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没讲国产电影了。今天我们来聊一部
被低估的国产佳作《落叶归根》
。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聚焦底层小人物,虽披着喜剧的外衣,却道尽了世间的心酸与无奈,看片的时候,
笑着笑着就哭了。
小人物的悲情喜剧《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是由中国第六代导演
张扬
执导,赵本山主演的公路片,也是首部取得商业成功的国产公路片。
一般来说,
公路片主要是讲人在一段旅途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最后得到成长,或者悟出了某个道理。
起初公路片诞生于美国,一般与汽车、公路等元素挂钩,多半由好莱坞青年导演执导,
反映年轻人失落、孤独等心理
。后来,公路片逐渐杂糅了更多元素,结构模式也变得多样。我们之前聊过的《菊次郎的夏天》《完美的世界》,都属于公路片。
没看的朋友,可以在文末点击图片传送门。
影片前半段轻松的公路旅行,很像《菊次郎的夏天》,让人心情愉悦。
《落叶归根》
《菊次郎的夏天》
影片曾获第44届台湾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以及第57届柏林电影节独立影评人最佳电影奖,赵本山也凭借出色表演,获得了第4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赵本山6岁时,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他跟着二叔学艺,吃了很多苦头,所以他很能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这也是他在《落叶归根》中表演如此自然的原因。
除了赵本山之外,影片的配角阵容也非常强大。
比如「有情劫匪」郭德纲、「钢铁硬汉」胡军、「寂寞老人」午马、「骑行西藏」的夏雨、「拾荒妇女」宋丹丹、「爱妻养蜂人」郭涛等都是我们很熟悉的。
郭德纲、胡军、午马、廖凡
其实,影片中还有一位扮演尸体的演员叫
洪启文
。
他并非科班出身,原本是一个影视服务公司的司机
,
但他的表演非常敬业,没有台词,而且演出了尸体的那种僵硬感
,而他本人还因为参演此片和赵本山结下深厚的友谊。
右边为
洪启文
影片的配乐听着很舒服,不抢风头,却又足够地渲染了情绪,它们由
窦鹏创作
,中国爱乐乐团演奏
。
说起
窦鹏
,他是窦唯的堂弟,16岁进中央音乐学院,后来成为音乐人,也写电影的配乐。
曾担任《老炮儿》的作曲,著名的动画《大鱼海棠》也是由他编曲。
窦鹏
说回故事。
虽然很多观众会觉得影片的故事相当离奇,但它其实是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的。
现实中二人真名叫
李绍
和
左家兵
,由于左家兵患有高血压,在喝酒时突然「晕倒」,脑溢血死亡。
当天夜里,李绍便和几个工头将左家兵假扮成酒鬼,坐火车来到广州换乘,但到了广州后,被站台的保安拦住了。于是几人决定改乘汽车,只不过第二天李绍等人在打包尸体时,被巡警发现,并通知了左家兵家属,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当然电影对于这段故事做了许多戏剧化的改编,让它变得更加丰满曲折。
另外影片中老赵和献血女人表演的双簧,其实是还原了98年赵本山和潘长江的《村长讲话》,只是把潘长江换成了宋丹丹。
赵本山宋丹丹二人表演双簧
影片原本的名字叫《落叶》,赵本山在看完剧本后,建议改成了《落叶归根》。
不过这样一改,原来那个有些低落情绪的标题,就变得很有哲学意味,含义也更深远了。
影片中老赵用力推轮胎的镜头非常有趣,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这段镜头的拍摄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
据说,导演在拍摄轮胎戏时反复拍摄了多次,甚至演员洪启文到最后都吐了,不过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演员的敬业。
一般来说,拍摄这种看不到脸的镜头时,只需要弄个假人道具就行了,但导演并没有这样做
,这是因为人的重量会体现在推轮胎的这个过程中,如果用了假人,反而达不到「很难推动」的感觉。
尽管拍摄的代价很大,但就最后的效果来说,的确是非常值得的。
轮胎里的洪启文
本片和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质感非常类似 ,除了画面外,还有一种北野武式的幽默
,那就是
用画面而不是台词来搞笑,直接给观众呈现荒诞结果的北野武式的幽默
,比如推轮胎滚下深坑的桥段。
另外,用美丽的风景配上悲惨的故事,气氛诙谐,有种黑色幽默感,
让观众在笑的时候又隐约有点心疼。
当本山叔躺在为了朋友刨的土坑中,看着天空,发出一句「这里实在是太舒服了」时,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在人物塑造方面,影片没有将老赵刻画成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好人形象。而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善良农民,他有生存技巧,也会软弱,但却很有底线,具有责任感。
比如,老赵为了隐瞒朋友的死亡,看起来「欺骗」了帮助他的拖拉机司机,但他给了司机50块钱去挂号,而不是10块。
虽然那个时候挂号10块钱应该肯定够了,但他付了50(挂号费没用,应该还能退),
实际上是他付给司机的车钱。
在旅途中,老赵遇到了许多困境,比如旁人的敲诈;
同车的旅客过河拆迁把他赶下汽车等;
面对这些困境,老赵的所作所为,反映了一个民工的单纯与善良,他不愿意麻烦别人,因为知道
「每个人都不容易」
。所以请人帮助的时候,都会很小心。
比如他发现胡军有了新的目标地后,就没有让他送继续送自己,而是下车自己走。这也正体现了中国人朴素的道德伦理。
两人道别
除此之外,
影片对社会中各种现象以及众生百态的塑造,也是非常出彩
。
比如,打劫的黑社会听了老赵的故事,会钦佩他的为人重情义,并把抢来的钱财拱手相让;
为追女孩开了三十万公里的货车司机,在老赵没钱的时候,愿意带他一程;
还有孤苦伶仃的老人;
骑自行车去西藏的少年;
职业献血的女人;
深爱妻子的养蜂人;
以及开「发廊」的东北小妹和那个喜欢她的警察等等。
打劫的黑社会
养蜂人
他们都是在老赵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帮助的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和老赵一样,都是生活中经受过苦难的人,他们同病相怜,相互依赖。
经历过痛苦,才能理解痛苦中的人。
骑自行车去西藏的少年
而那些外表光艳的人要么麻木不仁,要么落井下石。
比如长途汽车上的人衣着艳丽,却心底冷漠,偏僻处载客的客栈,失信的汽车司机等等。
长途汽车上的人
关于影片的结局。
当老赵在警察的帮助下,捧着骨灰来到老刘的「家」中时,只看到了一片废墟。很多观众看完后有些低落,甚至不能释怀。
因为,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讲究的是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因为建设三峡大坝,老刘的儿子搬到了湖北。这片养育他的故土,没有地方可以埋下他了。
但在影片的最后,导演还是留给了观众一份希望。
老赵发现了他儿子留下的信。
虽然家没了,但老赵却知道他儿子的下落,只要7个小时的车程,他还是能把朋友的骨灰送还给他的亲人。
老刘儿子留下的信
老赵也有人在等他,那就是在西南财政大学附近谋生的拾荒女人。
不知你留意到没有,
影片中,其实每个人都缺少心里的归属感。
老刘虽在外打工,却想要落叶归根;
货车司机漂泊在外,却想要与爱人度日的安定;
孤苦老人希望得到亲人朋友的爱;
年轻的骑手渴望找到心灵的归宿;
养蜂人想与妻子拥有一片安宁的乐土;
发廊女孩一听到乡音,就产生了对家乡的思念;
拾荒女人在养大自己的儿子后,最想唱的歌却是《我想有个家》;
而老赵更是如此。
在历尽艰险长途跋涉后,老赵发现最舒服的地方是自己给老刘挖的长方形墓穴,但是自己又不可能在这里住下去,这形成了一个令人难过的悖论。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
我们能看见各种精彩的画面和风景,他们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疲于应付,于是人会觉得辛苦,想找个地方安定下来。
只是人生中却没有这样的地方,因为人生中安定的终点,是一种不会再改变的状态,而唯一不会改变的时候只有入土为安时。
电影的结局。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拆迁,老刘不再有自己原来的家。
老赵也将重新踏上旅程。
但他明白,等一切尘埃落定后,自己还有能去的地方——到拾荒女人身边。因为他们有一个约定: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
所以,虽然电影以一个「家的实体已经不再存在」作为低落结尾,却又通过老刘儿子的信点出了一个隐藏在背后的,带有希望的结局。
即使原来的家看起来没有了,但有家人在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
。
那里,是可以带来安定的地方,温暖的休憩之所,也即落叶要回归的根。
以下为本期视频B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