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西广播电视台
官方微门户。新闻资讯、互动交流、品牌宣传、公益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旁门左道PPT  ·  PPT数据可视化,到底有多少种方式? ·  14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刘国梁建言WTT:取消强制参赛政策 ·  3 天前  
KnowYourself  ·  教你一个拒绝喝酒的理由(不是开车)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山西广播电视台

著名女星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感冒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公众号  ·  · 2025-02-03 21:41

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台湾女演员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引发关注。文章介绍了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流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高危人群包括儿童、老人、孕妇等。除了肺炎,流感还可能引发心脏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文章提醒公众重视流感疫苗接种,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引发关注。

中国台湾女演员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提醒公众关注流感问题。

关键观点2: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及严重性。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其症状更严重,可能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每年全球有大量因流感导致的重症和死亡案例。

关键观点3: 流感常见并发症及高危人群。

流感可能引发肺炎、心脏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儿童、老人、孕妇等是高危人群,需特别注意防范。

关键观点4: 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每年9月和10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但整个流感季都可以接种。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每年都需要接种新的疫苗。


正文


据澎湃新闻,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年仅48岁。


流感(Influenza)在中文中称为“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Common Cold)在流行,对流感掉以轻心,但其实,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据 WHO 估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 300 万~500 万的重症和 29 万~65 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一项全球的研究数据估算了 1999~2015 年 33 个国家的死亡率,估计每年流感相关死亡率平均值如下:

年龄组

死亡率(每十万人)

< 65 岁

0.1~6.4

65~74 岁

2.9~44.0

≥ 75 岁

17.9~223.5


肺炎

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上把小于 5 岁、大于等于 65 岁(也有指南界限在大于 50 岁)、孕妇、产后 2 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列为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视风险。

图源:参考文献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 24 次/分)、缺氧和发热(> 3 天)。肺炎类型包括:

  • 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发作 3~5 日后仍持续存在高热,以及有上述肺炎表现。通常很严重,进展可能很快,不积极干预会有生命危险,特别是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 继发细菌性肺炎:流感症状有所好转(包括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和咳脓痰。通常出现在流感数天后(7~14 天),最常见,在重症流感中约占 1/3,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危重。


  • 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参考上两者,可表现为症状逐步加重,也可表现为短暂好转后加重。


这些流感并发症也要注意


除了肺炎,流感还有这些并发症也要当心:

1

心脏并发症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约占成人流感的 12% ,但流感性心肌炎和心包炎罕见。

2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和癫痫患者,流感相关性脑病更常见于儿童,流感导致成人脑炎、脑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总体上不常见。

3

肌肉骨骼并发症


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极度肌痛、无力、尿色加深)更常见于儿童。虽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并不常见。

4

中毒性休克


在最近几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发期间,既往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了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多跟继发产毒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5

合并感染 


包括肺炎(其它病毒、细菌、真菌)、菌血症、脑膜炎和曲霉菌病。对于发热超过 3~5 日、退热后再次发热,或病程 3~5 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警惕。

流感是什么?

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1

普通感冒症状


典型的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鼻涕、鼻塞明显,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咽干、痒或痛,咳嗽和不适感,成人感冒很少发热或低热。咳嗽较常见,往往出现在鼻塞、鼻涕症状之后;鼻分泌物可能清稀,也可能呈脓性(不一定是细菌感染)

2

流感症状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严重性。不同人感染流感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跟感冒类似,重者则会有上文提到的并发症。

对流感掉以轻心,可能导致高危人群忽视疫苗接种或抗病毒药物的及时使用,进而引发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例如,因忽略疫苗接种,使流感引发严重综合性疾病,导致儿童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更为隐匿,但在临床,不少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可能导致老年人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甚至无力回天。

症状上分辨流感和感冒,有时不会很准确。最快速、最精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在临床,如果非要鉴别是由何种病毒造成的感冒,方法可以有病毒培养、抗原检测和  PCR。但是,如果没有办法及时进行检测,随着疾病的发展,两者的症状上还是可能出现一些差异:


在全球范围内,流感每年导致大量住院和死亡,属于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即使是健康成年人,流感感染后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由此造成和引发的暂时性劳动力丧失或生活质量下降,也更强烈一些。


得了流感后怎么办?

A 自我判断

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15~65 岁),在流感季节,自己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症状时,临床可以疑诊流感。

此时不需要流感检测来确诊。自购抗原家庭检测也是一种选择,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 50%~70%,有需要明确诊断时,在 1~2 天内多次采样有助于提高阳性的准确率。

  • 无并发症的流感,成人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通常持续约 3 天,随后大多会改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 10~14 日(年纪大、免疫力低下恢复时间更长),部分患者的乏力症状会持续数周。

  • 出现并发症的流感,或者有脱水(口渴、疲倦、尿少黄)、心肺功能受损、精神状态改变的情况,通常属于重症,应住院治疗。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B 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① 并发症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 2 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② 高危人群接触者: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 2 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③ 流感持续或重症:流感样症状持续进展,超过 3 天,或者出现流感并发症、重症时。重症或病程超过 2 天时建议遵循医嘱选用对应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