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鸿观
中国财经界最权威大号,金融,货币,财经,历史,世界,观鸿观,知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西峯_突然之间://@李迅雷:说明一下 ... ·  17 小时前  
经济参考报  ·  夜读|心是一块田,快乐自己种 ·  19 小时前  
郭磊宏观茶座  ·  【广发宏观王丹】1月经济的中观线索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鸿观

日本崛起的真正因素:中国和俄罗斯给了日本苟活的机会!

鸿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4-14 14:04

正文

关注 鸿观 一起涨姿势~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日本,中国的千年夙敌。从它的国家发展来看,就像是“ 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的过程。


历史与地缘环境,决定了它只能是东方文明的跟随者,而不是领导者,更不是曾经所谓的“ 大东亚共荣圈 ”的缔造者。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不论日本有多么强大,终究是昙花一现。当历史的巨轮回到轨道上,日本也该回归自己本身的位置。但是,直到今天,国内依旧有很多人盲目的推崇“ 日本强大论 ”、“ 中不如日论 ”、“ 日本是亚洲的领头羊 ”。



这些“日吹”吼着“已发生的事证明一切”的原则,却不敢正视当下正发生的改变。就好像曾经中日小学生同在机场看书,他们吹捧日本人是素质的表现,却贬低中国人大有作秀的嫌疑。


对于国内这些横行的“日杂”“精英”,小编并不想做批判。今天,小编要撕下日本最后的一块“遮羞布”,全方位阐述一个事实:“ 现在的中国,已经完爆日本 ”!


一.千年夙敌的恩怨对决


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这个国家是我们欲除之而后快的。


自19世纪末那场世纪海战以来,一直到1945年密苏里号战列舰上那份无条件终战投降书生效的那一刻。半个世纪以来日本鬼畜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沉的灾难。除了日本,从来没有那个国家,能够让中华民族恨得如此咬牙切齿。


说来也如此搞笑。中日间纷纷扰扰纠缠跨越千年的对决竟然多次是围绕着朝鲜半岛召开的。或许从唐朝中日第一次对决开始,半岛作为中日之间的路上缓冲区,它的命运,悲哀由此开始了。


高句丽,百济,新罗在三千里锦绣山河的乱战最终导致了由大唐和倭国介入的一场东北亚的国际战争,这次战争影响深远。强大的唐朝军队终究粉碎了日本西进大陆的狂想曲,日本人选择了隐忍,而这一忍就是八百年。


明朝万历年间,刚刚结束战国时代的日本把目光投向了八百年前那块遗恨的锦绣河山。只要拿下朝鲜,跨过鸭绿江就是魂牵梦萦的东方大陆。然而,历史却跟日本人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满怀壮志的丰臣秀吉率领的日本远征军团最终还是失败在腐败的明朝军队手上。日本人不得不继续忍下去。


时间到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达到了空间强大的地步。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政府腐朽无能的统治中,经历中英战争后的中国几乎到了任人宰割的地步。经过精心策划,日本仍然是利用朝鲜问题向中国宣战。当硝烟散尽,北洋水师的铁甲战舰最终沉没在黄海幽深的海沟中。带来的是,日本人终于战胜了老对手。从那时候开始日本开始了入侵中国的世纪计划。然而,1945年,日本人还是再一次失败了。


回到21世纪,强大的经济令日本人狂乱。狂热的军国主义再一次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发芽。但是,日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它们是棋子。对,只是棋子而已。棋子想要跳出棋局参与博弈是大国们绝不允许的。


二.送上门的大国礼包


回望历史,至今还有很多人对日本非常懵逼:


一百多年前,那条龟缩在亚洲大陆东北端的“小虫”,仿佛一夜之间化身为蛟,成长为世界第九大帝国、亚洲第一强国。


1945年,当两颗原子在广岛和长崎先后爆炸,随着而来的是日本战败投降。那时的日本,饿殍遍野、一片废墟。就在大家都以为日本或将一蹶不振之时,历史,又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战后日本强势崛起,经济、工业、国力都问鼎世界前列,亮瞎了吃瓜群众的24K钛合金狗眼!


有些东西出现一次两次,我们或许可以用巧合来解释。但一个国家的崛起,绝不是巧合与运气所能解释的,而是有必然的内在因素。


其实,这一切都是历史的选择。或者说: 日本能崛起,是大国博弈下的产物


让我们先把视线转向近代的欧洲。19世纪初,大英帝国约翰牛终于搞定了自己的百年宿敌——法兰西帝国高卢鸡,并成功把那个曾经席卷半个非洲和整个西欧大陆的王者拿破仑,送到了远离世界中心的南大西洋达圣赫勒拿岛上。收拾完法兰西的英吉利猛然发现:卧槽,这是闯关打BOSS吗?干完一个还有一个,这一个BOSS还TM比高卢鸡还难搞!


这个比法国佬还难搞的BOSS就是沙俄。经过农奴制改革方沙俄迅速崛起,成为了东方世界最为强大的存在。就如同所有崛起的大国都充满争霸的野心一样,沙俄并不满足于现状,频繁在亚欧大陆上挑衅英国。


在整个19世纪,沙俄与英国的矛盾,是世界大国的主要矛盾。围绕着这场矛盾,沙俄与英国等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在瓜分中国的问题上,两者也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


斯拉夫人脾气火爆,关你TM什么游戏规则,二话不说就看谁的拳头硬,国际博弈完全不按套路来,搞得英国人很是头大。几番折腾下来,英国人决定故技重施,在亚洲扶持一个代理人从东面牵制沙俄,就如同当年扶持普鲁士德国对抗法兰西一样。


19世纪的亚洲国家混得普遍很惨,到处都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英吉利分的地盘最大,然后沙俄、德意志、法兰西、美利坚只有拣老大剩下的。而当时勉强保持独立的国家就三个, 清朝中国、明治日本、暹罗泰国


在英国的候选名单中,中国首先就被ban掉了。首先,当时的中国涉及到全球所有列强的利益,若中国成功崛起,他们的利益都将受损,英国人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扶持中国。其次,中国体量很大,就算是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但GDP依旧处于世界前列。要想让中国有资本对抗沙俄,英国就必须帮助中国进行工业革命。大家想想,若中国完成工业革命,成功将大量的农业GDP转变为工业GDP,那将是比沙俄还恐怖的存在。而暹罗在东南亚,远离抗俄前线,所以,英吉利选择了日本。



如果说“黑船事件”砸开了日本国门,让日本认识到西方制度与工业体系的超前先进性;那么,与英国的同盟,才是日本迎来国运的真正起点。


19世纪下半叶,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日本市场,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英国大量购进日本发行的战争债券。日本正是靠着这笔钱,从英国购进大批先进战舰,成功打赢了这两场日本赌上“国运”的战争。1902年,《英日同盟条约》签订,英日双方将 共同遏制沙俄在亚洲的扩张 写入纲领,英国将对日本进行军事援助和工业化建设。



甲午海战与日俄战争带来的红利大家都知道,日本一跃成为当时最耀眼的世界大国。可以这么说,如果英国当年没有找到日本做代理人,日本也许到今天都一文不值。至少日本没有机会打赢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而没有这两场战争的红利,日本是不可能在短短数十年之间完成从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的转变。


三.看门狗的妖孽狗生

二战结束后,就在日本准备对大国俱乐部说GG之际,两大变数拯救了日本。或者说, 中国和苏联给日本带来了二次国运


第一个变数,是中国。当初干完世界级群架之后,蓝星上就剩下苏联和美国两大战兽。按照美国的设想,是准备全力扶持中国作为 亚洲抗苏桥头堡 。可谁曾想到,拿着一手好牌的老蒋太TM丢脸了,三年时间直接丢了整个中国大陆。中国这个抗苏桥头堡摇身一变,直接成为了苏联最强大的盟友。所以,牵制苏联的重任,只有交给日本了。


第二个变数,朝鲜战争。一场朝鲜战争打下来,让中国打出了一个世界大国地位。华盛顿猛然意识到,需要遏制的不止是莫斯科,还有北京。



在美国的运作下,首尔成了在亚洲对抗东方阵营的最前线,东京则是总基地。为此,华盛顿调整亚洲政策,大力扶持日本。正是靠着美国战略的需要,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日本工业火速崛起,打造出名震一时的 世界工厂 ”。


70年代,日本产业升级完成,积极向东亚其他落后国家输出次级低端产业,并提出了“ 雁阵模式 ”。 日本作为输出国,为雁头,提供资金和技术。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作为雁身,提供劳动力负责出口加工。中国则是雁尾,提供石油、矿产等工业生产的原材料。这种发展模式在亚洲国家普遍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中国正是是靠此,完成了最原始的工业资本积累后,产业递增而上,先是机电产业,而后就是通讯技术产业。


通过自上而下的整合亚洲经济产业链,日本经济第一次拥有了称霸世界的实力。以汽车、造船为主的出口工业产品席卷全世界,连汽车传统地区欧洲和汽车强国美国,都受到日本汽车的强大冲击。



1983年日本贸易黑字(资本收支,收入大于支出)超过西德,资本输出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黑字大国和资本输出大国。1985年,日本登鼎第一海外债权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以此为背景,日本积累了经济实力以后,向美国霸权发起全面挑战。一时市井传谣: “继英国霸权、美国霸权以后,世界将迎来日本霸权时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日本两次崛起的国运,都是因为莫斯科。虽然后来日本被美欧联手玩惨,但能把“看门狗”做到如此地步,日本人也算是有吹嘘的资本了。


毕竟,不是每条“看门狗”都能做出世界大国的高度。比如韩国这条看门狗,它的姿势水平就差远了,除了时不时对中俄吠两声,压根没啥存在感...


四.被工业4.0抛弃的日本


1750年,英国拉开工业革命的序幕,世界文明从农耕/游牧文明阶段,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工业实力则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主要看几个方面: 劳动力、技术、资本、市场 换而言之,一个国家劳动力越多、技术越雄厚、工业体量越大、市场范围越广,国家实力就越强大。



二战之前,决定国家实力的是工业产值。到了冷战时代,美苏的工业体系和工业产量空前强大。而美国多次利用军转民/民转军的方法,对苏联建立起强大的“技术优势”,苏联败象渐显。而这场美苏争霸让中国认识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工业产值只是维持工业实力和国家实力的基础,技术才是未来争夺的核心 。“


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变革、抢占未来前沿科技制高点,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导下,“ 863项目 ”孕育而生。


“863项目”是我国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的开端,也为今天的中国超越日本埋下了伏笔。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在科技、军工方面的成就,大多数都是“863项目”的产物。


2013年,德国政府推出 《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文件。文件指出: 物联信息系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高新产业技术,将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制高点。由此,世界进入 工业4.0 (第四次产业/工业革命)时代。



有人说,工业4.0时代,是中国的时代,世界将在中国的领导下完成第四次产业革命。关于“工业4.0是否是中国的时代”这个问题,我们先暂且不谈。小编就说就告诉大家一点:工业4.0肯定不是日本的时代。原因只有一个——


工业4.0抛弃了日本,或者说:日本在工业4.0中,全方位落后中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