不错的溢价让我出局吧?,结果开盘低于预期,这个时候错误的反馈已经出来了,但是没有立马走人,还是在等。等个毛啊,一等等了一个大面,日哦~(最后找原因,可能是跟灯神撞车导致的~)
职业炒股以来,一直寻找针对股市不同阶段下同时兼顾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策略。目前是弱势,就大致说下弱势中的反弹策略。
1.初期,选择做强势股的回调反抽,或者新热点。
下跌初期,市场并不完全认同,仍然期待会有新高,因此对于新热点和强势股的回调的反抽仍然有新高的欲望。
2.中期,选择做超跌股,重点在时机,一般是连续下跌一段后的再度猛跌时。
中期,市场已经认同弱势,强势股的反弹往往遭到更多的抛压,而超跌股伴随着崩溃盘得出现,抛压稍显缓解,此时稍有部分买盘便有机会推动超跌股进行一定的反弹。
3.末期,选择做符合主流热点有爆发力的强势股。
末期,由于市场对弱势的认同,使得很多资金处于在外观望状态,随着市场出现部分赚钱效应,这部分外部资金在个别股票上会展现出强大动力。
对于阶段的判断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会错,但是好的策略,就是在判断错误的时候仍然可以占有一定的应变优势。
我的心得:
市场一直在变,对于初期来说,强势股的回调反抽在近期效率很高,但是在前段时间,做龙回头这种模式的人,都亏成狗了,所以不能一概论之。路径依赖嘛,龙回头效率高,自然龙回头的多,比如现在;龙回头亏成狗,后面再也没有龙回头,直至循环往复。中期和末期也是一样,要看到不变中的变化,变化中的不变。
表象是变化的,本质是不变的。对于现在的市场,养家老师这段话依然适用,但要看到本质,而不是无脑去做这些股,因为市场变了,表象是不适用了。本质就是几个关键:
1.下跌初期,市场并不完全认同;
2.下跌中期,市场认同弱势,比如现在;
3.下跌末期,赚钱效应逐步发酵。
这三句心理和情绪层面的东西。
看清了这些,拐点就好把握吗?机会就好把握吗?要是谁能准确判断这三个阶段,大兄弟,我花大价钱上这个课。这轮杀跌以来,无数次觉得到了下跌末期的人,想要把握次新大妖拐点的人,早已腰斩再腰斩了把?他们去搞次新想要抓住下一个贵州燃气万兴科技,但结果呢?在杀跌阶段,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用去做出头鸟,你根本不知道你能不能把握住龙头,做补涨其实也很好。
问:短线操作标的是否以当前强势股和近阶段强势股为标的?在这些里面找机会?
答:强势阶段,一种直接买强势标的,另一种买低位未启动的。
我的心得:
在一轮强势行情中,一般来说会有一个领涨板块,有一个领涨龙头。这个时候最应该参与的就是这个龙头,但大部分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下不去手而去做后排。做后排没有错,但大部分人的标的选错了!
能参与的只有两种,要么参与最强的龙头,要么参与“最弱”的补涨!(注意,这个“最弱”打了双引号,它代表的不是低位未启动的,今天我不讨论潜伏。它代表的是低位刚刚启动的,也就是打首板,但选首板比较难,接力前排、日内龙头的二板也是可以的)。最忌讳的就是中间档次的。
也就是一个板块,从首板到5板全都有,你要么就是去参与5板,要么就是去参与首板、再不济就是2板。中间的3、4板参与的价值是很低的。
举个例子,这段时间比较强的填权:
1.龙头是大烨智能,你要么就去做这个:
2.要么你就去做“最弱”的:
这就是能参与的两类标的。
而最不能参与的,就是中间档位的,恰恰大多数人龙头不敢搞,低位的看不上,最喜欢参与的就是这类,不亏你亏谁呢?例如10.12的300717华信新材,当时龙头300670大烨智能是4板,很多低位首板,它就是属于中间的,结果如下:
包括今天的300514友讯达,也是类似的:
今天举的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你遇到过哪类中间档位坑人的票呢?评论里说说呗?
问:请问养家兄,如何让自己的预期更可能贴近市场实际走势啊!!!我每次的预期与实际走势相差很大啊!
答: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股市也一样,掌握了以往热点轮动规律后,自然预期的准确性会提高。
我的心得:
其实很简单,就是市场记忆,无论是在股市中还是生活中,都有无数的名言告知我们这个道理,比如祖师爷利弗莫尔说的:投机如山岳一样古老,华尔街没有新鲜事。
当你遇到了一波行情,不清楚怎么去判断量级和高度的时候,就去找历史上相同,或者类似的行情,去对标去判断。还记得当时雄安刚出来的时候,大家对标的是什么吗?是2013年的上海自贸区行情。雄安那时候,我刚进思多金,刚刚接触超短,甚至还不知道打板是什么。然后一个同事让我统计一下上海自贸区的各个票涨幅多少,龙头是什么。我统计完就给他了,当时什么都不懂嘛,也没在意,全程错过雄安。我还记得那时候都在做雄安,我当时还跟老板说了一个票,用的是什么RSI超卖背离指标选的.....
这就是面对行情,做好预期的办法,以史为鉴。下面举例:
2016.11.21三江购物炒作阿里新零售,开启一字之旅,最高涨幅超过3倍。
然后,2017.09.27新华都也是炒作阿里新零售,这就是完美对标的情况。分析下你会发现,三江购物的量级大,新华都的小一点,所以高度大概率会低于三江购物,但也是有高度的。这个时候,在第4板的时候就给你上车机会,敢不敢上?三江购物涨了三倍,这才4个板,那肯定敢啊!上了后面都没卖点,妥妥的吃三个板至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