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中印会盟:老二看老三,两边都带酸?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19-10-11 20: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十年之约。

家领袖应邀访问印度,凸显了中国对于未来的深层忧虑。中国开始重视穷人世界了。

老二看老三 ,两边都带酸。

真正的强者,没有竞争对手,弱者则往往互咬。 作为老三的印度穷哥们,能不能成为老二中国的朋友?

不仅是印度, 对于多数金砖国家内部而言,竞争性远大于合作性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中国在某些方面需要与部分金砖国家联盟,但是,长久来看,金砖国家才是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自从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国之后,国内部分人认为,美国将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对手,这是一个重大的误区。

同类相残,异类相吸,千古皆然。金砖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程度,远超金砖国家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金砖与欧美国家,普遍存在产业互补,而金砖国家之间,由于产业的相似性,竞争更为激烈。

由英国梅普尔克罗夫特公司风险分析专家编纂的报告指出,位于名单前列的 10 个国家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2/3 。而这十个国家的排名依次是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 5 国位于该名单的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巴西、德国、加拿大、墨西哥和伊朗。金砖四国全部位列其中,前六名中更有四个都是金砖国家 .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崛起,形势更为险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至今,全球民族国家,均已经启动现代化历程,中国并无先发优势。 中国未来要实现产业升级,将逐步与美日欧等强国竞争,更要与同时后发的金砖国家竞争。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地位。

特别值得警醒的是, 金砖国家作为一种概念,从来就不是一个战略同盟,相反,未来中国与未来金砖国家之间的竞争,其惨烈程度甚至远胜与发达经济体的竞争。

中国的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严重, 目前中国单位 GDP 能耗是欧美和日本的数倍,甚至也超过印度, 假使未来中国,印度等金砖国家都达到美国一样的发达程度,则纵使集全世界的资源亦不可得。

在此情况下,金砖四国中,必然有胜出者和落后者,鹿死谁手,难见分晓。金砖四国的提出者吉姆·奥尼尔曾给金砖国家排序,其现实顺序是: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但是,其他三国,均各有称雄之心。俄罗斯希望能够重振大国雄风;巴西则要从一个“未来永远在未来”的国家,成为一个“今日之国”;而印度则一直宣称要成为“未来的亚洲世纪的主角”。

在政治领域,巴西和印度,都提出了入常要求,直接挑战中国的国际地位。巴西更是携 2014 年世界杯、 2016 年奥运会,风头直逼承办奥运和世博的中国, 俄罗斯则在中亚事务上,对中国形成了广泛影响,印度在东南亚亚洲的地缘政治中,成为中国的强劲对手。

在经济领域,金砖国家对于中国的挑战更为严峻。 数据显示,中国贸易顺差连续下降,形势严峻。除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外,金砖国家的竞争,亦是重要影响因素。

巴西则在出口市场,未来将逐步成为中国对手。巴西人口适中,潜力巨大,号称要做金砖四国之首,目标直指中国, 在美国市场和非洲市场,巴西已经成为中国强劲的竞争对手。

更严重的竞争,来自印度。

印度与中国的龙象之争, 一直为全球广为关注。在近几年的中国纺织业的危机中,印度纺织企业乘虚而入,崛起为世界第二纺织大国,对于中国纺织产业形成巨大威胁,而在玩具市场,很多欧美玩具商,已经将印度看做中国的替代者。甚至在农业领域,印度亦在部分领域,侵蚀中国市场,在东南亚的印尼,当中国的大蒜价格暴涨的时候,印度产大蒜乘机大举登陆,成为中国大蒜有力的竞争者。而因为语言和文化优势, 印度在低端服务业方面,更具有中国不可比拟的优势。 IMB ,微软等的亚洲服务中心,均设在印度。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丧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印度的劳动力价格比之中国更有优势, 特别是中国沿海,劳动力优势更是难以与印度抗衡。由此,很多欧美日韩的企业,纷纷从中国转移,到印度投资。

目前, 印度已经成为日本长期投资的首选地,成为日本心目中的“亚洲中心” ,韩国的现代汽车, LG 电子等亦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印度。美国国务卿更是示意印度“是该带头的时候了”。

金砖四国未表现出更为激烈的正面冲突,是因为 各自受困于现实发展,俄罗斯和巴西都对资源产业过于倚重,印度则由于社会革命不彻底,将长期受困于落后的种姓制度

中国胜出的希望,在于率先实现深化改革。 目前,中国存在资源持续消耗,出口依赖加剧,内需不振,产业结构失调,管制不当等种种弊端, 若中国早日完成经济转型,获得先发优势, 则在金砖四国中率先跃升为发达国家者,中国仍机会巨大。

谁是中国之友,谁是中国之对手,也许看数据更直接

2018 年,中美贸易额达6335 .2 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超过3 000 亿美元,以国家论,则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更为紧要的是,美国给中国带来了顺差,亦即带来了就业机会和财富,是中国之友。双方是良性的,即,强势一方,带给弱势一方帮助。

但是,中印关系,则没有那么和谐了。

2018 年,印度对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955 .4 亿美元, 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188 .3 亿美元, 印度自中国进口767 .1 亿美元, 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 578.8 亿美元 。

什么意思?

中国比印度大, 中国比印度强,中国还赚印度的钱。 朋友不好做。

很多印度人认为,在中印两国交往中,中国从印度得到的更多,认为应当遏制中国,不能让中国夺取印度更大的市场。

中国与美国产业互补,印度与美国,也是产业互补,印度与中国,却同为穷兄弟, 中国是印度第二大贸易国, 印度是中国在南亚最大贸易伙伴,但是在中国的全球市场上却排不上号 ,在美国,欧盟,东盟、日本,香港,巴西,俄罗斯等之后。 中印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更多的是竞争关系。

五年前中国总理访印,特别提到要减少对印顺差,让印度货多进中国,同时倡议建设中印缅孟经济走廊, 正是中国大国责任意识的觉醒,要做老大,首先是要牺牲,要亏而非赚。

同样,从产业竞争角度看,东盟国家为什么不尊重中国,甚至在海域争端上,不愿意给中国面子,根源也在于此。

东盟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长期以来,中国对东盟也是贸易顺差。赚了东盟的钱。

大中国,赚小兄弟的钱,对小兄弟的帮助在哪里? 不是给当地政府撒几个钱,,就是帮助他国,而要从根本上,通过贸易与市场,将对他国的优惠,普及到当地每一个民众,带来广泛的福祉,获得广泛的民心

中国展现大哥风范,当从造福印度和东盟开始。

大国胸襟,当以海量。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

中国十大城市创新能力排名

广东VS江苏:谁能胜在未来 ?


中国的天时、天命与天道



罗天昊国与城

————————

微信ID:luotianhao99

洞察国家战略  关注城市竞争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