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山大叔
让思考更有效率,让时间更有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何夕  ·  #a股# ... ·  昨天  
CHINADAILY  ·  China丨Beijing ... ·  昨天  
投行小兵  ·  企业出海:上市、布局和财富 ·  3 天前  
CHINADAILY  ·  OpenAI董事会一致拒绝马斯克收购该公司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山大叔

谢娜,生完孩子还敢这样,你活该被全网骂!

不山大叔  · 公众号  ·  · 2019-06-29 21:35

正文




近日,谢娜在《女人30+》节目中回应了自己多年主持风格受到的争议。


今年,她 38 岁了。

加上这几年做了妈妈,有人会直接跟她说:

“你不要再整天嘻嘻哈哈了。”

“为什么当了妈,就不能嘻嘻哈哈了呢?”


“每个人永远都会有小孩子的一面,我在大本营的舞台上可能永远不会长大。”


近些年来,谢娜是争议度、话题度最高的主持人,对她主持功力和风格的批评声从未间断过。

先是上节目时不时地提到自己的丈夫张杰,惹得粉丝脱粉回怼。


再到跨年演唱会主持上的插科打诨,被骂聒噪。


此次的这番回应,也并未打消网友的疑虑,两派相争僵持不下。

有人欣赏她的嘻嘻哈哈、简单快乐,有人认为她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双商低下。

曾经人人追捧的“太阳女神”,为何如今饱受争议,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谢娜?

节目中,谢娜说,在受到非议时,她尝试着劝自己:“我想我这样挺好的。”

她也询问何炅的意见:“他们问我要不要换一种风格……”

何炅说: “那你这个样的谁来补呢?”


有网友称:“我们骂的是你的主持能力,和风格无关,果然没智商都抓不住重点。”

在一片嘲讽声中,山叔看到奇葩说姜思达这样的回应:

主持风格和主持能力压根就是没法分开的事情,在这些舞台上,风格是能力,能力就是风格。


她在《快乐大本营》一直扮演一个接梗的傻大姐,只为博观众一笑。

谢娜和何炅,就像是相声里的捧哏和逗哏,一个人绝对唱不出一部精彩的戏。


她在《偶像来了》节目中模仿女明星,自愿扮丑,让一众女神欢笑连连,起到了暖场的作用。


就连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被嘲“总提张杰”,实际上也是为了场内场外连线互动。

因为她的身份不仅是嘉宾,更是主持人!


从一个叫“叶子”的助理主持,到“快乐家族”成员之一,到现今国内的综艺主持一姐,兜兜转转十七年。

她尽情展示、释放、闪耀着自己的个性,逐渐练就主持圈里独一无二的“搞笑”风格。

你敢说,令人快乐不是一种能力?

人们总是习惯宽容对待自己,严苛看待他人,但人格是非常复杂的。

幽默对应讽刺,品味对应优越感,成熟对应油腻,新鲜对应粗糙等等。

谢娜轻松搞笑,难免就有粗心大条,这并不影响她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和成功的女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所在,生完孩子嘻嘻哈哈又怎样?

她的制造快乐和不可代替性也是一种能力并且极其稀缺!

英国作家毛姆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小s曾在《我们是真正的朋友》中痛哭。

她说: “我每件事都很认真,可是我每一次做什么事,大家都觉得我在开玩笑,就是因为我是一个谐星。”


她和谢娜一样,常年和蔡康永搭档,在做综艺节目中的搞笑担当。

久而久之,人们忘了她曾经以歌手出道,还有出众的创作才华,蔡健雅著名的《被驯服的象》,就是出自小s之手。

她百变的才华,被“谐星”的标签禁锢,一贴就是十多年。

更可悲的是,即使努力扮演丑角,依然会被怼“疯子”“太夸张”“神经病”......

诚如马东所说, 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

这世上,总有人见山是山,有人见水却不是水。

当你选择了做自己,就要做好被误解的准备。

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不被理解其实是是人之常情,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是也一种人生常态。

山叔发现,谢娜面对的舆论,其实反映了女性长期以来的压力。

二十多岁跌跌撞撞进入社会、慌慌张张立业,初入职场被质疑工作能力不行。

就像《我和我的经纪人》中演员白宇的宣传经济琪仔。

节目一经播出,外界纷纷质疑她不够格,却忘记她只是个刚刚入行的小姑娘而已。


三十而立时,由于忙于工作又恰好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就被指责大龄剩女。

蔡依林、陈乔恩,事业有成又怎样,花容月貌又如何,还不是被称为“黄金剩女”?


到了快40岁时,如果没有孩子,就被指指点点是不是生不了。


生了孩子又面临身材走形的调侃,事业停滞的风险。


更甚者还要求女性事业家庭兼顾,工作完还要照顾老人小孩……

字字句句都像是在给他人强行上枷锁,恨不得钉上耻辱柱。

可这世间本就该是各人下雪,个人有个人的隐晦与皎洁,不是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人生篇章,弹到哪一曲,翻到哪一页,决定权不在“你”的口中,只在“我”的手中。


徐静蕾曾发微博问:

“为什么我们一直被教育要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