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据资产最前线
聚焦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专业知识总结和干货分享,做您身边有价值的数据专家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巴比特资讯  ·  被 DeepSeek ... ·  15 小时前  
巴比特资讯  ·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 DeepSeek? ·  15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据资产最前线

一文读懂:可信数据空间的概念、发展背景、关键技术、最新政策

数据资产最前线  · 公众号  ·  · 2024-12-06 00:01

正文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安全、高效流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数据局正式印发了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 ,旨在推动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结合相关资料,从可信数据空间的概念、发展背景、关键技术以及最新政策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可信数据空间的概念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它不仅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更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可信数据空间通过体系化的技术部署,确保数据流通协议的确认、履行和维护,解决数据要素提供方、使用方、服务方、监管方等主体间的安全与信任问题。简单来说,可信数据空间就像是一个大家都能信任的平台,让不同背景的数据参与方能够放心地交换和使用数据。

二、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出台,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数据流通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政务和企业数据的共享与交易方面。尽管政府大力推动政务数据的开放与共享,但企业层面的数据流通因缺乏标准化机制而进展缓慢。因此,可信数据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应运而生,旨在构建一个安全、透明且可计量的数据流通环境,以最大化释放数据的价值。

三、关键技术

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主要包括 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技术、数据脱敏技术、数据沙箱技术、使用控制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等。

区块链技术

详细解释: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其核心特性是不可篡改和可追溯。在可信数据空间中,区块链技术通过为数据提供确权机制,确保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得到明确。具体来说,区块链上的每个数据块都包含时间戳和上一个数据块的哈希值,形成一条不可篡改的数据链。这使得数据在区块链上的每一次交易和转移都能被准确记录,从而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隐私计算技术

详细解释: 隐私计算技术是一种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共享和计算的技术。它通过加密、差分隐私、联邦学习等技术手段,允许数据在不出域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使用。在可信数据空间中,隐私计算技术可以确保数据提供方在无需泄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将数据的价值传递给使用方,同时保护数据提供方的隐私权益。

数据脱敏技术

详细解释: 数据脱敏技术是一种对敏感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旨在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通过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如替换、模糊化、泛化等手段,可以保留数据的分析价值,同时去除或降低数据的敏感程度。在可信数据空间中,数据脱敏技术允许团队使用脱敏后的真实数据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或员工培训,从而确保开发环境的合规性,同时避免敏感数据的泄露。

数据沙箱技术

详细解释: 数据沙箱技术是一种提供隔离环境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它通过在安全的沙箱环境中模拟真实的数据环境,允许数据使用方在不影响实际生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分析和测试。在可信数据空间中,数据沙箱技术可以为数据使用方提供一个安全的实验场所,降低数据泄露和误操作的风险,同时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使用控制技术

详细解释: 使用控制技术是一种涉及数据沙箱、智能合约、高性能密态计算及可信执行环境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手段。它通过对数据使用过程中的访问权限、操作行为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数据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被使用。在可信数据空间中,使用控制技术可以强化数据的可信管控能力,防止数据滥用和非法访问,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数据安全技术

详细解释: 数据安全技术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使用以及数据共享流通等阶段的安全技术实现。它包括数据识别和分类分级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安全审计技术等。在可信数据空间中,数据安全技术通过全方位的安全防护手段,确保数据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滥用等安全风险的发生。

四、最新政策

为了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国家数据局正式印发了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 该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分类施策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

《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8年的发展目标,即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为实现这一目标,《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三大行动:

实施可信数据空间能力建设行动: 通过构建可信管控能力、提高资源交互能力、强化价值共创能力,打造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能力体系。

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培育推广行动: 布局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五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推广,探索各类数据空间的场景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

推进可信数据空间筑基行动: 围绕制订关键标准、攻关核心技术、完善基础服务、强化规范管理、拓展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全面夯实可信数据空间发展基础。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加强统筹联动、加大资金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加强标杆引领、推动交流合作等保障措施,以确保可信数据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五、结 语

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新型的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