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林教育  ·  吉林省春季开学“家长第一课”举办 ·  昨天  
微观三农  ·  农业农村部部署做好春耕化肥保供工作 ·  2 天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新增!我省设立一所职业学校——哈尔滨商贸职业学院 ·  2 天前  
桦爸聊升学  ·  广东这所公办本科高校首招“3+证书本科” ·  3 天前  
桦爸聊升学  ·  广东这所公办本科高校首招“3+证书本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那个狂怼密斯的建筑师走了,留给我们一个有趣的时代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8-09-23 17:31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2018年9月18日,普里兹克建筑大师、后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少即是乏味”的代言人——罗伯特·文丘里与世长辞。


文丘里


他留下的建筑不多,但是每一个能激起建筑界猛烈的浪花,他写的书《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早已成了过去一百多年来和《走向新建筑》并驾齐驱的革命宣言。


最佳建筑师夫妻档——文丘里与布朗


1925年6月,文丘里在美国出生,他的父亲是经营着一家农产品公司,母亲是个活跃的社会活动人士。22年后,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读建筑系,那是格罗皮乌斯任教的地方。


他在三位现代主义大师那里工作,一个是斯托罗诺夫,一个是沙里宁,以及路易斯康。他看到了他的老师们都在努力地摆脱密斯风格的控制,很快他便知道了自己在新时代使命。


工会之家


1964年,他和友人,以及自己的妻子开创了事务所,开始了更具个人风格的设计生涯。他为母亲设计了一栋小屋,后来的建筑师们喜欢叫它“母亲之家”。


文丘里的母亲是个女权主义者,她独立、叛逆、热爱历史和政治,文丘里要用老父亲留下的遗产为她建造一座更加独特的建筑。他不仅完成了这个愿望,而且让这栋亲情之作成了建筑史的一个转折点。


母亲之家


它没有了现代主义的平顶,而是以烟囱为中心搭建了倾斜的房盖。建筑的立面采用了罗马的三角山花墙形式和比例,而在大门入口处,则使用了一个弧形的装饰,象征古典主义的拱门。在山墙中间,还有一道开缝。


母亲之家

“这是一个承认了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建筑。”文丘里后来的宣言似乎揭示了这栋建筑的含义,“它既复杂又简单,即开敞又封闭,既大又小;某些构件在这个层次是好的,在另一层次上是不好的;它的法则是一般构件适合一般要求,偶然构件适应特殊要求。”


而后现代主义的大幕,也由他正式地揭开了。


母亲之家


两年后,他写出了一本震惊建筑界的书籍,《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斯库利说,这本书也许是1923年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以来,建筑界最重要的一本书。它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甚至成为了畅销书。


在这本书里,他强调着建筑应该模糊、不明晰和具有复杂性,建筑需要“杂乱的活力”。他探讨了人文主义和巴洛克风格,想用历史的符号对现代主义进行补充和完善。他想用装饰来修正国际建筑的刻板印象。


他对着密斯的“少即是多”提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少即是乏味"。




1972年,文丘里和他的妻子写了另一本让建筑师振奋的书《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他再一次强调了那些后现代思想,把美国的霓虹灯文化、汽车文化、赌城的艳俗当成挑战国际风格的武器。设计师不应该忽视、模式当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文化特征。


他把建筑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冷漠的、没有时代感的建筑设集,另一种是装饰性的的建筑,他激烈地批评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都是“丑陋、平庸”的建筑。


拉斯维加斯


文丘里一直追溯着典雅、装饰、折衷主义风格中的象征意味,同时也在寻找更为简单、明快的造型。


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他已经是建筑界鼎鼎大名的建筑师,各种项目找上了他。他设计的特拉华州的城堡住宅,康涅狄格州的布拉特之家,伦敦美术馆等等都明显地带着严谨的历史主义的符号。因为对几何形式的热衷,他的设计既不会刻板,也不会过于繁琐,成了后现代建筑的标杆。


特拉华州新城堡住宅


布拉特之家


伦敦美术馆


年轻的建筑师们开始模仿着文丘里做各种文章。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排列着一片片的三角形山墙和拱门装饰的建筑,它们粗制滥造,慢慢扭曲了后现代的建筑价值观。伟大的建筑师总是被模仿,然后被批判,但在批判中,我们往往能明白那些划时代建筑的价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