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一直缠绕在投资者的心里,似乎永远不能解决:
一个股票赚了6%,卖掉吧,后面拉起来了。
不卖吧,坐电梯下去了。
这可如何是好?
我有药方,可治此病。
解决方法很简单: 二选一!
我来聊聊这个大家无法解决问题的答案。
不管投资者如何的用功,市场也存在各种盈利方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不可能吃到所有的利润。
如果你是短线交易者,你就不要羡慕翻倍的那些人。
如果你是中线投资者,就不要去纠结那些小利润。
如果你是霸气的投资者,你应该坚定的不见大波段不撒手。
对于我来说,我从来不稀罕小利润。 6%的利润如果又跌下去了,只能说明两点:
-
我选错股票了。
-
我买的时间(地方)不对。
赚不到就算了。 我要的是大波段,要的是足够利润空间,要的是主升浪。
那么,什么时候才有大波段呢?
两个时间点:
一个是大熊市(或者个股暴跌),价值低估。 这也是我个人操作上最喜欢的。
新大陆,欧亚集团,信维通信,清新环境都是利空暴跌+熊市,那股价低的,回头看要流口水。
一个是大牛市,资金推动。啥都涨,只要是低位的票。
当然还有种,散户最喜欢的,就是热点。 感觉热点中牛股很多。
很可惜,那是感觉。在震荡市,能够一年做到一波大热点,很不错了。就不要妄想做完这波做下波。
比如主题博弈6-7月做了周期股,但是现在不做了,为什么? 难度高,没有主升浪了。
现在做什么? 又不是大牛市,又不是大熊市,尴尬世道下,做做低位的绩优股。你爱涨不涨,但是这行情要买的放心,买的安全。
所以,在选股的时候,我们可以遵循三步:
有基本面——风险释放——带主题。
基本面,不用说,有业绩和估值支撑的,自己心里有底。
其次,是要找低位的。 最好是低位绩优,这样风险小,空间大,这收益风险比绝对给力。
但是,随着市场往上走,哪儿来这么多低位的绩优股。 市场资金又不是笨蛋,那些好股票早被发现,买上去了。
这时候,你如果还要做绩优股,那必须风险释放后再做,即使是绩优股。
什么叫风险释放? 说白了就是只买跌过的票,不买突破的票。传说中的空中加油,梅开二度,大致就是这意思吧。(如果遇到强势的,起码等横盘)
你看锂电池,龙头走这么强,我是不会碰的。不大跌,干嘛介入呢。
现在介入不就是因为来钱快吗? 但是来钱快,真的是来钱多吗?
我啥时候买的锂电池?
当时我记得买完亿纬锂能,就不再看了。 很久很久,后来打开,就是45%收益。
如果你现在还要做锂电池,那么跟踪几家重点公司,等下跌吧。
看下国轩高科,天赐材料,星源材质,当升科技,。。。。他们当时哪个是买点。
当然,从买跌不追涨的角度,锂电池最火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要找找现在不火,后面可能火的呢?
苹果已经很火了,要发布新品了。 特斯拉还没进中国呢。
人工智能这么炒起来了,没业绩。那么物联网+5G呢?
混改,国改有消息炒不动,那么基本面好+这概念,是不是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