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钛媒体 ( ID:taimeiti )
这50家出租车企业将引入滴滴的互联网技术、算法以及运营管理思路,通过滴滴的智能派单方式提升效率。
钛媒体记者| 韩佩
尽管出租车司机一直把滴滴专车快车当作自己的对立面,但滴滴对出租车的态度可是不止一点的友好。
8月3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已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南京、三亚等十余个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滴滴方面称,这些出租车企业将引入滴滴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算法、平台大数据和运营管理思路,而滴滴则用深度对接的智能派单方式帮助出租车司机更高的提升效率。
滴滴表示,相比于之前的滴滴出租车抢单模式的系统,这套智能派单系统更加高效,会更加全面的对接出租车企业和滴滴平台的自通数据,平衡考虑距离、拥堵情况、运力供需、司机服务评价等因素,然后自动将乘客订单定向匹配给一位最合适的出租车司机。
根据滴滴出租车负责人曹放的介绍, 滴滴新系统的测试数据显示,相较“抢单模式”,“智能派单”模式下,参与测试的出租车司机时薪最高提升了50%,空驶率最多降低了36%。
除此之外,为了消除出租车司机和快车之间的矛盾,滴滴表示目前其已经实现了出租车网约车订单和后台系统的打通,可以让出租车司机在承接出租车单基础上,承接网约车订单。
对于具体如何实现,滴滴方面并未进行解释,只是表示“具体落地和运营,会根据各个企业与地方政府沟通后,再确定”。曹放将之称其为“流量融合”,他表示,经测试流量融合后,参与测试的出租车司机平均流水上升14%,空驶率平均下降18%。
其实,滴滴和出租车的合作在此之前有着比较典型的模版。今年4月,滴滴和上海海博出租车合作,投入了500辆网约车投入“滴滴海博”模式当中,即线下的车辆、司机和运营资质由出租车公司负责,线上的订单派接、用户运营、支付等由滴滴出行负责。
不过相比此前,这次的合作模式进行了一定门槛的放宽。以海博模式为例,其投入的车辆为500辆有着出租车运营资质的网约车,是在公司原有的出租汽车额度里转出部分额度来实现;采用“沪A·M”出租车牌照,与合法顶灯出租车车辆性质一致;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海博模式的司机不需缴纳“份子钱”,每月只需上交公司少量的管理费。
而如今从滴滴和50家出租车企业的合作来看,不仅在车辆的数量上没有限制,合作的方式也更加深入。滴滴方面向钛媒体解释称,这次合作的50家出租车企业也包含海博这种模式 ,方式更加多样化,但这标志着滴滴对出租车行业的进化正提档升级。
如此前钛媒体的猜测文章所述,(点击查看详文《滴滴开始收购出租车公司了?》)滴滴出行CEO程维表示,其做此决定的原因是滴滴从出租车业务起家,两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良好的合作基础。程维还透露,2014年时,已经就有80%的出租车司机进行线上接单了,但滴滴觉得行业只是走了第一步,如何提高出租车服务还缺少有力的抓手,所以滴滴积极与出租车企业携手,助试图推进出租车、网约车的融合发展。“我们希望未来做到100%的纯线上接单,提高效率,降低空驶。”
另外,滴滴选择此时对出租车的改革进行更大幅度的渗入比较好的契机是,上个月,随着网约车身份的转正,出租车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也同时进行了发布。滴滴有技术、出租车亟需“解救”,但同时,二者之间又有着一定的矛盾,至少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是这样的。(关注钛媒体(ID:taimeiti),回复“网约车 身份证”,即可获取钛媒体详文《网约车终于拿到了合法的身份证,不过烧钱补贴可能要结束了》)
于是,滴滴选择了妥协,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政策研究院院长则张贝指出,滴滴正在从技术融合、服务融合、流量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试图把网约车的制度优势、管理模式以及应用成熟的技术经验,逐步融合到出租车体系中。
值得一提的是,张贝在加入滴滴前有一个举足轻重的身份:原国家交通部道路运输司出租汽车管理处的副处长。据钛媒体了解,张贝加入滴滴的初心就是希望能够对出租车行业进行改革。并且,此次滴滴还宣布,将投入1亿元建立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基金,用于对出租车服务转型升级的资金补贴。(关注钛媒体(ID:taimeiti),回复“约谈 滴滴”,即可获取钛媒体详文《约谈不是灾难,可能是滴滴快的的利好信号》)
此前我们还在猜测,滴滴到底会不会反向收购一家出租车公司,现在看来,某种意义上滴滴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