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精读
这里有全球商业、经济、市场、投资等金融资讯,让您在精思品读的同时,把握财经脉动,了悟商业潮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精读

巴菲特股东大会动容瞬间:一声“查理”,半世友谊

金融精读  · 公众号  ·  · 2024-05-29 22: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主文摘自 |《沃伦·巴菲特:终极金钱心智》

来源 | 认识管理


5月份,又一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在奥马哈如期举行;而与以往不同的是,“黄金搭档”巴芒如今只剩下巴菲特一人。

于是,今年的股东大会有了如下泪目一幕:巴菲特习惯性地冲着左侧喊了一句“Charlie”,意识到旁边是接班人阿贝尔后无奈地笑道:“我已习惯如此,尽管我已经提醒自己不要喊错人了。”

斯人已去,唏嘘不已。
芒格对于巴菲特来说亦师亦友,有人说他们是最佳拍档,有人说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灵魂伴侣”。巴菲特在2月致股东信的首页中用真挚的文字怀念了芒格,股东大会的开场视频也是缅怀芒格的内容。

查理·芒格与巴菲特相处的时间,远比巴菲特和他父亲或老师相处的时间要长得多。巴菲特和芒格于1959 年相识,并立即成了好友。1962年,当芒格创立了自己的投资合伙企业惠勒·芒格公司(Wheeler,Munger& Co)时,他们成了投资上的铁哥们。

1978年,在芒格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董事长后,两人的友谊持续了超过60年,两人对投资的热情持续了58年,他们呈现出的完美“飞行员和副驾驶”的关系持续了42年,他们一起使伯克希尔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

总之,巴菲特和芒格超过一半的生命是在彼此的陪伴下度过的。

初识的巴芒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真小”,芒格就可以为这句话做个注脚。查理·芒格于1924年1月1日,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他从小长大的地方,距离巴菲特现在住的地方仅有200码(1码=0.9144 米)远。
他甚至在巴菲特的杂货店工作过,但他和巴菲特小时候从未见过面。芒格后来离开奥马哈,进入密歇根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他的学业。他曾在美国空军担任气象员,二战结束后,尽管缺少本科学位,芒格还是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并于 1948 年毕业。
1959年,芒格的父亲过世,当时他赶回来料理后事。在朋友的介绍下,巴菲特和芒格终于在奥马哈相见。巴菲特当时已经处在创立自己投资合伙企业的初期,他向芒格建议,致富之路不是法律,而是投资。
据说,巴菲特最初被芒格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芒格让他想起了自己的老师——本·格雷厄姆。这两个人都培养出了一种对独立思想的信念,他们都以具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正直,以及致力于客观和现实主义”而闻名。两人都是狂热的阅读者,对历史、文学和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格雷厄姆的偏好更倾向于古典文学作品,而芒格则更偏好成百上千的传记。格雷厄姆和芒格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崇拜者,他们都认同富兰克林关于终身学习的信条芒格广学博识,他的知识范围之广令人震惊,似乎很少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和格雷厄姆一样,他具有的以闪电般的速度得出结论的能力也让人着迷。
巴菲特说:“芒格拥有世界上最棒的 30 秒钟思维能力。他可以一瞬间就从A到Z,在你说完一句话之前,他就已经看透了本质。”鉴于芒格所取得的所有成就,他完全值得有专人为其著书立传。谢天谢地,我们有几本关于芒格的书:《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以及其他优秀的描述了芒格宏大思想体系的书。
如果我们打算探究芒格思维的深井,我们要从三方面入手:发展通识智慧、从失败中学习和拥抱理性。

查理·芒格的通识智慧

1994年4月,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演讲中,要求学生们不要把市场、金融和经济学看作一个个割裂开来的话题,而是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广泛的研究大集合,涵盖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数学、哲学和心理学。
根据芒格的说法,我们不需要成为每个学科的专家,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对各个学科主要心理模型有基本的理解。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具备些通识学科知识,在投资时我们就可以享受通识智慧的“叠加效益”了。
1、物理学:牛顿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动作都存在一个相等且相反的力。与此有关的经济学原理主要是供求原理。如果经济中的供求平衡被生产或消费中的意外打破,那么经济将以相等的力量做出反应,从而恢复平衡。失衡状态不会长久存在,研究牛顿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2、生物学:与达尔文书中的生命系统类似,市场也是鲜活、有呼吸的系统;物理系统通常处于完美的均衡状态,生物系统则表现出非均衡的特征,一些微小的变动有时会引发很大的回应,而一些较大的变动可能仅仅产生微小的反馈,我们观察到的正反馈循环可以将系统推向新的和不可预见的方向——就像股票市场那样;
3、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给了我们另一个心理模式:最理想和最有效的社会,主体是最多样化的。但一旦多样性系统出现崩溃,所有成员都只有一种心智时,系统就会变得不稳定,这就会导致繁荣和萧条,就像股市一样;
4、数学:贝叶斯公式使我们在信息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基于过去的数据,通过动态调整的方法一步步预测出相关的概率。帕斯卡、费马和贝叶斯给了我们一个框架,用以正确估计公司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这使我们确定投资的内在价值成为可能;
5、哲学:我们可能会阅读奥地利出生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从维特根斯坦那里,我们了解到,当我们谈到“意义”时,我们指的是我们用来描述我们最终对事件进行解释的词语。
而当我们不能解释结果时,往往是因为我们未能进行正确的描述;我们还可能读到美国独特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实用主义者,才使巴菲特在投资上,从格雷厄姆以资产为中心的估值方法,转向芒格提倡的对优秀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估算的方法。
6、心理学:如果没有对心理学的深入研究,那么对投资中的通识研究是不完整的。遵循这样的研究路径会让我们进入对于失败的研究,这正是来自芒格智慧的第二方面——从失败中学习。

从失败中学习

芒格说自己“一直对标准的思维错误很感兴趣”。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年轻大学生的时候,他就想了解决策心理学,请注意,这发生在1948年,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它让我们意识到,芒格想要学习决策心理学的这个时期,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心理学和投资之间联系的出版物。
今天被广泛称为行为金融学的东西,在20世纪50~70年代并不是一个研究领域。相关领域的第一部严肃著作《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直到1982年才面世,作者是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即便是这本书,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第二年,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面世,这本书成了芒格最喜欢的书之一。
现在,40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在努力推进思维错误方面的研究,而芒格已经在大约70年前就踏上了这样的旅程。简而言之,早在其他人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前,芒格就已经制定了如何避免认知失败的路线图。

芒格通过建立自己的优化决策路线图,控制了自己“消除心理无知的斗争”。芒格在剑桥行为研究中心连续做了关于“人类误判心理学”的主题演讲,芒格列出了一份清单,他称之为“经常误导人的心理倾向,以及应对之策”。其中,芒格概述了25种人类心理倾向,从“奖励与惩罚/超级反应倾向”到“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产生极端后果的倾向”。
他说:“心理思维系统所描述的这些,如果人们使用得当,就能使智慧和良好的行为得以传播,并有助于避免灾难。”在这里,芒格用一句简洁的话总结了他的主要观点—发展通识智慧,从失败中学习,以及明智地展现自己。他称最后一种是“良好的行为”,这就是拥抱理性。
拥抱理性
在一次晚宴上,芒格被提问,请他说出促使他成功的一个品质。他回答说:“我是理性的。这就是答案,我是理性的。”他补充说,“那些说自己是理性的人应该知道,事情是如何运作的,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以及为什么。”这不是一个偶然的想法,这对他来说至关重要。正如芒格经常说的那样:“保持尽可能多的理性是一种道德责任。”
好消息是,理性是可以学习的。芒格说:“理性的增加不是你选择或不选择的事情。”其含义很清楚:你必须这样做。“变得更加理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只能慢慢得到它,而且结果并非固定不变,但几乎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芒格的思想帮助巴菲特渐渐远离了格雷厄姆的推理方式,巴菲特说:“查理·芒格打破了我买烟蒂股(意指购买股价低廉但状况不佳的企业)的投资习惯,开始建立一个规模庞大、利润令人满意的企业投资组合。在我看来,芒格最重要的壮举是设计了今天伯克希尔的结构。他给我的蓝图很简单,别老想着以便宜的价格去购买平庸的企业,而是应该以公允的价格去购买优秀的企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