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这里是放眼宇宙世界、纵观物理发展、
科技人文共赏,环球物理
~名家说~
上一节我们已经跟大家一起分享了
关于文艺复兴和达·芬奇的物理学史,
今天我们将继续跟大家分享——邮票上的哥白尼
——哥白尼的身世
中国邮票上出现的第一位外国科学家是哥白尼,这是1953年的事。邮票上的字1543-1953是纪念他逝世及其著作《天体运行论》出版410周年。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哥白尼定为当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我国发行了这张邮票。哥白尼无愧于这一殊荣,他的日心说根本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
同一年,哥白尼的祖国波兰也发行了一套邮票纪念他诞生480周年。第一张的画面是波兰画家马特科作于1873年的一幅油画,描绘哥白尼在自己教堂塔楼上设立的观测台里进行观测的情景。这幅画还在其他哥白尼邮票上多次出现过。
为了解释行星视运动的复杂性甚至逆行等现象,希腊天文学家在亚里士多德的地心体系中引入了所谓本轮和均轮,而且本轮上还可以套更小的本轮。这实际上相当于引入许多可调的轨道参数。增加本轮的个数,调节本轮的半径和转速,可以拟合观测到的任何天体视运动。每发现天体的一种新运动,总可以通过增加新的参数来描述。托勒密系统地总结了希腊的天文学,他的体系为了描述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视运动,需要80多个本轮和均轮,非常之繁琐。(实际上托勒密体系比上面说的还更繁琐,它还假设地球可以处于偏心位置,并引入“对等点”的概念。由于托勒密体系允许地球处于偏心位置,因此把它和哥白尼体系分别称为天动说和地动说更恰当。)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曾评论说:“如果全能的主在创造万物之前先和我商量,我能提供更简单的方案。”尽管繁琐不堪,但由于托勒密体系符合人们的直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加上经院哲学家赋予它神学的权威,使它在一千多年里成了人们的信条。它的要点是:①地球不动,处于宇宙的中心;②宇宙大小是有限的;③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崇拜,天体的运动即使不是简单的匀速圆周运动,也是由这种运动合成的。日心说在希腊时期已经被阿里斯塔克提出过,不过后来失传了,后人只是从阿基米德和罗马人普鲁塔克的著作中知道有过这么回事。在阿里斯塔克1800年后,哥白尼重新建立了一个日心体系。
哥白尼生于维斯瓦河畔的托伦城。他10岁丧父,由舅父抚养大。18岁入克拉科夫大学,抱定志愿献身天文学研究。3年后回故乡,当时已任大主教的舅父派他到意大利学教会法规。1496—1501年他在波洛尼亚大学读书,除教会法规外,还研究数学与天文学。由于他舅父的推荐,1497年他还在意大利时,就被选为弗隆堡大教堂的僧正。1501年他从意大利回国,正式宣誓加入神甫团体,但随即再次去意大利在帕多瓦大学同时研究法律与医学。1503年在费拉拉大学获教会法博士学位。1506年从意大利回到波兰。1512年舅父死后,哥白尼就定居在弗隆堡。僧正职务轻松,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天文学研究上。
哥白尼和当时别的具有进步思想的天文学家一样,对烦琐的托勒密体系感到不满。他在意大利时钻研过大量古希腊的哲学和天文学著作。他赞同毕塔哥拉斯学派的治学精神,主张以简单的几何图形或数学关系来表达宇宙的规律。他知道阿里斯塔克曾提出过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受到很大启发。哥白尼分析了托勒密体系中行星的运动,发现每个行星都有三种共同的周期运动:一日一周,一年一周,和相当于岁差的周期运动。他认为,如果把这三种运动都归于被托勒密视为静止不动的地球,就可以消除不必要的复杂性。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分享——邮票上的哥白尼——哥白尼的宇宙模型。
《方寸格致》的介绍:
方寸,可跨越时空,可俯仰宇宙。
格致,需潜心治学,需蓦然顿悟。
然而,迥异的名词,却在这本《方寸格致》(原名《邮票上的物理学史》)中完美契合。
本书作者秦克诚先生自幼开始集邮,入读北京大学后,他将这一业余兴趣与专业志趣结合起来。经历新中国的建立,经历十年浩劫,也曾飘洋过海去斯坦福大学进修,去德国访问,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坚持这一兴趣,集邮迄今已逾甲子轮回,占据了他年岁的近九成。
秦克诚先生崇尚古希腊璀璨的文明,更崇尚亚里士多德响彻云霄的“吾尤爱真理”的宣言;他热爱文艺复兴的波澜壮阔,不忘达芬奇神来之笔下的黄金分割;他赞美被苹果引发灵感的牛顿,也赞美牛顿同时代的群星荟萃;他向爱因斯坦的幽默与豁达致敬,尤其是72岁生日留影时伸出的舌头……这些都记录在一格一格的方寸之上,格物的态度、致知的精神,在方寸间追溯了古往今来,跨越了须弥芥子。
本书是秦先生毕生的蒐求,是艺术对科学的回响,也是赠予世界的礼物。
他的书曾经获得这样的评价: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2006年7月5日主持吴大猷奖颁奖典礼时的讲话——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笔,把邮票上的物理事件、重要发现、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经过,写成这本图文并茂的书,很有意思,这种科普书会影响很多人。
清华大学 陈难先院士——
秦克诚的必然独到之处就在于是用他的心向读者作奉献的,他写的书当然和别人不会一样,因为他的工作条件没有别人那么好,但是他对物理和邮票坚持特有的兴趣和品味。它的命题,它的内容,它的陈述,它的意义都是与众不同的。创新来自积累和想象力,哪来条条框框可以套用?他今天写的和昨天写的也不会一样。
往期精彩回顾
【名家说第1期】年轻伽利略:学术最辉煌时期
【名家说第2期】晚年伽利略:两门新科学对话
【名家说第3期】伽利略贡献一:相对性原理
【名家说第4期】伽利略贡献二:光学领域
【名家说第5期】伽利略贡献三:科学研究方法
【名家说第6期】伽利略贡献四:科学真理
【名家说第7期】泰勒斯:空间是最大之物
【名家说第8期】毕达哥拉斯:首次提出“地球是圆的”
【名家说第9期】亚里士多德:地心说与分层的宇宙
【名家说第10期】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名家说第11期】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巨臣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