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中国厨房食品行业市场广阔且竞争者众,一些品牌凭借自身韧性与优势脱颖而出。
十月稻田便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样本,这家取得过弗若斯特沙利文“连续5年东北大米全国销量领先”认证的企业,于2023年10月12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过去一年,十月稻田继续保持稳中向前,向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根据十月稻田最新盈利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预期集团录得经调整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3.4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1.62亿元增长不少于110%。
顺应健康饮食趋势,玉米品类成第二增长曲线
公告中,十月稻田将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总结为集团在厨房主食品类上持续创新并深度运营,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叠加对销售渠道的策略性布局,盈利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十月稻田的主业仍是大米,这也是大众对于这一品牌的普遍认知。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十月稻田大米产品收入达到17.07亿元,占总营收的65.2%。在巩固核心业务基础上,十月稻田精准捕捉消费者对于健康和生活品质追求的趋势,调整了渠道和产品布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过去一年,其减少了在低毛利渠道和产品上的战略投入,高端大米占收入的比重增加。
发力玉米业务是十月稻田走出的关键一步,第二增长曲线逐渐成型。
健康饮食趋势下,十月稻田精准洞察玉米作为健康食品的食用场景,创新性地将玉米打造成为轻食化、零食化的健康快消品,推出黄糯玉米、白糯玉米、鲜食水果玉米等产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截至2024年5月,十月稻田玉米品类全国销量领先。抖音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十月稻田的黄糯玉米单品累计销售超过1200万单。
优化全渠道布局,激活全域品牌流量
中国厨房食品行业长期以来被巨头占据,十月稻田最早是借力电商平台突出重围的。
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至2022年,按通过综合性电商平台(如京东及天猫)销售大米、杂粮、豆类及籽类产品产生收入计,十月稻田始终排名第一。
但并不意味着十月稻田忽视了线下渠道。
过去一年,十月稻田进一步优化全渠道布局。到目前,其已布局京东、拼多多等40余个大型电商平台,并与近百家现代商超渠道达成合作(胖东来、永辉、大润发等)。此外,十月稻田还在积极开展社交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平台等新兴渠道的合作机会。
与此同时,十月稻田还在全方位推动农产品品牌化运营。2024年,十月稻田上线了品牌歌曲,投放机场广告、梯媒广告,并发力打造创始人个人IP。这一系列传播以“十月稻田玉米品类全国销量领先”“十月稻田香香香”等强势占据消费者心智,推动了品牌力的进一步提升。
十月稻田上市一年多以来的表现已经向市场证明了自身的综合实力及经营韧性。其撕掉了“网红大米公司”的标签,真正成长为一家成熟的厨房食品企业。
心系三农,以全链路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过去一年的稳中向前,得益于十月稻田在供应链上的持续积累。
目前,十月稻田在新民、五常、松原、通河、敖汉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和品质。此外,十月稻田还在上海、天津、成都、沈阳、东莞的五个自营区域配送中心以及十个地方仓库,建立了现代化库配体系,可以确保消费者下单后三天内收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