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韭圈儿
做好的投资者教育(原“韭菜说投资社区”迁移而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刚刚确认!取名为“白龙马杯” ·  昨天  
湖北经视  ·  谢娜、张杰,突传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韭圈儿

红利这就被“奶崩”了?

韭圈儿  · 公众号  ·  · 2024-02-26 14:18

正文

过去的一周,是我看到红利资产自2021年超额崛起以来,争论最大的一周。

早早持有红利资产,而后充分享受价值发现的投资人已经赚嗨,对比同期成长股市场表现并不好,这种伤害尤其惨痛。

然后上周不少朋友持空方观点,与红利多头展开激烈辩论。

元宵节回来之后再一看,红利指数立刻调整,一度跌超2%。

周四周五急赤白脸上车的朋友估计又套住了,看空的朋友倒是喜笑颜开。

说实话,作为红利的潜在多头,我是乐于见到他调整的,不要疯牛要慢牛,该跌的时候跌一跌,别跟核心资产一样疯涨透支,其实对谁都好。



关于红利我们知道什么?

重要的是,既然大家慢慢开始接受红利的思维,那最好就按着红利的思路去矫正我们的投资。

投红利看的是什么?看的是股息率,那红利策略目前的股息率如何?

中证红利当前的股息率是5.35%,考虑到十年期国债的无风险收益率是2.4%左右,两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是2.0%左右,单看这个数字是不是有性价比?好像是的。

然后我们回溯一下最具代表性的中证红利指数过去10年的股息率变化情况。

严格意义来看,红利股息率与净值走势还是成反比的,只是没有上周我在《 到了35岁,就只能按股息率估值了 》一文中写的沪深300那样明显。

当前,中证红利虽然距离最高点6.8%的股息率略有下调,但仍有5.35%,甚至优于2014年红利资产大牛市启动的前夜,从这个角度来看,股息率角度出发的中证红利,投资价值仍然很高。

但可能是被核心资产、新能源伤得太深,大家现在对红利股是不是到顶、是不是拥挤的讨论异常的多。

我现在回想起2020年茅指数、2021年新能车的时候甚是困惑,当时市场可曾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多空分歧?

我虽然不认同“有争议就没到顶”这样简单直接的推论,但从肉眼可见的估值和规模角度看,红利资产有被透支这么多吗?



估值和规模

先看估值,之前和招银理财袁尧总聊过这个话题,谈一个东西拥挤不拥挤,最直接的指标就是估值。

当前中证红利的估值与A股上一轮泡沫行业的估值相比是否夸张?与历史上几轮牛市顶部位置的自己相比估值是否夸张?

似乎还没那么夸张,当然估值指标只是个参考,我们肯定不能完全地刻舟求剑,只是说这个意思。

再看规模,我想举个特别好玩的例子。

作为公募这几年业绩非常出彩的冠军基金经理,万家黄海在投资人心目中的存在感真的有些低。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黄海在2022年拿了冠军之后,2023年业绩排名38/4715,并且今年依然排在了4/5448(数据来源:韭圈儿APP)

这个业绩,放在哪里都是炸裂的存在,从体验和持续时间上完全不输前几年的科技冠军、新能源冠军。

但我们看黄海代表产品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目前的规模——11亿,而且甚至还在越涨越小! 现在黄海的在管规模也不过34亿而已。

这说明什么?

一方面投资黄海基金的持有者可能比较理性,大家都是越涨越卖避免过山车;

另一方面市场整体缺乏赚钱效应,对“煤王”的曝光度没有牛市时那么多;

也有可能万家基金更克制,出于保护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的角度没有疯狂营销,所以基金经理现在还没有被“冠军魔咒”压倒;

最后或许也能说明,市场对煤炭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认可度始终就不算高,也就谈不上被透支。

大家回想一下,在去年AI概念爆发后,“易中天”概念股+工业富联+中兴通讯至少是被公募集中建仓,出现在机构前20大持股上的,红利资产出现过吗?

似乎没有。

再看全市场,我把基金名字里明确带有“红利”二字的产品统计了一下,距离2022年12月31日,红利基金的规模增量是500亿上下,当前产品总规模在1300亿左右。

因为场外基金没有实时更新规模,开年来公募最新的调仓动态我也不知道,具体数据肯定不止这个数, 但红利资产还没有被市场超配,应该是没毛病的

回忆一下牛市时新发产品的爆款规模,这点大家都能有感知。



关于红利我不知道什么?

关于红利,其实我最不知道的就是业绩持续性。

因为你想要有可持续的分红,那也必须要有可持续的利润,红利指数包含不少的能源股,不管是油价还是煤价,过往至少是强周期的,能不能在当前的价格高位稳住,一定是影响股价的因素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