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张是之
笔耕不辍,这里将分享我关于经济学、教育、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生态环境  ·  送法入企助发展,环保合规促提升 ·  2 天前  
新疆生态环境  ·  送法入企助发展,环保合规促提升 ·  2 天前  
西藏举报  ·  2男子在微信群内辱骂他人,被民警依法约谈 ·  2 天前  
西藏举报  ·  2男子在微信群内辱骂他人,被民警依法约谈 ·  2 天前  
中金点睛  ·  中金 | ... ·  3 天前  
题材小表格  ·  最新A股正宗云计算概念股梳理 ·  4 天前  
题材小表格  ·  最新A股正宗云计算概念股梳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张是之

你以为的伟大,很可能一文不值

张是之  · 公众号  ·  · 2020-12-22 23:52

正文

文丨张是之
昨天转发一篇文章《只要你还为大屠杀哀愤,就不该为「大秦赋」叫好》,看标题就可以知道立场。
毫不意外评论区讨论热烈,懂的一看就明白,不愿意改变原有教科书立场的人依然在坚持着始皇帝的伟大。
昔日同窗好友也在朋友圈发表评论,甚至是得出此文是在给日本洗地,或者是说这是篇「欲灭其精神,先诋毁其祖先」的「美分文」。
其中第一个看法是,不能拿 2000 年前的标准对应 2000 年后的道德。
这个看法看似有理,实际上是在回避问题的实质,避重就轻。
2000 年前的抢劫,在今天就不是抢劫了?2000 年前的暴行,因为当时历史的局限性,就可以认定为是合法合理,甚至是合乎人情的?
所以,行为的实质,不是看他暴行的原因,而是看他暴行的实际。
在今天,一个人抢劫的理由再充分,抢劫依然是刑事重罪,我们不能说他因为吃不上饭就可以去抢劫他人。
这个逻辑,随便一个正常可以沟通的人都会同意。
那么,这个逻辑是否适用于秦王嬴政?答案是当然。
任何一个相信逻辑而参与讨论的人,至少要秉承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要坚持逻辑一致性。
什么叫逻辑一致性?它要求逻辑不因时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某个人的国籍、种族、肤色改变而改变。
2000 年前的抢劫依然是抢劫,秦始皇的暴行性质并不因为他是皇帝就因此而改变,正如希特勒的暴行并不因为他是元首就可以从邪恶化身为正义。
同样的,抢劫的性质也不因为他有一个所谓的美好动机,就会从坏事变成好事。
今天假如你为了给穷人一个包子,就去抢劫一个富人的 100 元,你认为刑法会不会定你的罪?
面对这个具体的问题,很多人有着非常清晰而明确的答案,自己既不会这么做,别人这么做也明确意识到,这是不对的。
但同样一批人,在看过《大秦赋》之后,就开始犯迷糊了。
他们可以不同意为了给穷人一个包子而抢劫,却非常相信秦始皇是为了天下苍生的温饱,然后不惜去发动战乱,一统天下。
吊诡不吊诡?
在面对具体问题和场景时,还有着基本的做人的道德操守,知道抢劫不对。
但在忙碌了一整天之后,当沉浸在《大秦赋》营造的一统天下的幻想之中时,却对秦始皇和其幕僚们肆意妄为的抢劫实质,丝毫没有察觉。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教课书说什么就是什么,电视剧带什么节奏就跟什么节奏。
成王败寇,他们疯狂崇拜着这些所谓的历史胜利者,幻想着如果自己回到过去,说不定也会像他们一样风光。
他们从没有想过那些被埋葬坑杀的无辜者,也没有想过难道自己就一定是那个胜利者,而不是被埋葬者。
失去了对逻辑一致性的追求,就失去了对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尊重。
还有一种教科书长久以来的灌输,说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是他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如果一个高中生甚至大学生,对此还抱有残念的话,我认为尚可理解。
但如果一个被社会毒打过很多年的人,还对此念念不忘,那最起码是不够诚实的。
一方面,现实的看,就是到了 21 世纪的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度量衡压根就没有统一过。
买个鞋子,有人喜欢用厘米计算,有人喜欢用英制换算,现在还有很多用美码来标示。
长度单位,国际单位是米,但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不用米而是英尺 feet。
就是国内也很多还是在用尺来表示,而不是用米,比如买裤子的时候。
重量单位,我们喜欢用千克,国外喜欢用磅 pound;容量单位,我们用升,他们用加仑 gallon;温度单位,我们用摄氏度,他们用华氏度。
统一度量衡,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至少从今天世界的现实来看,并不是那么重要。
任何一笔国际贸易,必然涉及到重量、容量、温度、长度等等这些单位的计算,但不同国家的度量衡,今天影响到国际贸易了吗?
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更重要的是底层的逻辑观念,而不是什么度量衡。
统一度量衡仅仅是秦始皇和幕僚们的御民之术罢了,但教科书敢这么教你吗?
另外一方面,肯定有人表示不服,说统一肯定还是比不统一更好。
我说,真要这么硬杠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我不禁要问,谁说统一必须一定是要用武力、暴力来强制性统一的?
今天世界上有着不计其数的,由市场自发形成的统一性的方案或者协议,谁说必须是强制统一才行?
各种 HTTP、TCP、IP等通信协议,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各种区块链协议,就是最好的证据。
人们能够逐渐通过合作,自下而上形成各种统一的东西,谁能保证那个一开始就自上而下的强制规定,就一定是最好的方案?
另外还有关于统一文字的问题,今年 4 月份我就写过一篇《秦始皇为什么伟大?》,其中有简单提及,偷个懒复制过来,原文放在延伸阅读。
假如今天再有个「始皇」,继续武力统一一下全球的文字?
看上去像是降低了文字的沟通成本,但那些损失的看不见的成本更加不可估量。
统一使用英语?汉语世界的文化传承就会断代;统一使用汉语?英语世界的文化传承同样会断代。
你以为他是在为你好,降低你的交易费用。实际上呢,那只不过是他强化统治你的手段罢了。
我十分怀疑,今天的人总结出的各种伟大叙述、宏伟的历史,当时的当事人知道会不会笑出声。
你以为的伟大,很可能在其本人看来一文不值,也许人家要的仅仅是当时统治的快感。
归根结底,今天的我们怎么看历史?
最起码的一点,坚持逻辑一致性,用今天的逻辑常识和具体的生活场景来思考,而不是被节奏带偏。
另外,建议别入戏太深,一将功成万骨枯,你我都是普通人,回到过去多半也是那万骨之一,而不是功成之将。
历史当然不可能穿越,但我们却需要警惕成为那个今天成就别人,将来却连名字都没人记得的一堆白骨。

2020年12月22日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