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益加青
湖南省益加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是湖南省第一家支持青年公益事业和服务社会组织的枢纽型机构,益加青定位为综合性、专业性的枢纽型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株洲元宵游玩攻略来啦! ·  15 小时前  
潇湘晨报  ·  著名导演去世! ·  昨天  
湖南日报  ·  一架飞机在菲律宾坠毁,致多人死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益加青

爱故乡的100种方式【vol.002】丨沙龙回顾:乡村的灵魂在哪里?

益加青  · 公众号  · 湖南  · 2018-12-20 22:35

正文

12月18日19:00,“爱故乡的100种方式”系列沙龙第二期“乡村的灵魂从哪里来”在长沙熬吧文化空间展开。本次沙龙由湖南爱故乡工作站、湖南益加青、熬吧、湖南农道公益基金会、三昧文化、共享家、仁与公益等多家单位或团队联合发起。除了主嘉宾分享环节,现场聚集了来自不同领域却一样关心家乡建设与乡村发展的人士,大家一起相互交流讨论,氛围活泼热烈。


谢佳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爱故乡,我们首先需要认识自己的故乡。尤其是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中,乡村发展迎来大好机遇的背景下,读懂生我、养我的乡村,理解绿水青山的功能与价值,更显得尤为重要。


谢佳荣:湖南天圆地方旅游规划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家库专家,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理事,湖南省星级农庄评审专家。


谢佳荣老师首先列举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生产的现状与相关数据,讲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背景,呼吁大家能够关注自然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希望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循环产业,保护好绿水青山,保护好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



随后谢老师分享了绿水青山的丰富内涵,他表示绿水青山的价值不能孤立来看,而是要将其融入到整个乡村社会来看,并着重强调了绿水青山的文化功能、生态功能、旅游功能、养生功能、科普教育功能,据此总结了未来乡村发展“十大具有潜力的绿色经济产业”。

刘明: 爱故乡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刘明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这一展示了爱故乡行动足迹的短片,并以乡村是什么以及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之下乡村的消失所带来的问题为引入,介绍了爱故乡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乡建之路。


刘明:湖南爱故乡工作站负责人,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曾参与创建多家公益组织,擅长于自组织培育,创意策划,乡村建设规划与项目运营服务。


据刘明老师介绍,“关注三农,塑造自我”的大学生支农调研、致力于“生态农业,环保农村”建设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北京扎根十五年的小毛驴市民农园,给爱故乡行动带来了坚守的动力与勇气。2012年全国爱故乡计划提出以来,生态保育、文化传承、人才孵化、组织再造及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成果也在逐步实现“发现故乡,文化复兴”,2018年成立的国仁乡建社企联盟也将致力于乡村的“生态文明,全域复兴”。



小组主题讨论


小组主题讨论环节是沙龙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参与者都是关心家乡发展与乡村建设的践行者或观察者,大家通过讨论有了进一步认识和交流的机会。围绕 “乡村的灵魂在哪里”主题,每个参与者结合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观点碰撞与交融,火花四溅。


→右滑照片可以看到更多哦→


文三老师表示,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传统文化之于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古村之友的廖志明老师说,乡村的灵魂在于每一个完整的家庭,家是乡村文化的载体。父母在,家就在;家在,乡村的灵魂就在。


来自广州的朋友饶玉致力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陪伴,关注家庭教育。他表示教育有助于家庭的发展,从而能推动乡村的发展;另一方面,金钱与物质阻挡了人们回到乡村,我们需要反思生活幸福感是不是与钱或物质有绝对关系。


林科大的李伟同学则表示自己一直关注三农,也将会去乡村追寻生命的意义,并表示青年人带着情怀与热情、以生活的状态扎根乡村是乡村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还在读小学的小小参与者说,我是城市人,那我就要多去乡村、体验乡村,这也是乡村的灵魂所在吧。


……

感谢所有伙伴一起共度“爱故乡”的夜晚



关于我们

“爱故乡的100种方式”系列沙龙由多家单位或团队联合发起,希望通过线下沙龙与伙伴交流圈,给每一位爱故乡的人士提供一个交流的场域,让更多关心家乡建设、乡村发展的同仁被相互看见,通过经验分享、交流,营造一个开放、多元、共享、真诚的氛围,从而让湖南乡建更有力量、更有活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