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喜悦家人
爱人,爱家,爱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喜悦家人

励志!51岁厦大保安白天学习晚上工作,5年拿下厦大法学学士学位 | 深呼吸

喜悦家人  · 公众号  ·  · 2019-06-14 18:02

正文


2019高考已经结束

美好的大学生活正在向大家招手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一个大叔上大学的故事


白天,

他是同学眼中的“蹭课大叔”

夜晚,

他是厦大校园的“守护者”


51岁的厦大保安周德新

就这样“黑白两班倒”

5年里通过40多门考试

即将获得厦门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成人高等教育)


周德新本人 受访者供图


近日,

周德新接受了记者采访

诉说了自己追逐梦想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决定上大学?


周德新是重庆人,今年51岁,当过兵,曾在技校学服装专业,2013年到厦大当保安。2014年,厦大继续教育学院开设职工夜校,为求学员工减免一定的学费。得知这一消息后,周德新非常兴奋,儿时想当律师的梦想再度被点燃: “北大有个保安读了北大,我这个厦大保安为什么不能读厦大?”


于是,他作出勇敢的决定:2014年到2016年,他参加了高中起点升专科学习;2016年9月到2018年12月,他参加了法学专业网络教育专科起点本科学习。


周德新在工作 吴笛摄


他是如何完成学业的?


作出决定时,周德新已经扔掉书本20多年了,他也知道想拿下本科学历并不容易。 为了挤出时间学习,他特意申请上夜班,这样就可以白天学习晚上工作。 虽然多年没摸书本了,但几百上千页的法学教材,他还是能一页一页“啃”下来。遇到弄不懂的地方 ,除了学习网络课程,他还去法学院“蹭课”,向老师请教。


周德新夜间工作 受访者供图


学业成绩如何?


在读期间, 周德新每年要准备将近10门课程的考试。除了公共英语课考了两次,其他课程他都是一次性通过。 他的毕业论文以正当防卫为主题,写了近2万字,认认真真写了好几个月。


他说,拿到学位后,他每年要争取发表两篇论文,督促自己学习,不要把所学的东西忘掉。他所在的班级共有38人,包括他在内,只有两人“跑完全程”,最终拿到学士学位。周德新笑称,他应该是年纪最大的毕业生了,不过这个学位他拿得很骄傲。


周德新在工作 吴笛摄


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获得学士学位不是周德新学业生涯的终点,他已经报考今年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对考试满怀信心。提到未来的打算,周德新说, 他还是会待在厦大,哪怕还是在校门口当保安,“每天为厦大老师和学生服务,这是我对厦大感恩的一种方式。”


白天工作晚上读书

对大家来说都不容易

更何况是基础薄弱的周德新

那么,这5年下来

是什么支撑着他走下去的呢?


初心

在厦大工作开启新视野

儿时梦想重新被唤起


2004年,周德新就来到厦门了,到厦大当保安之前,他摆过摊,也进过工厂。他坦言,到厦大当保安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稳定,不用在外奔波。


周德新本人 吴笛摄


这份工作,开启了周德新的新视野。“通过接触厦大老师我才知道,有一种读书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情怀和精神。”对于厦大的学术大咖,周德新如数家珍,他们淡泊名利、对学术孜孜以求的精神让他很感动。


厦大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周德新重新“惦记”起儿时的梦想。他十多岁时看印度电影《流浪者》,深受里面大法官的影响,立志长大要当律师,维护司法公正,捍卫公平正义。职工夜校的开设,刚好给了他一个重拾梦想的机会。


拼搏

偷偷去法学院“蹭课”

老师很关照这名特殊学生


周德新说,最初报考法学专业时,他当年学的那点知识早还给老师了,想拿到学位简直是天方夜谭。幸好,他在厦大遇到了许多“贵人”。


周德新遇到的第一位“贵人”,是厦大管理学院的一位博士生。两人在校门口偶遇后,就成为挚友。这位博士生毕业后到福州一所高校当老师,但两人并未因此断了联系。每当周德新在求学路上遇到阻碍时,总能得到这位朋友的鼓励。“我邀请她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希望穿上学士服拍的第一张照片是跟她的合影。”周德新说,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位朋友的感谢。


还有就是法学院的老师。周德新刚开始去法学院“蹭课”时,总是偷偷摸摸的,每次都坐最后一排,还要换下工作制服才敢去教室,也不带书本,生怕被老师和同学认出来。但法学院的老师对这名特殊的学生很照顾,不仅热心回答他的问题,有的老师还特意把专著送到保安室让他学习。


对周德新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英语学习。厦大物理机电系的一名学生和厦大外文学院老师丁燕蓉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鼓励。


物理机电系的这名学生一直帮他补英语,从语法基础开始,到慢慢能看懂句子。“两年时间分文不收,耐心地教我,真的非常感谢她。”周德新说。


外文学院老师丁燕蓉也一直鼓励周德新,还教他复习方法。周德新买来英语模拟真题,一套真题复印十几份,一天最少做两套真题。几经努力,他的公共英语课考了73分。这对于没学过多少英语又离开学校20多年的人来说,相当不容易。


感恩

每年校庆都会去捐款

还为困难学子慷慨解囊


在厦大工作的这些年,每年校庆,周德新基本上都会捐款。有人不理解,保安工资不高,还拿去捐款,值得吗?但周德新认为,这是他感恩厦大的一种方式。


得知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生活困难后,周德新通过厦大西部梦想社团为四名贫困学生捐款。


了解到管理学院有一名学生患病亟须救助,他也立刻慷慨解囊。


2016年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他捐出一个月工资为校园重建尽一份“绵薄之力”。


周德新在工作 吴笛摄


几年下来,周德新的各项捐款累计达到2万元。这对于一名工资不高的保安来说十分不易。周德新却说:“厦大营造了一种氛围,你身在其中,自然会向一些东西靠拢。在厦大的这些年,我被‘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激励着,我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帮我在学业路上跑到终点,我也要坚持行善修心。”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为周德新点赞!



来源 | 厦门晚报(ID:xmwb59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