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研帮
金融推理 | 内幕揭秘 | 独立调研 | 散户立场 | 白话解读 | 风趣幽默 【这里有主流媒体上看不到的东西……最好玩的投资研究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投研帮

量化背锅

投研帮  · 公众号  ·  · 2024-02-28 22: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中午财联社发了个消息,说 量化可以正常交易,同时DMA(类似配资业务)被限制 ,直接导致了下午微盘股的加速下跌。

之前不让卖出,导致市值漂移,现在给卖出,市场一下子就多出来了3000~4000亿的成交额,两市总共 1.37万亿的成交额 ,只有在牛市才可能出现。另外是之后DMA的规模被限制,也会使得扎堆在中小盘里的资金减少。

上周文章里我就写过机构的放开卖出限制,会是一个潜在风险点,只不过时间点未知,没想到放出来就是一头猛兽。

按照昨天市场的走势,泛科技带领所有指数走出中阳线,创业板还突破平台,即使要调整也会有惯性,不会像今天这么阴包阳。

现在走势出来之后, 不仅会预期量化放开,也会预期之前不让卖的公募私募逐步有序放开(目前还没有) ,短期需要考虑市场的承接力了。

放开卖出这个灰犀牛是迟早要来的,机构需要面对赎回,不可能一直不让人卖出,现在这个位置把预期释放掉也好。

上证都回到了3000点附近,沪深300到了去年12月初的位置,中证500回到了1月初的位置,中证1000和中证2000略低,但是有一些安全垫了。

有一个好的现象, 国家队又开始在护盘了 ,300ETF在尾盘有了大量买盘:

其他的500ETF,以及1000ETF暂时没看到有动静。

此前小盘股就是从国家队买入,开始逆转的:

接下来我觉得跌得太惨的话,我觉得国家队还是会买中小盘的,怎么才能更好地救市,估计他们也摸清楚了。

这一波调整,我觉得也不会跌到前期低点,任何指数都跌不到。

小盘科技股的整体反弹,我觉得告一段落了,市值不再是决定涨跌权重最大的因子。

泛科技这边具体要看产业链的进展,比如说汽车这边看三四月份北京车展、自动驾驶全国无图的推进等,其他行业也看新的变化。

另一边,高股息这个时候就值得重点看看了。

宏观逻辑此前已经列举了,国债收益率持续新低。另外今天也跟卖方聊了聊行业,以石油为例,对比全球同行,国内石油公司的估值刚刚接近全球的平均水平。

经营管理和提高分红层面,大概会在年报之后见到具体的条例出台。

再就是 经济预期迟迟不见好转,除了债券,商品的走势也是在反映这个预期。

所以高股息的逻辑是随时可能被市场认可的,后续如果市场再跌,国家队护盘买大票,高股息领涨指数,我觉得就是一个新的买点。

偏白马领域有两个行业稍微可以留意两点,一个是新能源,另一个是医药。

新能源行业最近有部分细分环节表现抗跌, 支架、银浆 等,倒不是说整个行业今年能有什么特别大的贝塔,只是行业现在基本没什么预期,某个时间段基本面好的个股来个反弹,是有可能的。

光伏协会给的 今年装机预期不高,差的话就直接负增长 了:

医药这边主要是创新药,最近美国的医药公司又创了阶段新高。

我之前解释过,美股医药公司从十一月份开始,涨的是美债收益率下行所带来的估值修复,但是近期美债并没有下行,我预计 涨的可能是盈利修复的预期。

从经营周期上看,国内跟海外药企的盈利周期是同步的,再加上近期中国权益资产的估值有所修复,外资持续流入, 港股创新药公司是可以继续看看的。

最后再聊聊量化的未来吧。

从最近的事情之后,估计国内的资本市场对量化的态度只会变得更差,不管是不是真实的,一月份市场的巨幅波动, 量化都成了股民和上头心中的背锅侠 ,大家都认为量化没有降低市场的波动性,反而在关键时候助跌。

国内金融市场很多都是学习欧美,包括量化也是最近五年慢慢发展起来的,有不少是照搬了华尔街的那一套回来凭手速和制度优势割韭菜。

我觉得未来 量化的发展空间会受到挤压。

这跟此前一篇文章里提到的中国特色金融市场,是相呼应的,国内现在的阶段的确不适合搞很负责的金融衍生品,衍生品本身也不创造什么增量价值。

未来股市可能就是最简单的那一套,上市、融资、做多、退市等等,尘归尘土归土,织女跟着牛郎走。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