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由于疫情的关系,很多人都想转型做线上,但是不知道怎么样从零开始。
其实对于大多数刚开始做线上的人而言,
相信比方法更重要。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大多数人身边没有人知乎、视频号有超过1万的粉丝。
所以你教给他一些方法,他也很难做起来,原因就在于说他的内心不相信,个人品牌这件事是真的能够帮到他去做成生意的。
之前我有一个香港保险的总监学员开始做视频号,跟她同时的还有一些普通的代理人,最后只有她一个人,视频号的粉丝过万。
因为视频号有了一定的粉丝,她打开了自媒体KOL的圈层,拥有了更多新的可能性。
她能够把个人品牌从0~1打造起来,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没有想太多坚持去做。
很多普通人的问题在于说明明还没有火,就在想万一火了怎么办,会不会有太多人加我微信?到时候聊不过来。
还有一类担心,自己视频号拍的不够好看影响形象。
明明不是偶像,偏偏有偶像包袱。
2
个人品牌核心三问
很多人开始做线上的个人品牌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就是想到什么就发什么。
我们需要理解,打造个人品牌本质上是为了增强信任,降低交易成本。
比如说昨天晚上我们的线下沙龙,有一个学员现场就报名了我们的演讲私房课,我问道她为什么第1次见面,就愿意成为我的付费用户,她说老师我看你的公众号已经有半年了。
虽然我是第1次见你,但我感觉我认识你已经很久了。
所以我愿意相信你。
下面这三类内容,有助于提升用户对我们的信任
--你是谁
--我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谁的内容包括
--生活细节
通过展示我们的生活的细节,用户会觉得他仿佛就跟你的朋友一样,见证过你的人生,能够在你的人生当中找到一种代入感。
比如这条视频号 31岁创业者的一天
--成长的经历
通过展示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让别人知道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让用户知道你的起点也不是很高,
你是他看得见的榜样,他可以向你学习。
比如一个深漂男孩的十年。
--踩过的坑
比如我之前写的这篇文章通过3个小故事分享了我成长过程中踩过的坑,在知乎有1.5万点赞。
“哪些瞬间让你发现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其实对于有一些积累的牛人而言,展示自己的缺点。
不仅不会让别人瞧不起你,相反会显得你这个人更真实,更有个人的魅力。
3
我和你有什么关系
--
我可以帮你,提供内容价值
比如一些行业内的干货,越是对于职场新人干货的价值越大。
因为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可复制的方法论,它可以照做,这种类型的内容,用户也很愿意转给他的团队成员,转给他的朋友去看。
比如我最近写的《
年底了,年终总结怎么写?
》
--
我可以替你发声、我可以陪你,提供情绪价值
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或者你活出了我想要成为的样子
。
对于另外一部分用户而言,它其实并不期待在在线上获得一些干货,因为方法他都知道。
我有一个朋友写的内容是一些牛人的成长的故事,会有一些老板,把他的文章直接转给员工看,说这就是我想说的话。
比如《
一个腾讯离职创业员工的生存状况
》这篇,就属于你活出了我想要成为的样子这类。
比如我之前写的《
别做被小公司毁掉的年轻人》
,就属于“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这类...
4
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找到自己的个人定位。
昨天的线下沙龙,有一个从培训行业转型做保险的学员问我说:
“老师,感觉找不到自己的线上的个人定位怎么办”。
我教了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