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中年理科男开始暗自窃喜,自己徒有一身数学好手艺,如今正是大放异彩的世道,在老婆孩子面前露一手,提高点含金量也是好的。于是他们下载了大量的PK数学技能的公众号、app,钻进各种论坛,准备大显身手。时常能看到他们在朋友圈里抛出一道难题,当没人解得出来的时候,就是他开始得瑟的时候。
这样的数学天才辅导孩子应该没大问题了吧,然而并不是这样。
奥数的难度,不在于你有多高的学历,你掌握了多少的知识量,而在于“你一定要去听奥数老师讲套路”。
听过套路的,瞬间钟迎刃而解,不懂套路的做起来抓耳挠腮大汗淋漓。正所谓“充电1秒钟,纠结2小时”啊。
我写过一篇《一个学而思倒下去,一万个学而思站起来》,写完之后一个朋友跟我说,你一个没去过学而思的竟然比我这个读了一年学而思的更懂学而思啊。然后她给我讲了一个笑话,说学而思要求家长上课时旁听,目的是回家可以辅导孩子做作业,所以她也是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奥数尖子,在探索的道路上寻找智商的第二春。
陪读爸爸提醒儿子别走神
有次她参加同学聚会不得不缺课,派了老公去旁听。结果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一上课就开始睡觉,一句话没听。回来后儿子作业做不出来,她说问你爸去,爸爸说问你妈去。然后两人顶嘴,越吵越凶。最后冷静下来,觉得作为一对医学硕士研究生真不该被几道奥数题吓得不敢面对,于是三个人一起去做。花了2小时,做完竞赛模拟卷上的4道。最后她说,为了世界和平,果断放弃了要求陪读的奥数学校。
但是奥数没有放弃,换个地方继续虐心。
看吧,让中年人谈放弃,就等于告诉他你的人生结束了。奥数如同一个标尺,在没有什么更好的标准来衡量能力的情况下,这个标尺哪怕再扭曲,也还是全民认可的,这才是最虐心的、最令中年人毛骨悚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