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江晚报
30年一贯靠谱! 在浙江,新闻最快,资讯最多,服务最全!还能聊情怀、侃八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钱江晚报

杭州二年级小学生晒账本:打理“小金库”,存下2万元!看完你还好意思败家吗?

钱江晚报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02-07 07: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过完春节,孩子们肯定收到了不少压岁钱,作为父母,该怎样处理这笔原本属于孩子的财富呢?一般,压岁钱的最终去向有三种:


  • 一是担心孩子太小乱花钱,所以帮忙存起来;

  • 二是别看收进来的红包是孩子的,发出去的红包可是大人的,所以统统充公;

  • 三是由爸妈管理,用于孩子的日常开销,包括购买学习用品、交学费等。


(资料图)


总而言之,爸妈就是不放心把压岁钱交给孩子自己打理。但是也有例外,杭州网友“望月”在后台留言,用儿子的理财故事现身说法,七八岁的孩子就有能力管理好压岁钱和零花钱。


据说, 从儿子彤彤读小学一年级起,这位妈妈就主动交出了压岁钱和零花钱的管理权,并起草了一份“理财协议”,和儿子约法三章。 协议实施一年半后,奇迹出现了,彤彤出门不买零食和小玩具了,会计划消费了,用自己的钱给妈妈买过生日蛋糕,请外公外婆看过电影,今年过年甚至还给外公外婆各包了200块钱的小红包。


是不是又开始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羡慕之前,不妨先看看,这位刚念二年级的小学生究竟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母子俩的一份“理财协议”



妈妈将彤彤身上的奇迹,归功于这份“理财协议”:


首先,从一年级开始,彤彤每周可以拿到10元零花钱。


其次,年终结算时,妈妈会按彤彤现有存款翻倍支付利息,存得越多利息越高。 比如,去年12月31日彤彤的零花钱结余是430元,翻倍付息,就是按860元支付利息,相当于存款奖励。“这对于孩子的理财意识刺激蛮大的,因为年底碰上圣诞和元旦,孩子容易有花钱冲动,但是为了翻倍奖励,他会极力省下这笔钱,存钱的动力更大了。”妈妈解释说。


然后,彤彤一年有四笔雷打不动的“礼物费”,分别是暑假(100元)、儿童节(50元)、生日(100元)和过年(100元),不要礼物或购买的礼物未到指定额度的部分可以折现,但是如果超出额度,就必须自己买单。 今年过年,彤彤看中一套148元的乐高拼装玩具,最后超出的48元,就是从自己零花钱里支出的。


同时,除了生活必需品、吃穿用度、文具等日常开销,超出合理范围的物质和娱乐消费全部由彤彤自理。 比如,他想玩商场里投币的电子游戏,家里点播网络电影,忘带红领巾、小黄帽要在校门口买,就必须自己掏钱。


另外,压岁钱平时存在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碰上一家人出门旅游,会从中支出彤彤自己那一部分费用。今年过年,彤彤给外公外婆包的红包,也是从这里支出的……



为啥要拟一份这样的协议?


原来,彤彤上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跟老人住在一起。因为“隔代宠”,每次出门总要大人买点小玩具、小零食。“时间一长,养成了彤彤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想要的习惯。那些5块10块的玩具,他每次到玩具店转一圈,都要抱回家一个。”妈妈回忆。


看到这么点大的娃“大手大脚”花钱,全家都觉得如此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想到了跟孩子拟定“协议”,以此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小记账员的两本儿童账本



“理财协议”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彤彤也是“月光族”,放学后冰激凌、薯片各种买买买,和大人有了工资一样。“后来他发现‘冲动是魔鬼’,慢慢开始学会省钱,而且存款越多,越舍不得花钱。其实孩子消费的心情和大人是一样的。”


为配合“理财协议”的执行,妈妈还给彤彤预备了儿童账本,每笔日常开支和收入都要记下来。因为彤彤的爸妈都从事财务工作,平时家里也有记账的习惯。


彤彤的账本和零花钱整整齐齐地放在小铁盒中


彤彤现在总共有两本儿童账本:  压岁钱已经存到近两万。


一本是记录零花钱的开支 ,平时钱和账本锁在一个小铁盒里,藏钥匙的地方只有他自己知道。


零花钱明细账


另一本负责记录大额的红包,也就是压岁钱 ,平时钱存在银行。在两本账本里,每一笔存款和支出都清清楚楚。


压岁钱和红包明细账


通过账本,彤彤知道每一笔钱是怎么花的,加上妈妈年终翻倍付息的巨大诱惑,现在买什么都精打细算了。


彤彤一年有四笔雷打不动的“礼物费”,分别是暑假(100元)、儿童节(50元)、生日(100元)和过年(100元),不要礼物或购买的礼物未到指定额度的部分可以折现,但是如果超出额度,就必须自己买单。


妈妈留意到,彤彤和同学买东西时,别人看到喜欢的玩具,要征求父母同意才能买。而彤彤自己可以判断,这件玩具值不值得买。有时他在店里,会拿起一样东西看看价格,再放回去。每到送礼物的时间,他都会提前在淘宝店里看好想要的礼物,然后下单。最后挑选的礼物都是他货比三家后,在同类商品中选择最便宜的一家买的。


“他消费我们给意见,但决定权在他,后果也由他自己承担。因为花的是自己的钱,他现在即使碰到喜欢的东西,也会考虑再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买得起,我只是不想买’,经历过财务自理好像真的变了。”妈妈说。不过,一旦决定了要买,彤彤的态度也很坚决,会自己跟店家讨价还价。


不光不乱花,能省的钱一定要省,已经是彤彤的理财观之一。


去年暑假,彤彤和妈妈去看望外公外婆,刚巧附近新开了电影院,妈妈提议带外公外婆去看电影,彤彤一口答应,然后驾轻就熟上网买了团购票,才9.9元一张。不过,当妈妈打趣问他,要不要请妈妈看时,他犹豫了一会,拒绝了。


“他大概是想能省则省吧,我平时看电影的机会比他外公外婆多。”妈妈分析。


彤彤晓得省钱,但也不是抠门鬼葛朗台,该大方的地方也很大方。除了请外公外婆看电影,去年妈妈过生日,他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蛋糕呢。今年过年,他又主动给外公外婆一人包了200元红包。


妈妈对此的理解是,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除了会花会省,8岁男孩还会挣钱



在彤彤的妈妈眼里,给孩子一定的财务自由,真的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 除了学会花钱和省钱,彤彤最近又开始学挣钱了。


前一阵,彤彤跟爸妈讨论涨零花钱,最后商定的结果是, 如果能够承担帮家里记账的任务,爸爸妈妈每人每天奖励1.5元。 “因为 在我们家,做家务属于义务劳动,如果为了赚钱而帮家里干活,这样的零花钱给得没有价值。 彤彤现在会主动收拾碗筷、打扫房间,偶尔做得好了我们也会打赏一点。”妈妈解释说。


彤彤还在看一本童话故事书,叫《小狗钱钱》,书中提到了股票、基金、定存等投资理财的办法。对于这些理财办法,彤彤有些好奇,但兴趣不大。书中提到外国孩子挣零花钱的方式很多,像遛狗、送报等,但在国内没那么多机会。



妈妈目前的打算是, 如果将来彤彤同意承担风险,会鼓励他购买一些理财产品。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自己感兴趣。


不过,对于彤彤妈的做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彤彤妈坦言,身边就有家长对此觉得惊讶,孩子这么小就学会花钱不好,因为孩子对金钱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如果真的需要家长也会买,这样的孩子会更单纯一点。


但她认为,这样做能提前培养孩子理性的消费观,是一件好事。





读完这个故事,周杭芳老师都忍不住为彤妈点赞。周老师是午潮山花房子家庭教育工作室创始人,她说:

在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孩子从小最好是不跟金钱打交道,不相信孩子有明确的金钱观念的,只能等长大成人后再教,而往往等到孩子长大成人,早已经失去了理财教育的最佳时机。


大多数父母,其实不太懂怎么教孩子理财。彤彤妈为大多数父母提供了一个可以立刻借鉴的案例:


首先她信任自己的孩子可以管理自己的零花钱,放手给孩子这个珍贵的理财实践机会。 在放手的同时,她又洞悉孩子的心理需求,巧妙地设计翻倍奖励的方式激发孩子储蓄的热情。同时,她又利用自己专业的财务知识引导孩子记账,了解自己的各种需求花销,合理安排自己的财务开支。她还利用课外阅读拓展孩子的理财知识,在理财教育的过程中,巧妙地把敬老感恩教育融合在其中。 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在家庭教育中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真不愧是高手在民间!


来源:钱江晚报记者 沈梦和 王毅 升学宝

值班编辑:周勤



猜你喜欢


1、天台足浴店火灾中最感人的一瞬间!90后的他用拳头打出一条生命通道……

2、真的叫坑爹!杭州女子为躲债想了一招,结果亲爹被抓了

3、 baby产后8天逛花市,郭晶晶豪掷50万生子…香港妇产医院原来暗藏这么多玄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