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县城火了,什么是县之“城”? ·  2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杜甫:不是他爱漂泊,而是被命运选择丨周末读诗 ·  6 天前  
十点读书  ·  为什么越放假越累?你很有可能在无效休息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你的灵魂越丰盈就越感到孤独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14 07:50

正文

作者:周国平

朗诵:夏清风

配图:Marija Benetyte 作品

来源:周国平(ID:zhouguoping6666)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在兹心看来,独处的最高意境是,生命在宁谧中躲起来,然后与另一个自己,在更辽远的宁谧中玩捉迷藏的游戏。

——兹心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夏清风朗诵


你与你的亲人、友人、熟人、同时代人一起穿过岁月,你看见他们在你的周围成长和衰老。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独中成长和衰老的,你的每一个生命年代仅仅属于你,你必须独自承担岁月在你的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刻痕。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当然前提是:如果孤独是可以学会的话。

 

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惧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 

 


孤独是因为内容独特而不能交流,孤僻却并无独特的内容,只是因为性格的疾病而使交流发生障碍。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又不陷于孤独,这怎么可能呢?然而,尽管注定孤独,仍然会感觉到孤独的可怕和难以忍受。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间温暖的需要,这正是悲剧性之所在。

 

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出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谙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

 


孤独与创造,孰为因果?也许是互为因果。一个疏于交往的人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人专注于创造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

 

一般而论,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的,长期的孤独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的孤独中,例如牢狱和疾病之灾,有的人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强制的孤独不只是造成了一种必要,迫使人把被压抑的精力投于创作,而且我相信,由于牢狱或疾病把人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人是会因此获得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新的眼光的,而这正是孕育出大作品的重要条件。



不过,对于大多数天才来说,他们之陷于孤独不是因为外在的强制,而是由于自身的气质。大体说来,艺术的天才,例如卡夫卡、吉卜林,多是忧郁型气质,而孤独中的写作则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


只是一开始作为一种补偿的写作,后来便获得了独立的价值,成了他们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另一类是思想的天才,例如牛顿、康德、维特根斯坦,则相当自觉地选择了孤独,以便保护自己的内在世界,可以不受他人干扰地专注于意义和秩序的寻求。

 


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这种面对整体和万物之源的体验,便是一种广义的宗教体验。

 


今日的许多教徒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宗教体验,一个确凿的证据是,他们不是在孤独中、而必须是在寺庙和教堂里,在一种实质上是公众场合的仪式中,方能领会一点宗教的感觉。然而,这种所谓的宗教感,与始祖们在孤独中感悟的境界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


真正的宗教体验把人超拔出俗世琐事,倘若一个人一生中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体验,他的精神视野就未免狭隘。尤其是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这肯定是一种精神上的缺陷。


推荐:周国平老师的微信公众号

周国平(zhouguoping6666)

每天读到更多哲理美文


*朗诵:夏清风,山东青岛人,全职配音员,录制多部有声小说及儿童故事等有声作品,喜马拉雅大病医保公益声音计划银奖发声,并参与多部广播剧的录制。喜马拉雅个人电台:QD夏清风


哲学,其实与我们日常戚戚相关,一花一草皆学问,兹心邀请两位大咖为您讲述画中的哲学,从名画里体悟哲学,从而指导自己更好的生活。

——兹心


慈怀微课:

中西方绘画 与 哲学


不同的宇宙观和哲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中西绘画的面貌。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指导,中国的山水画注重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以实验科学的自然观为基础,欧洲的风景画侧重于表现人驾驭自然、改造自然。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哲学

VS

西方风景画与西方哲学


2017年3月14日-3月17日


慈怀读书会联合知更社区特别请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雷博士和麻敏博士,带领我们一起欣赏中西方山水画、风景画,并共同去探讨它们所包含的哲学意味。他们或从光影、技法,或从思想风格、历史环境出发,深入浅出,教你如何欣赏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并借此来观照我们的内心。


课程详情



  •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分别究竟是如何去体现人与自然关系?表达人与他人、人与自己、人与国家关系的?又包含了哪些关注人生存状态的哲学思考?


  • 我们看一副风景画,究竟该怎样去看懂、欣赏它们,进而疗愈我们的内心?


西方风景画与西方哲学主讲人:


常雷: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史在读博士,主讲课程《西方艺术史》《美学通论》等,著有图书《西方名画之旅》(山东画报出版社)豆瓣评分8.5分,同类第一。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哲学主讲人:


麻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曾任教于延安大学美术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与研究。十年山水画创作经验,多幅作品收藏于湖北美术学院、延安大学美术馆。


两位老师将从专业的角度、深入浅出的教大家如何欣赏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并且重点讲解画作与哲学的关系。


课程形式与购买


上课形式 :

线上直播间:语音+文字+图片

听鲁迅美院、清华美院

博士大咖讲四堂课

仅需80元

提升你的艺术品位和哲学思想




课程购买方式 :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可直接购买课程




如需咨询 :

请扫描下图二维码添加慈怀微课助手

或拨打免费咨询热线 4009665939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微课

▼▼

回复“置顶”,小慈告诉你如何一键找到“慈怀读书会”。

回复“微课”,收听慈怀课堂的线上微课

回复“线下”,了解慈怀读书会线下活动最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